自6月13日以色列對伊朗發動大規模攻擊以來,兩國持續交火,以色列以阻止伊朗發展核武為名,已連續4日空襲伊朗。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前結束在加拿大G7行程,返回華盛頓。美媒報道,特朗普指示國家安全委員會準備在白宮戰情室召開會議。外界關注,美國是否會軍事介入這場中東衝突?
據路透社當地時間16日引述美官員稱,美國「尼米茲」號航母正前往中東,並已將大量加油機轉移到歐洲地區,顯示美國正加強其空中力量,為潛在持續作戰做準備。

美國「尼米茲」號航母。
飛行追蹤網站AirNav systems顯示,有逾31架美國空軍加油機,主要是KC-135和KC-46於當地時間15日離開美國向東飛行。另美國軍用飛機已降落在歐洲,包括德國的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以及位於英國、愛沙尼亞和希臘的機場。
安全情報公司Dyami Security Intelligence的Eric Schouten表示,突向東部署20多架美國空軍加油機,並不尋常,認為是戰略準備就緒的明確信號,「無論是支持以色列,還是為遠程行動做準備,後勤都是關鍵,這表明如果與伊朗的緊張局勢蔓延,美國正在為局勢迅速升級做好準備。

飛行追蹤網站顯示,美國空軍加油機,已降落歐洲。
另船舶追蹤網站Marine Traffic數據顯示,美國「尼米茲」號航空母艦已離開南海,向中東方向航行,而原定本星期晚些時候在越南停靠的計劃已取消。路透社報道,兩名消息人士指,美國駐越南大使館已發出通知,以「緊急行動需求」為由取消原定於當地時間6月20日舉行的招待會。
《以色列時報》當地時間13日曾報道,目前美國部署在中東的航母只有一艘「卡爾·文森」號,該艦正在阿拉伯海活動。但一名美國官員表示,如果有需要,美軍可將「尼米茲」號航母調往中東。美國《新聞周刊》稱,該艦自今年3月下旬開始在西太平洋進行「定期部署」,這可能是它退役前的最後一次海外任務。
觀察者網報道,據悉,美國目前在中東已擁有相當規模的軍隊,有近4萬名士兵,還包括防空系統、戰鬥機和軍艦,可助擊落導彈。上月,五角大樓將「印太地區」某軍事基地的B-2轟炸機替換為B-52轟炸機,該基地被視為中東行動的理想前沿陣地。有專家稱,可攜帶巨型鉆地彈的B-52轟炸機具備打擊伊朗核設施的能力。
路透社指,到目前為止,美國對於直接軍事介入十分謹慎,僅協助以色列擊落來襲的導彈。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16日晚在社交平台X發帖稱,他已下令美軍在中東部署更多防禦能力,但沒提供具體細節,僅說部署旨在加強美國在該地區的防禦態勢。
路透社引述兩名知情美國官員透露,以色列最近幾天通知特朗普政府,他們已制定了一個可信計劃,要暗殺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惟遭特朗普否決。一名美國高級官員稱,除非伊朗殺害美國人,否則根本不會考慮追究政治領導層的責任。

特朗普提前結束G7行程返回華盛頓,指示國家安全委員會準備在白宮戰情室召開會議。AP圖片
特朗普在15日淩晨曾在社交平台發文警告,德黑蘭方面不要逼美國捲入這場衝突,若美國受到伊朗以任何方式或形式的攻擊,美國武裝部隊的全部力量和威力將以前所未有的水平打擊伊朗。路透社引述另一名知情人士說,如果伊朗襲擊任何美國設施,美國將轉為進攻行動。
CNN於16日報道指,這場以色列宣稱為「生死存亡之戰」的長期衝突中,美國置身於與伊朗的衝突之外,是明智立場,惟當某些強大力量可能會讓美國更深地捲入衝突,而非僅僅像目前對以色列提供武器進行防禦這麽簡單。
如果伊朗攻擊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基地和人員,或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的目標,就如同特朗普發帖威脅那樣,華盛頓勢必作出強硬回應。此外,如果伊朗通過襲擊紅海等的國際航運,對特朗普施加壓力,迫使他管束以色列,這可能引發全球能源危機。
有共和黨人認為,如果在外交上無法迫使伊朗「棄核」,美國可能別無選擇,只能軍事介入;但而推崇「美國優先」的右翼人士,則紛紛要求特朗普堅守孤立主義立場,切勿陷入一場新的中東戰爭。CNN認為,這場伊朗危機可能將定義了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外交成敗。
美國國會參議院共和黨領袖圖恩(John Thune)接受霍士新聞訪問時表示,不排除美國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的可能性,指美國目前處於防禦態勢,但在某些時候,可能會被要求採取更多的進攻策略,但必須以伊朗放棄核計劃告終。
弗吉尼亞州民主黨籍參議員凱恩(Tim Kaine)則提出一項戰爭權力決議案,要求任何針對伊朗的軍事行動都必須獲得國會明確授權批准。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