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月入共約5萬元的公屋夫婦近日在社交平台大嘆「住公屋請兩個工人是否悲哀?」,指每月僅能儲蓄6,000至7,000元,慨嘆「買樓無望」。帖文引來大批網民反彈,直指事主「無病呻吟」。

Threads截圖
家庭開支曝光
男戶主在Threads發文中詳細披露家庭財務狀況,道出生活壓力。他表示,由於母親行動不便,必須在母親的公屋單位聘請一名工人專責照顧,每月需支付工人薪金5000元,另加單位租金3000元。至於自己的公屋單位,同樣需要僱用另一名工人照顧夫婦二人及孩子,這部分開支包括工人薪金5000元、單位租金3500元,以及給予外家的家用4000元。

示意圖
男戶主呻:月儲四位數點買樓?
在扣除所有必要開支後,家庭每月實際可支配收入為29000元。然而,經過日常生活的各項花費後,最終僅能儲蓄6000至7000元。男戶主無奈地表示:「請工人照顧家人,結果搞到全家好似變成巨嬰咁,但係唔請工人又實在唔得。而家每個月只能儲到咁少錢,真係唔知幾時先可以買到樓。」言談間充滿對置業前景的憂慮與無力感。

示意圖
憂「富戶政策」加租
事主更擔心,若家庭收入稍增,便會觸及公屋「富戶政策」門檻(三人家庭月入上限50,201元),需繳交倍半甚至2.5倍租金,直言:「到時更加唔使諗買樓,即係註定成世住公屋。」
網民一面倒批「曬命」
該篇訴苦帖文在網絡上引發強烈反彈,大批網民紛紛以自身處境作對比,直指事主抱怨毫無道理,「大把家庭月入兩萬租私樓,你住公屋仲有工人仲想點?」、「我同事兩公婆賺32,000,供緊11,000蚊樓,仲要養小朋友,你已經好幸福!」、「有工人湊仔做家務,返到屋企飯來張口,仲想點?交公屋出嚟體驗下私樓租金啦!」更有網民嘲諷:「你咁唔滿意,免費送層樓俾你住好冇?」

資料圖片
少數網民理解壓力
雖輿論一面倒批評,仍有網民理解事主困境:「家庭月入5萬有老有嫩真係唔算多,請工人同養家使費好大。」、「我單身唔使交租都儲唔到7,000,你要養成頭家已經好勁。」
網民獻計慳開支
有網民建議整合家庭資源:「接阿媽同住可慳一份租,兼提高收入上限。」、「用綠表買居屋啦,你有兩間公屋在手好易搞!」惟事主以「婆媳問題」及「工人工作量」為由拒絕,稱:「有頭髮邊個想做癩痢?邊個新抱想同奶奶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