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報道指,九龍塘朗思國際學校將於7月31日結束營運。教聯會立法會議員鄧飛說,家長沒有向教育局投訴或求助,表面上看事件處理順暢,校方交代相對清楚,原因是收生不足而無法經營,並協助家長轉校。
朗思國際學校。學校網站截圖
鄧飛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說,學校或辦學團體可能到最後一刻才決定停辦,不知事隔多久後才通知家長,認為要再加強監管並無不可,措施包括如果決定停辦要即時通知教育局,並按局方要求在指定時間內通知家長,越早安排轉校越好。
他表示,教聯會連續兩年與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調查發現,高才通家長傾向安排子女入讀包括直資學校在內的資助學校,其次才是國際學校,認為國際學校學位的需求,未必如想像中大。
鄧飛。資料圖片
鄧飛表示,教育局長期以來指國際學校主要服務海外人才子女,他質疑如果相關學額需求大,為何經營數十年的國際學校會出現收生不足,因此要小心處理增加國際學校、私立學校的校舍分配和學額事宜。
他指出,家長要在學校結業倒閉時贖回已購買的債券,目前很難規管,因為與商業公司清盤賠償的情況不完全相同,教育局需要有更明確指引。
立法會C15+共14名議員,下午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等官員會面,就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意見書。
鄧飛FB
成員之一的選委界議員林筱魯說,香港面對財赤,社會應共同承擔。其中公務員系統的支出,認為有空間凍結,例如要嚴控編外職位聘請,亦可考慮凍薪。另外,部分政府收費及罰款已長時間無調整,建議可精準處理相關版塊。
選委界的陳紹雄表示,政府理應掌握兩元乘車優惠計劃下的樂悠卡數據,建議優化計劃時,可考慮就每月支出或使用次數設上限等。
2元乘車優惠
議員林素蔚提出,政府可透過向一帶一路國家及內地城市,輸出技術服務,例如組裝合成、改善空氣質素等,而香港電台亦有很多優質節目,當局可考慮包裝及推廣,推動經濟增長。
另一名選委界議員鄧飛建議,政府可推動「留學經濟」,例如興建宿舍後,應先滿足本地生住宿需要,然後引導非本地生到商業化的樓宇或學生公寓,從而帶動地產業及租務市場,附近零售及飲食業亦可受惠。
鄧飛FB
選委界的吳傑莊說,特區政府每年花費數以十億元處理「假難民」問題,建議當局提請中央,讓香港退出有關國際公約,以節省開支;同時政府可拆牆鬆綁,進一步推動香港第三代互聯網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