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網誌表示,近年積極推動業界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提升生產力及成本效益,現時已有超過100個政府及私人項目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
現時已經有超過100個政府及私人項目採用MiC建築法。圖示位於火炭的小學新校舍透過MiC技術建成,今年初正式投入服務。甯漢豪網誌圖片
現時已經有超過100個政府及私人項目採用MiC建築法。圖示位於火炭的小學新校舍透過MiC技術建成,今年初正式投入服務。甯漢豪網誌圖片
她說,會繼續在本地及海外推廣,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組裝合成」建築科技和建造中心,從而成為全球具有競爭力的建築品牌。
點擊看圖輯
現時已經有超過100個政府及私人項目採用MiC建築法。圖示位於火炭的小學新校舍透過MiC技術建成,今年初正式投入服務。甯漢豪網誌圖片
現時已經有超過100個政府及私人項目採用MiC建築法。圖示位於火炭的小學新校舍透過MiC技術建成,今年初正式投入服務。甯漢豪網誌圖片
發展局及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廣東省住建廳)合辦的「組裝合成」模塊化建築產業發展周啓動禮。甯漢豪網誌圖片
甯漢豪指出,粵港兩地最近合辦「組裝合成」模塊化建築產業發展周,促進各地交流,將「組裝合成」建築法推廣至國際,並公布了一系列強化措施,完善「組裝合成」產業鏈發展。
發展局及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廣東省住建廳)合辦的「組裝合成」模塊化建築產業發展周啓動禮。甯漢豪網誌圖片
她又說,當局近期積極向國際市場推廣「組裝合成」建築法,包括接待來自卡塔爾及愛爾蘭的代表團,他們均對這種高效建築方法很有興趣。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政府與建造業議會在未來兩個學年再次撥款9500萬元,延續在職培訓計劃,鼓勵已入職建造業的青年修讀學位課程,提升工藝與學歷,當局亦陸續推出「一專多能」培訓計劃,提供學費津貼,鼓勵行業的工友多學一門手藝,成為「多技旁身」的專工。
建造業工人。政府新聞處圖片
甯漢豪星期一在魯班寶誕正日到有140年歷史的法定古蹟、魯班先師廟,出席由香港魯班廣悅堂主辦的「2025青年魯班選舉」頒獎典禮,她致辭時表示,魯班精神既講求建造的基礎知識、規矩準繩及專門技術的運用,亦注重創新、發明和勇於求變的思維。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資料圖片
甯漢豪說,作為「魯班傳人」,建造業的一眾持份者與時並進,勇於應用創新科技,建立更標準化、模範化及更高效益的管理系統,例如去年推出的「安全智慧工地」系統就是善用科技的好例子。
她認為,秉承魯班先師的創新精神,業界積極應用創新建築方法,包括組裝合成建築法、機電裝備合成法等,未來更會善用建築機械人及人工智能。她說,本年度的業界盛事,提醒人才是行業寶貴的資源,勉勵各位魯班子弟傳承魯班使命,同心協力,建設香港,貢獻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