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一文讀懂中國經濟現況 海通證券姜超: 看淡內地樓市看好股市

博客文章

一文讀懂中國經濟現況 海通證券姜超: 看淡內地樓市看好股市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一文讀懂中國經濟現況 海通證券姜超: 看淡內地樓市看好股市

2019年04月22日 10:31 最後更新:10:59

中共中央政治局剛召開了會議,總結了中國經濟現況,香港人不懂內地語言,對內地經濟現況了解不深,看完會後的新聞報道,甚至連內地貨幣政策是鬆是緊也看不清。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發表了一篇文章,不但對政治局會議傳出的訊息有扼要解讀,還宏觀分析了過去10年中國貨幣超量發行的問題,中央如何應對,政府在對抗經濟下行時,如何避免大水漫灌。而未來中國以減稅減費為主的逆週期措施,如何會帶來一個利好內地股市,利淡內地樓市的局面。原文頗長,但值得細讀。

 貨幣鬆了還是緊了?
——如何解讀政治局會議和貨幣政策變化

更多相片
中國存款準備金率(%)

中共中央政治局剛召開了會議,總結了中國經濟現況,香港人不懂內地語言,對內地經濟現況了解不深,看完會後的新聞報道,甚至連內地貨幣政策是鬆是緊也看不清。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發表了一篇文章,不但對政治局會議傳出的訊息有扼要解讀,還宏觀分析了過去10年中國貨幣超量發行的問題,中央如何應對,政府在對抗經濟下行時,如何避免大水漫灌。而未來中國以減稅減費為主的逆週期措施,如何會帶來一個利好內地股市,利淡內地樓市的局面。原文頗長,但值得細讀。

2019年第一季內地銀行同業借貸利率開始脫離區間下軌(%)

二、降准資金全部回籠。

2019年第一季中國宏觀槓桿率開始回升

四、貨幣數量難更寬鬆

中國M2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

  但是在19年1季度,我國宏觀槓桿率再次出現明顯上升,從243%升至247%,創下歷史新高,源於1季度我國債務增速回升至10.6%,而GDP名義增速僅為7.8%,債務增速再度顯著超過GDP名義增速,是導致債務槓桿率再度上升的核心原因。

社會消費品零售名義增速、實際增速和限額以上零售增速(%)。

五、改革釋放增長潛力。

內地一綫城市房價和M2廣義貨幣供應量的關係。

另一方面,創新將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政治局會議要求,宏觀政策要立足於推動高品質發展,更加注重質的提升,更加注重激發市場活力。要把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作為穩增長的重要依託,引導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做強做大新興產業。而高品質發展的核心內涵就是靠創新、靠效率來發展經濟。

中國當前各類資產價格相對回報的倍數。

  其實,對於房地產泡沫的長期危害,相信每個人都會有清楚的認識。而本次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房住不炒,“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的長效調控機制”,這也在告訴市場不要指望再度出現大水漫灌的地產泡沫。

海通宏觀每週交流與思考第314期,姜超等

  上周我去了中國香港路演,對於我們看好中國股市的觀點,大多數海外投資者從長期的角度都表示了認同。但畢竟今年以來A股的漲幅已經超過了30%,大家表示對這個回報已經非常滿意了,因而從短期來看,外資更關注的是風險問題,希望瞭解那些可能導致市場變化的因素。而這其中的一大焦點就是貨幣政策,到底中國的貨幣政策有沒有收緊?

  而在上周的政治局會議公佈以後,對於寬鬆政策是否結束的爭論再次成為市場的焦點話題,支援寬鬆結束以及寬鬆持續的都大有人在。

  但客觀來說,今年以來的貨幣政策確實有收緊的跡象,無論是從政策表態還是央行的貨幣政策操作上,我們都可以找到足夠的證據支持。

  一、不走大水漫灌老路。

  對於貨幣政策態度的變化,從今年以來的政策表態中可以窺見端倪。

  首先是最新的政治局會議表態,明確表示注重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辦法穩需求,堅持結構性去杠杆,在推動高品質發展中防範化解風險,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這意味著去杠杆從未遠去,我們不會重走舉債刺激需求的老路,而是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品質發展的新路。

  其次是總理的多次表態。最早是在2月2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總理說:“我在這裡重申:穩健的貨幣政策沒有變,也不會變。我們堅決不搞‘大水漫灌’!”

  第二次是在今年的政府報告中,總理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在實際執行中,既要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又要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管道,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第三次是在總理記者招待會上,總理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強調,面對新的下行壓力,要有有力舉措。一種辦法是搞量化寬鬆,超發貨幣、大幅度提高赤字率,搞所謂“大水漫灌”,一時可能有效,但蘿蔔快了不洗泥,會帶來後遺症,所以不可取。

  第四次是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總理指出,面對新的下行壓力,我們不靠擴大赤字、放鬆銀根。

  第五次是在博鼇亞洲論壇上,總理強調,我們將保持戰略定力,不會實施“大水漫灌”式強刺激政策,不會走鋪攤子、粗放增長的老路。

  而在央行層面,其實也有類似的多次表態。

  在3月份的記者招待會中,央行行長易綱表示,我國三檔準備金率加權平均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目前是11%,我們銀行清算用的超額準備金率只有1%左右,所以我國銀行的總準備金率也就是12%左右,實際上跟發達國家的總的準備金率差不多,而且這個比例要遠低於日本的比率。而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一定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還是合適的,必要的。所以,我們通過準備金率下調,在中國目前的情況下,應該說還有一定的空間,但是這個空間比起前幾年已經小多了。

  而在最新的1季度貨幣政策例會上,央行表示下一步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其中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也是在時隔半年之後再度提出。

中國存款準備金率(%)

中國存款準備金率(%)

二、降准資金全部回籠。

  從央行的實際貨幣政策操作上,我們也可以找到數量和利率兩方面的證據。

  首先是貨幣投放的減少。

  普通人看央行的貨幣政策,能記住的無非就是降息、降准,加息、加准,前者代表放鬆,後者代表緊縮。今年央行曾經在1月份全面降准1%,而去年的降准還是只是定向降准,所以很多人以為今年的貨幣政策還在繼續寬鬆,都降准了怎麼可能沒放水呢?

  但其實央行今年還真的沒放水。因為央行的貨幣政策工具除了降准、降息之外,還有其他的很多工具,而這裡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央行每天的公開市場操作,也就是通過回購、MLF等工具投放貨幣。今年以來雖然央行全面降准投放貨幣1.5萬億,但央行通過公開市場回籠資金1.8萬億,綜合來看央行依然是淨回籠貨幣。

  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去年央行降准2.5%,降准投放貨幣3.5萬億,與此同時央行公開市場投放基本持平,因而淨投放貨幣3.5萬億。

  所以,去年的3次定向降准才是真降准,而今年的全面降准其實是假降准,因為今年降准投放的資金都被央行從公開市場收回去了。

三、貨幣利率脫離下軌。

  其次是貨幣利率的回升。

  普通人眼中央行的利率政策,無非就是加息和降息。但其實自15年10月份的最後一次降息之後,在過去3年半時間內央行從未調整過存貸款基準利率,而在此期間中國的利率依然在大幅波動,那麼該如何判斷央行的利率政策?

  其實目前最能代表央行利率政策的是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利率,也就是金融機構通過公開市場向央行借錢的成本。

  而在所有公開市場利率當中,最為核心的是兩個利率指標:一是央行7天逆回購招標利率,代表大型金融機構向央行借錢的成本,目前的水準是2.55%;另一個是央行7天SLF(常備借貸便利)利率,代表的是中小金融機構向央行借錢的成本,目前的水準是3.55%。這兩個利率的重要性在於,它們分別代表了市場7天回購利率R007的下限和上限。

  在中國的金融市場上,7天回購利率R007是最重要的貨幣利率指標,代表了市場平均的融資成本。由於中國的大型金融機構往往是資金融出方,而中小型金融機構往往是資金的融入方,所以也可以把R007視為中國中小金融機構向大銀行借錢的成本。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既然大銀行通過逆回購找央行借錢的成本是2.55%,那麼市場利率R007就不會低於2.55%,因為大銀行不會虧本向外借錢。同樣,既然中小金融機構最差可以通過SLF找央行借錢,那麼市場利率R007也不會長期高於3.55%,因為超過這個水準之後中小金融機構就沒必要找大銀行借錢了。

  而觀察市場7天回購利率R007在上述利率上軌和下軌之間的變化趨勢,就可以體會利率政策的變化方向。

  比如在2016年4季度以後市場利率R007就逐漸向上脫離了利率下軌,而到17年3月份R007上行到了利率區間的上軌運行,代表了貨幣政策的逐步收緊,之後中國的各類利率先後全面上升。

  而從18年初開始R007逐步向下脫離了利率區間的上軌,並在18年下半年靠近貨幣利率區間的下軌運行,隨後中國的各類利率先後全面下降。

  而在19年以來,我們觀察到市場利率R007又開始向上脫離利率區間的下軌,4月以來R007的均值為2.7%,高於前兩月的2.58%,也高於7天逆回購招標利率2.55%,這其實也代表著央行貨幣政策出現了邊際收緊的跡象。

2019年第一季內地銀行同業借貸利率開始脫離區間下軌(%)

2019年第一季內地銀行同業借貸利率開始脫離區間下軌(%)

四、貨幣數量難更寬鬆

  如何理解當前貨幣政策的邊際收緊?

  在我們看來,關鍵在於如何避免重新陷入過去十年舉債過度的陷阱。

  過去10年,我國宏觀債務率持續上升。從07年到17年,我國宏觀槓桿率(即非金融部門總負債對GDP的比率)從130%上升到243%,主要原因就在於舉債過度。這十年我國債務年均增速高達19.2%,而同期GDP名義增速僅為11.8%,債務增速遠超GDP名義增速,使得我國宏觀槓桿率逐年上升。

  而經過17、18兩年的金融去槓桿之後,18年末我國宏觀槓桿率穩定在243%,源於去槓桿幅降低了我國債務增速至9.7%的水準,與當年9.7%的GDP名義增速基本匹配。

2019年第一季中國宏觀槓桿率開始回升

2019年第一季中國宏觀槓桿率開始回升

  但是在19年1季度,我國宏觀槓桿率再次出現明顯上升,從243%升至247%,創下歷史新高,源於1季度我國債務增速回升至10.6%,而GDP名義增速僅為7.8%,債務增速再度顯著超過GDP名義增速,是導致債務槓桿率再度上升的核心原因。

  而要想保住過去兩年金融去槓桿的不易成果,關鍵點其實寫在了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要和GDP名義增速相匹配”,而在央行1季度貨幣政策例會中,也再次強調了這一點。

  從這個角度來說,今年1季度度的M2增速回升至8.6%,社融增速回升至10.7%,均超過了1季度GDP名義增速,這其實是一個不好的信號。在中國香港的路演交流中,我們說貨幣和融資增速的繼續回升將是未來市場最大的風險點,因為如果還是靠貨幣和融資的高增來發展經濟,歷史已經證明根本帶來不了經濟增長,只會導致高通脹或是地產泡沫,以及更高的債務陷阱。

  反過來說,既然政治局會議定調堅持結構性去槓桿,總理多次表態絕對不會“大水漫灌”,央行行長表示降准空間下降,而且今年以來央行其實並未放水,貨幣市場利率甚至在往上脫離下軌,那麼我們相信本輪貨幣和融資增速將很難持續回升,更大的概率是L型甚至倒V型,只有這樣才有希望真正穩住我國的宏觀杠杆率水準。

中國M2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

中國M2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

五、改革釋放增長潛力。

  從公式的角度理解宏觀槓桿率,等於債務與名義GDP的比值,因而要穩住宏觀槓桿率,可以從分子的債務以及分母的名義GDP兩端入手,要麼降低債務的分子,要麼擴大名義GDP的分母。而從4月的政治局會議中,我們看到了政府解決債務率上升的思路:

  首先是在貨幣方面,控總量、調結構。

  在貨幣總量方面,堅持結構性去槓桿,央行表態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只有控制住貨幣總增速,才能防止債務增速大幅上升。

  在貨幣結構方面,大力發展股權融資。過去我們主要是靠貸款發展經濟,而這一次政治局會議提出要以關鍵制度創新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科創板要真正落實以資訊披露為核心的證券發行註冊制。如果能通過股權融資來幫助中國的創新企業發展,其實就可以減少對債務的依賴。

  其次是在經濟方面,改革提高潛力。

  政治局會議提出,注重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辦法穩需求,這意味著本輪需求的提升絕非以往舉債刺激投資的模式,而是通過改革供給釋放出經濟增長的潛力。我們認為本輪經濟回升的主要動力將是消費和創新,減稅降費和國企改革則是主要手段。

  一方面,從三大需求來看,消費將取代投資成為穩增長的主力。

  本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抓手是減稅降費,其中個人所得稅的減免是居民部門直接受益,而給企業減增值稅、社保繳費等之後居民部門也會間接受益,我們測算本輪減稅降費歸屬居民部門的金額約1萬億,可以增加8000億的居民消費,提升消費增速2-3%,今年消費增速有望從8%回升至10%以上,足以對沖未來投資增速小幅下滑的影響。

社會消費品零售名義增速、實際增速和限額以上零售增速(%)。

社會消費品零售名義增速、實際增速和限額以上零售增速(%)。

         另一方面,創新將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政治局會議要求,宏觀政策要立足於推動高品質發展,更加注重質的提升,更加注重激發市場活力。要把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作為穩增長的重要依託,引導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做強做大新興產業。而高品質發展的核心內涵就是靠創新、靠效率來發展經濟。

  對於民營企業,促進其創新的核心手段是減稅降費。我們測算本輪減稅降費歸屬到企業部門的金額約1萬億,而民營企業是中國繳稅的主體,其最受益于減稅降費政策。

  而對於國有企業,促進創新的核心手段是國企改革。在十八大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首次提出來要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從“管企業”轉變為“管資本”。

  而經過5年的發展,我們觀察到國企混改經歷了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混改停留在央企子公司層面,國資保有國有股權的絕對控股地位;第二階段是混改進入上市公司層面,國有股權降至50%以下,但仍是第一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第三階段是國有股權比例降低,且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19年4月份,珠海市國資委宣佈戰略性減持格力電器(64.160, -0.84, -1.29%),標誌著在競爭性行業的國企混改進入第三階段。此外,今年上海醫藥(20.820, -0.06, -0.29%)等公司均發佈了面對管理層的股權激勵計畫,這說明在非競爭性行業的混改也開始破冰。

  而國企混改的突破對於中國經濟的未來有著重要意義,這既有助於國資的保值增值,也可以更好地提高國企的經營效率。

六、看淡房市看好股市。

  如果我們不走貨幣超發的老路,而是走改革創新、高品質發展的新路,那麼對於中國未來的各項資產而言,我們認為股市將最為受益,而對房市則不太有利。

  沒有了貨幣超發,房市將失去核心支撐!

  如何看待過去10年中國房價的持續上漲?在我們看來,本質原因在於貨幣超發。從07-17年,中國的貨幣總量從40萬億增長到160萬億,年均增速超過15%,考慮影子銀行以後的貨幣增速或接近20%,這差不多也是同期中國許多城市的房價平均漲幅。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老百姓的買房行為:由於貨幣每年增長15%-20%,所以大家默認貨幣每年對內貶值了15-20%。雖然貨幣可以印出來,但房子是印不出來的,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土地就那麼多,所以買房以後就可以對抗貨幣的大幅貶值,這意味著我們可以把15-20%的貨幣增速看做是買房的潛在收益增速。

  如果我們把房地產市場當做是一檔股票,那麼在過去10年這檔股票是一個高成長股,它的業績每年增長15-20%,所以市場給了它很高的估值,目前一線城市的房價租金比平均高達60倍,比騰訊和阿裡巴巴的市盈率還要貴。

  但如果未來我們不再大水漫灌,而是把貨幣增速控制在8%的GDP名義增速附近,這意味著買房的潛在收益增速從15-20%降至8%,這也意味著房地產從一隻“成長股”變成了一隻“銀行股”,而目前銀行股的市盈率不到10倍。

  因此,在貨幣增速大幅回落之後,高估值的房地產作為投資性資產而言就太貴了。

內地一綫城市房價和M2廣義貨幣供應量的關係。

內地一綫城市房價和M2廣義貨幣供應量的關係。

  其實,對於房地產泡沫的長期危害,相信每個人都會有清楚的認識。而本次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房住不炒,“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的長效調控機制”,這也在告訴市場不要指望再度出現大水漫灌的地產泡沫。

  收縮貨幣、改革創新,股市將迎來估值和業績雙升!

  而伴隨著貨幣增速的大幅回落,中國的利率中樞將發生永久性下降。

  過去中國的實際利率水準高企,原因在於影子銀行中存在大量高成本的融資,提高了中國整體的利率水準。比如過去中國地方政府舉借了大量高息債務,但又從來不違約,而這些利率高達8-10%的非標資產就成為國內金融機構的最愛、尤其是保險公司,所以市場要求中國股市也需要提供8-10%的收益率,因而股市市盈率一度跌到10倍以下。

  但這一次我們通過金融去杠杆關上了影子銀行,同時出臺了《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問責辦法》,要求地方政府新增的隱性債務要終身追責,這意味著未來高收益的非標資產將逐漸消失,無風險利率將歸位於3-4%的國債和地方政府債利率。而保險類金融機構要填補高收益資產的缺口,在國內各類資產中唯一的選擇就是大量低估值的藍籌股。

  而伴隨著減稅降費和改革創新,企業的盈利也會得到明顯改善。

  比如說今年減稅降費歸屬到企業部門的有1萬億,由於沒有任何成本,這相當於給企業部門增加了1萬億的稅前利潤,可以直接提升企業利潤增速7%。

  而減稅降費更大的意義在於形成了新的利潤迴圈。過去的中國企業利潤主要來自於債務和投資,不僅波動大、而且不可持續。但減稅降費增加了居民消費和企業創新,消費的上升可以增加企業收入,而企業收入增加以後可以增加研發創新,而創新又可以帶來新的消費,這樣就形成了消費和創新互相促進的良性迴圈。

  而國企混改的突破也會帶來利潤的改善,競爭性行業的國企股權退位、以及非競爭性行業引入社會股權,都可以提高國企的經營效率。

中國當前各類資產價格相對回報的倍數。

中國當前各類資產價格相對回報的倍數。

  因此,我們認為這一次我們絕非重複大水漫灌的老路,而是堅定不移走收縮貨幣、改革創新的新路,未來股市有望迎來估值和盈利雙升的長牛,而對房地產的投資需謹慎。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俄羅斯車市掀起「中國熱」 看看中國車是如何在俄「攻城略地」

2024年04月17日 13:43 最後更新:13:50

多年來,包括烏克蘭、白俄羅斯在內的東斯拉夫文化圈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中國人幹什麽都學得很快」。現在,這句話被中國的汽車製造印證了。

俄烏衝突爆發後,在外國汽車品牌紛紛撤離的大背景下,俄羅斯汽車市場的空白快速被中國品牌的汽車填補,中國汽車在俄羅斯的供應和銷售在2023年快速增長。截止2023年底,中國汽車在俄羅斯的市場飽和度已接近頂峰。

中國汽車不再是俄羅斯汽車市場上的「補充」車型,而在銷量排行榜上占據領先地位。

中國汽車是如何在俄羅斯「攻城略地」的?現如今,俄羅斯人為什麽偏愛中國汽車品牌?

2023年的前十個月,俄羅斯進口乘用汽車103萬輛,大約是去年的3倍。進口汽車總數的60%以上是新車,剩下40%左右是二手車。2023年俄羅斯新車市場的主要進口來源是中國(約占全部供應量的80%),日本是二手車的主要進口來源(其份額為54%)。

在俄羅斯市場,最受歡迎的進口新車品牌是奇瑞(占比39%,包括奇瑞及其下屬品牌歐萌達Omoda、星途Exeed)、長安(10%)、吉利(8%)。

據autoAstat網站統計,2023年,中國品牌汽車在俄羅斯的銷量達到創紀錄的55.3萬輛,是2022年銷量的4.4倍。2023年俄羅斯一共進口了中國品牌汽車約80萬輛(同比增長6倍)。目前,俄羅斯還有未售出中國汽車庫存約24.7萬輛。

兩年前,俄羅斯被西方制裁伊始,俄羅斯的汽車市場出現了嚴重的短缺情况。反觀現在,由於從國外市場大量進口,俄羅斯的汽車市場甚至開始出現「過剩」,在這種情况的背後,中國汽車出口的旺盛功不可沒。

填補高端市場需求是中國汽車在俄羅斯具有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從遭到制裁以來,俄羅斯的汽車價格一直上漲,但質量還是難以令人恭維。2023年的9月至10月,俄羅斯乘用汽車的加權平均價格已經上漲到了240萬盧布,而中國汽車的加權平均價格為320萬盧布。

對比之下,俄羅斯人更願意選擇價格略高、但質量却遠超俄羅斯本土品牌的中國汽車。

由於中國汽車的大量出海,俄羅斯市場上的中國汽車逐漸飽和。車企間內卷的競爭導致俄羅斯市場上的中國汽車在2024年甚至出現了降價趨勢。

中國汽車在俄羅斯進口汽車中的份額從2021年的10%猛增到2023年的92%。按照這個趨勢繼續維持下去,到2024年,中國品牌在俄羅斯市場上就會出現相互競爭的情况。

自2023年年初起,俄羅斯本土汽車企業的製造成本上漲了18%,這嚴重影響了俄羅斯本土汽車品牌的競爭力。現在,一些中國品牌在嚴峻的「同行競爭」態勢下,還紛紛降低了價格。

這並不是中國企業第一次進軍俄羅斯市場,但今天中國車企面臨的情况完全不同:西方幾乎騰出了所有的市場空間,競爭降到最低,總體市場形勢和現有的俄羅斯遭受的制裁讓中國企業也能够充分享受俄羅斯政府給他們的優惠政策(而不是以前的口惠而實不至)。中國企業實際上已經接管了俄羅斯現成的、但仍處於閑置狀態的優質經銷商網絡。

長遠來看,中國汽車製造企業將長期占據俄羅斯汽車市場高達80%以上的份額。

俄羅斯人喜愛中國汽車有兩個主要原因。

首先是有面子,中國汽車看起來非常漂亮。比起「傻大黑」的俄羅斯本土汽車,中國車看起來「高端」得多。

其次,大部分西方品牌退出俄羅斯市場後,俄羅斯人的選擇範圍急劇縮小。如果一個俄羅斯人想要買一輛稍微好一些的車,那麽他只能買一輛拉達LADA(俄羅斯本土品牌),或者買一輛中國車,基本沒有第三個選擇。

俄羅斯本土汽車品牌拉達。圖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俄羅斯本土汽車品牌拉達。圖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面對中國車企汹涌而來的競爭潮,俄羅斯政府也不甘本國的汽車製造就此「躺平」。他們正在為發展俄羅斯本土的汽車企業而操心,不僅計劃要增加新車産量,還計劃要加大宣傳,號召本國人開本國車,增加本土車銷量。

「來自美國、日本、德國、法國等國家的汽車供應已暫停,這導致日本、韓國和歐洲品牌無法在俄羅斯上市,而這些品牌占據了我們市場的很大份額,並且許多人已經習慣了這些品牌。因此,首要任務是重啓已經退出的外資企業的網站。未來三四年,要保證國産汽車産量每年保持130萬輛以上的增長水平。70%以上的銷售額應該由我們來完成。」俄羅斯總理米哈伊爾•米舒斯京在俄羅斯知識協會報告廳發表講話時表示。

不過,目前,中國汽車在俄羅斯市場擴張的態勢暫無停歇(儘管速度有所减慢)。考慮到俄羅斯居民實際收入水平和俄政府「汽車本土化」的戰略,未來在俄羅斯銷售的中國汽車更有可能像中國與西方企業合作的形式一樣,采用「生産本土化」(在俄羅斯生産組裝,但仍然是外國品牌)的做法。這樣的話,俄羅斯本土汽車品牌目前唯一的競爭優勢——低價就會進一步遭到削弱。

內地《觀察者網》認為,目前拉達LADA(俄本土品牌)在俄羅斯汽車市場上應當還會再保持兩三年的堅挺地位,等中國汽車品牌實現本地化生産後,情况就難說了。無論是長城(哈弗)、吉利,還是目前在俄羅斯最暢銷的電動車品牌Evolute(東風),都將成為拉達的勁敵。

根據Yandex(俄羅斯最大的搜索引擎)搜索查詢統計,俄羅斯人並不是從俄烏衝突爆發後才開始對中國汽車感興趣的。早在2021年下半年,俄羅斯人對中國汽車的認知就開始出現非常積極的變化,當時的汽車市場上已經有了不少來自中國的高檔車,這讓俄羅斯人體驗到了中國汽車的質量。

此外,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汽車主題在Yandex上的搜索查詢總數比2021年第一季度增長了65%,同比2022年增長了三分之一。自2021年年初以來,俄羅斯人在購車網站上關於購買中國汽車的諮詢數量增加了 2.4 倍。

在俄羅斯知名的中國汽車品牌中,有比亞迪、吉利、長城(哈弗)等中國的知名大品牌,也有長安、江淮等二綫品牌。除了燃油車,在電動車方面,有比亞迪、吉利、東風。

不僅如此,一些新潮的中國汽車品牌型號,如奇瑞歐萌達(Omoda)和長城坦克(tank)也非常受俄羅斯人的歡迎。與2022年秋季相比,現在它們在Yandex上的搜索頻率分別增加了5倍和3倍。

除了這些品牌外,俄羅斯人還「淘」出了一些比較小衆但性價比不錯的中國汽車,比如高合(HiPhi)、紅旗、開沃(Skywell)、極氪(Zeekr)和凱翼汽車等等。

從「低端標志」到高檔品牌的風範,中國汽車品牌在質量、功能、設計、高端感等方面的迅猛進步,讓中國汽車在俄羅斯受捧。

(1)時尚新穎的外觀設計

十年前,中國汽車在俄羅斯人眼裏還是「不够時髦」的代名詞,人們談起中國汽車,只會說中國汽車的外觀在模仿歐洲、美國和日本的車型。

短短幾年間,一切都發生了變化,中國知名的汽車企業開始邀請世界上最優秀的設計師來工作。例如,上個世紀初期,來自加拿大的詹姆斯•霍普,這位創造了福特GT90、歐寶賽飛利、福特野馬等衆多車型的設計大師,被邀請成為奇瑞公司首席設計師。

2012年年底,世界知名汽車設計網站——汽車設計新聞(cardesignnews.com)授予了他設計的一款車年度最佳概念車稱號,這在中國汽車工業史上還是第一次。現在,奇瑞首席設計師一職由曾在福特和現代工作過的史蒂夫•尤姆(Steve Eum)擔任。

奇瑞造型中心副總經理史蒂夫•尤姆(Steve Eum)。新華網圖片

奇瑞造型中心副總經理史蒂夫•尤姆(Steve Eum)。新華網圖片

這些世界各地最優秀的設計師來到中國,他們為中國汽車時尚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培養了人才。如今中國的汽車設計早已今非昔比,俄羅斯人提起中國汽車都對它們拉長的輪廓、銳利與流暢的綫條交織、巧妙的散熱器格栅設計而贊不絕口,中國汽車外觀新穎、時尚、令人難忘,而且往往充滿高科技元素:如動態轉向燈、全LED光學器件、自動近光/遠光切換系統、駕駛員車門陪伴系統等等。

(2)高品質的汽車內飾

曾幾何時,人們認為中國汽車的內飾由廉價材料製成,沒有任何高科技含量和「高級感」。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現在,如果你再看看2023年的中國汽車,你一定會為它的誠意所打動。

如今,中國汽車在內飾品質上不落後於任何競爭對手。舒適的通風座椅、帶音響控制按鈕的舒適方向盤、內置導航系統的操作界面以及駕駛員眼前顯示各種信息的巨型屏幕是中國汽車的標志。同時,中國汽車的機艙人體工程學設計也達到了世界頂尖水平。

(3)豐富的汽車配套設備

中國汽車在汽車各種附加功能設備數量上遙遙領先。一款中國中高檔車的基本配備包括全方位視野系統、倒車雷達、遠程啓動、高品質音響系統、兩塊12.3英寸屏幕、通風真皮座椅、空調、電動調節座椅等等。這樣的一套設備配置,俄羅斯人通常只能在高檔西方汽車上享受,現在他們有了接近完美的平行替代。

(4)安全可靠的發動機

汽車製造企業獲取發動機的方式通常有三種:第一種是從第三方公司購買動力裝置(適合小公司),第二種是獲得生産許可,生産別家公司的發動機,第三種是自行製造。俄羅斯公司喜歡走的是第二條路,乍一看這似乎確實簡單方便。然而,中國汽車品牌往往會選擇複雜且費勁的第三條路——自行製造。

二十五年前,中國汽車企業已經擁有了自主生産具有完整周期的動力裝置的能力。自1999年以來,據估算,中國汽車企業已生産了上億台發動機,其中許多發動機用於出口。如今,中國汽車發動機的性能不懼任何對手的挑戰。比如經典的1.6TGDI汽油發動機,得益於渦輪增壓等高科技手段,該發動機功率達到186馬力,最大扭矩275牛米。

中國的發動機不僅具有高功率這樣顯著的特性,而且還相當可靠。在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中國汽車的車主往往能享受終身保修的福利。

近年來,中國企業在保障駕乘人員的安全方面也取得了巨大飛躍。自2006年以來,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 (CATARC) 一直負責汽車安全方面的工作,包括進行獨立碰撞測試等。一款中國汽車如果想要通過他們的考察,不僅要重視駕駛員和前排乘客的安全,對後排乘客的安全更要同樣重視。

現在,中國汽車企業將安全性研究的重點轉移到了行人碰撞軟化、緊急制動和方向穩定系統上。我們已經享受到了這項工作的成果:中國汽車的安全性毋庸置疑,它們往往擁有7—10個安全氣囊以及車盤穩定系統。當道路上出現障礙物時,它們可以迅速停車,可以監控事故高發點的情况等等。

此前,中國汽車被認為是歐洲、韓國或日本汽車品牌的「廉價替代品」。現在,中國汽車本身就代表著潮流,這與中國汽車的高質量是分不開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