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愛國者執政 香港有民主

博客文章

愛國者執政 香港有民主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愛國者執政 香港有民主

2020年07月30日 19:53 最後更新:07月31日 16:38

政府宣布DQ(撤消參選資格)12個立法會參選人,可以說是大手DQ,不過這也是在意料之中。反對派安排很多Plan B人物參選,就是預防頭面人物被DQ。

首先看被DQ者的組成。第一個是黃之鋒群組。黃之鋒一組有8人參選,但羅冠聰已逃亡外國,餘下7人,今次有黃之鋒、岑敖暉、袁嘉蔚、何桂藍4人被DQ。第二個是公民黨群組,有郭榮鏗、楊岳橋、郭家麒、鄭達鴻4人被DQ,前3人是現任議員,公民黨除了九龍東譚文豪不被DQ,其餘現任議員被一舖清袋。第三批是本土派和激進泛民,包括熱血公民鄭錦滿、本土派梁晃維和劉穎匡。最後一個是現任會計界議員梁繼昌。未知最後還有沒有其他候選人會被DQ。

就目前的DQ名單看,黃之鋒群組被DQ毫無懸念,公民黨大面積陷落亦事出有因,估計和他們聯署了反對派的「攬炒」共同綱領,以及高調赴美遊說有關。至於民主黨,一直對無區別否定預算案的行動有保留,未去到顛覆政府的份上,可望逃過一刧。所以《國安法》出台後,也不是鐵板一塊,仍然可以有數可講。

其次看DQ的原則。過去特區政府有點縮頭縮腦,DQ完也只會重申「是選舉主任的決定」。今次不同了,一公布DQ,特區政府就發聲明,而中聯辦也出聲明去撐,大家把事情擺到桌面上講了。

特區政府在聲明中指出,選舉主任在其撤銷參選資格的理據中指出,參照原訟法庭就陳浩天案的判詞,參選人聲明簽署聲明要求他們擁護《基本法》的意圖,並非僅僅要他們遵守《基本法》,而更需支持、推廣及信奉《基本法》。

特區政府認為,參選人不可能真誠地擁護《基本法》的言行包括:1、支持香港獨立;2、以民主自決或支持香港獨立作為自決前途選項來處理香港體制;3、尋求外國政府或政治組織干預有關香港特區事務;4、原則上反對人大常委會制定《港區國安法》;5、表明意圖在確保於立法會佔多數後,行使立法會議員權力無差別地否決任何政府提出的立法建議、任命、撥款申請和財政預算案,以逼使政府接受若干政治要求;6、拒絕承認中國對香港行使主權;7,拒絕承認香港作為中國一個地方行政區域的憲制地位等行為。

中聯辦講得更直接一點,話有些人「告洋狀」乞求外部勢力制裁香港;有些人為癱瘓特區政府、顛覆國家政權、全面「攬炒」香港而來,他們怎麼可能真誠擁護基本法和效忠國家、效忠香港特別行政區?

中聯辦更提到鄧小平先生早就指出,「港人治港」有個界線和標準,就是必須由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理香港。真誠擁護基本法、效忠中國香港,是對香港從政者的基本政治要求,也是從政者理應遵從的政治倫理。

看完特區政府和中聯辦的聲明,就知道阿爺回歸到一國兩制的本質,你要高度自治,要由愛國者為主體去治港,而愛國者的關鍵標準是不能勾結外國,不能天天想著去顛覆特區以至中央政府。只要不過界,香港有民主。

第三要看大面積DQ的影響。疫情嚴重,政府決定選舉延後一年,但要等到明天截止提名後才公布。即是入了閘,凍結了提名才宣布停選。這樣就有兩個效果:1、簽了確認書入了閘的候選人,若未來一年有違反效忠要求的言行,明年選舉前可能會再被DQ,等如他們未來一年要守行為。2、楊岳橋、郭家麒、郭榮鏗、和梁繼昌4個現任議員被DQ,延期選後人大常委會將決定現任議員延任一年,但這4人能否延任,令人懷疑。

從這DQ一役,看到特區政府和阿爺已有全盤佈局,要扭轉對方提出35+顛覆政府的陽謀。一場好戲,剛剛開幕。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三個吸煙的故事

 

政府政策可以直接促進市民健康,反吸煙可以說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香港是世界上最長壽的地區,2023年香港男性及女性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分別為82.5歲和87.9歲,為全球最高的地區。我在3年前看過一篇研究文章,指其中一個原因和港府有效推行反吸煙政策有關。《英國醫學雜誌》(BMJ)曾發表的一項長達50年的追蹤研究顯示,一生中吸過煙的人,比從不吸煙的人平均壽命減少10年。

醫務衞生局上周五正式刊憲推出10項短期控煙措施,包括實施全煙害警示包裝、禁止加味水煙、禁止排隊時吸煙、擴大法定禁煙區至處所入口的3米範圍,並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以打擊私煙。政府每項政策都有人贊成、有人反對,但有幾個吸煙的故事,或許有助思考相關問題。

第一,一屋插喉老人。我爸爸70多歲過身,彌留時在療養院居住,他是因爲中風觸發肺功能喪失,插喉之後,一直臥牀不起,看見他抽痰時候的痛苦情況,做兒子只覺慘不忍睹。有一天我在療養院探望爸爸,剛好醫生也在巡房,看見他比較清閒,就和他聊起病人的情況。

我問,「放眼望去,整個病房十幾個老人,全部都是插喉,喪失了肺功能,我很好奇,爲何會是這樣?」醫生反問我,「你爸爸抽煙嗎?」我說「我認識爸爸時他已經不抽,但他告訴我在40年歲以前抽煙,一天抽一包香煙」。醫生點頭說,「這就沒辦法了,吸煙的有害化學物質,包括尼古丁影響中樞神經,焦油也會影響肺功能,到中老年之後,影響就慢慢散發出來,這些喪失肺功能的中老年男病人,絕大部分都是吸煙的。」

醫生的話,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解開了爸爸肺功能喪失的疑團。

第二,多倫多旅客戶外「打邊爐」。現在政府加強控煙,坊間有評論指這會影響旅遊。我可舉一例證明遊客的適應能力很強。話說十多年前,有一次去加拿大多倫多公幹,當時11月末,多倫多已經下起大雪,我們晚上去餐廳用餐,本來在室內等位,但是見到街外對面馬路,有兩三個中國人圍在一起瑟縮抽煙,他們看似中國遊客。我閒着無事,就走出去和他們搭訕,原來是來自廣東的旅客。

由於多倫多當時的規定是在處所外的6米範圍不能吸煙,他們唯有冒着嚴寒下雪,走到對面馬路抽煙,煙癮發作,都沒辦法。我好奇問他們,「會否很討厭加拿大這種禁煙政策?」其中一名40多歲的做生意的遊客就說,「各處鄉村各處例,遊客出門,就是要守當地的規則法例,其實好像開車的自動排檔一樣,一去到外國,就會適應。」他的朋友插口說,「如果想繼續在室內抽煙,恐怕所有發達國家我們也不用去了。」

我聊了幾句,再忍受不了戶外的嚴寒,急急走回餐廳之內,也覺得遊客的適應能力,其實是挺高的。

第三,何柱國一笑泯恩仇。最近「香港煙草」的前老板何柱國,近日確診肺癌後戒煙。何柱國話往日最不喜歡的人,就是現在的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因爲盧寵茂到處叫人不要吸煙。但是何柱國患上肺癌之後,從過去認爲個人有吸煙自由,到今天覺得要感謝盧寵茂。何柱國說,「事先想不到化療會這麼辛苦,如果知道一早就不吸煙了。」他說:「被刀斬一下,都好過我捱一星期的化療」。

一個曾經是煙草商的富豪,如今成爲禁煙代言人,可說相當戲劇性了。

香港的反吸煙措施其實不算太嚴,例如加拿大的列治文市就在2018年4月起,將戶外禁煙區由當時距離建築物門口或窗口6米,擴大到9米,香港現在才擴大禁煙區到建築物入口的3米範圍。而香港過去20年不斷推行禁煙工作,其中最主要是不斷大幅增加煙草稅。也不要說加煙草稅只是益了私煙,香港的吸煙率,就由2019年的10.2%,下降到2023年的9.1%。確確實實少了人吸煙,多了人健康。減少了1.1個百分點煙民,等如8.3萬人健康了。

反吸煙的確會影響自由,但是兩害相衡取其輕。無論市民或遊客,無論吸煙者或者吸到二手煙的人,反吸煙措施絕對有益於他們的健康。抽痰和化療,並不好受呢。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