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遼國「武則天」蕭太后臨朝攝政 助遼聖宗穩固政權

史空穿梭

遼國「武則天」蕭太后臨朝攝政 助遼聖宗穩固政權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遼國「武則天」蕭太后臨朝攝政 助遼聖宗穩固政權

2020年11月13日 10:00 最後更新:11:00

遼國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一個朝代,曾為宋朝大敵。大家可能不知,原來遼國出現過一位「武則天」,更助遼聖宗創立的盛世打下穩固根基。

壁畫生動展示遼代人們的生活習俗。網上圖片

壁畫生動展示遼代人們的生活習俗。網上圖片

蕭太后本名蕭綽,是遼國宰相蕭思溫的女兒,在其父親幫助下,嫁給了遼景宗。不過遼景宗雖然當上了皇帝但由於體弱多病,處理政事有點力不從心,幸而蕭綽精明能幹,不單讓遼景宗對她非常信任,更慢慢將處理國家大事的權力交給她。情況便猶如唐朝的武則天。

蕭太后 (網上圖片)

蕭太后 (網上圖片)

蕭綽執掌政務可謂井井有條,尤其在軍事方面更勝往昔。可惜,景宗在一次遊獵途中突然得病,不治身亡,由長子梁王耶律隆緒繼位,是為遼聖宗。由於聖宗繼位之時,只有12歲,當時諸王宗室二百餘人擁兵握權,勢力遍布朝廷,南面更有宋朝這個勁敵。若處理不當,遼國隨時有滅國之難,於是她便想辦法穩定政權。

契丹人 (網上圖片)

契丹人 (網上圖片)

蕭太后於在找了兩位大臣輔助,一位是統領西南方面的部隊的南院大王耶律斜軫,另外一位就是權臣韓德讓。這位可以說是和蕭太后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原本蕭綽在還沒有嫁給遼景宗之前,是被許配給了韓德讓的,只是後來出了差錯,他倆錯失了一段姻緣,但彼此好感都在,有此人的支持,應該就可以穩定朝廷政權了。

蕭太后於是在韓德讓和耶律斜軫二人輔助下,逐步換掉了舊臣,並發布詔令「諸王歸第,不得私相燕會」,趁機奪去了宗親的兵權,失去兵權的宗親喪失了內部奪權的實力,遼太后與年幼的遼聖宗亦穩固了皇權,開啟了蕭太后臨朝攝政的時代。

往下看更多文章

湯奉知法犯法 張靜齋「一絲不茍」出計相助

2024年06月17日 20:00

「一絲不茍」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清朝吳敬梓所寫的《儒林外史》,在第四回中有提及:「上司訪知,見世叔一絲不茍,升遷就在指日。」

家牛在世界的各種宗教如猶太教、印度教、耆那教、佛教、拜火教,以及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宗教中都被重視,而牛肉更是穆斯林的主要肉食。(網上圖片)

家牛在世界的各種宗教如猶太教、印度教、耆那教、佛教、拜火教,以及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宗教中都被重視,而牛肉更是穆斯林的主要肉食。(網上圖片)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禁止殺牛,就算是信奉回教的人也不例外。一天,鄉紳張靜齋與舉人范進相約去拜訪高要縣知縣湯奉,湯知縣自然要置酒招待他們。可是,席間有位老者給湯知縣送來了五十斤牛肉。湯知縣雖然不知道這位老者從哪裡得到如此龐大數量的牛肉,但一向貪贓受賄的他也不太在乎,只想盡快收下這份厚禮。然而,當他正想清清嗓子,開口道謝時,突然想起皇帝的禁令。一時間,準備好的話都就堵在了喉嚨中,讓他有點無所適從。

這裡的劉老先生指的是劉基。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不但輔助朱元璋完成帝業,更是為明朝開創了太平世代,因此後人將他比作為諸葛武侯。(網上圖片)

這裡的劉老先生指的是劉基。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不但輔助朱元璋完成帝業,更是為明朝開創了太平世代,因此後人將他比作為諸葛武侯。(網上圖片)

只見愀然作色的他轉向一旁的張靜齋,並問道:「剛才有幾個信奉回教的人為了開禁,送來五十斤牛肉,請求我寬宏了事。你看是接受還是不接受?」張靜齋聽後搖頭道:「這可萬萬使不得。你我都是為官之人,心中應當只有皇上,怎麼可以為回教的人說話呢?你可記得洪武年間的劉老先生?」見湯奉默不作聲,張靜齋便繼續說道:「洪武皇帝私訪到他家時,正巧江南張王張士誠送來一個菜壇子。沒想到,這菜壇子內有乾坤,藏著的可不是腌菜,而是金子!皇上一見大為惱火,第二天就把劉老先生貶為青田縣知縣,後來甚至用毒藥把他毒死了。」

菜壇子。(網上圖片)

菜壇子。(網上圖片)

湯奉見張靜齋說得頭頭是道,只好連忙請教他該如何是好。張靜齋思忖了一下,說道:「世叔,您可在這件事上大作文章,把老者抓起來後,然後打他幾十板!不過這樣還不行,最好給他帶上一面大枷,把送來的牛肉堆在大枷上。你還可以在旁邊貼一張告示,說他大膽妄為,知法犯法。要是您想讓他遊街示眾,也未償不可。皇上知道您辦事這樣一絲不茍,那麽你升官發財就指日可待了!」湯奉聽了,連連點頭同意。第二天就接照張靜齋所說的辦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一絲不茍」這個成語,意思是指連最細微的地方也不馬虎,形容辦事認真細致,一點兒不馬虎。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