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爆眼女」案亂批法援 政府自己賠訟費俾自己極諷刺 !

博客文章

「爆眼女」案亂批法援 政府自己賠訟費俾自己極諷刺 !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爆眼女」案亂批法援 政府自己賠訟費俾自己極諷刺 !

2021年04月22日 19:37 最後更新:22:02

代號K的「爆眼女」和警方的法律戰,再輸一仗。 

「爆眼女K」於前年8月11日在尖沙嘴警署外被擊傷右眼,當時示威者指稱「爆眼女K」是被警察在近距離發射布袋彈擊傷眼睛。後來又傳出另一個版本,話「爆眼女K」是示威者自製彈弓射出鋼珠擊傷。 

「爆眼女」當日受傷倒地。

「爆眼女」當日受傷倒地。

後來傳聞說「爆眼女」入院後,院方的醫療報告,包括相關的X光照片顯示的傷勢,不可能由布袋彈近距離射擊造成。 

事後警方調查事件,向「爆眼女K」索取個人資料及醫療報告,方便調查,但「爆眼女K」拒絕提供。若「爆眼女K」問心無愧,又何懼交出醫療報告呢? 

警方後來向法庭申請兩張手令,以索取K的個人資料及醫療報告。法庭批出手令,警方亦已取得相關醫療報告。但「爆眼女K」就一直打法律仗挑戰警方。 

「爆眼女K」執著警方不肯提供手令副本,指警方剝奪她對侵犯其私隱的手令提出訴訟的權利,早前申請司法覆核,但被法庭拒絕。K不服裁決上訴,上訴庭昨日(4月21日)頒布書面判詞,駁回K的上訴,下令K需支付警方訟費。 

上訴案由上訴庭首席法官潘兆初、上訴庭副庭長林文瀚及上訴庭法官區慶祥審理。3個法官在判詞中指出,警方申請手令索取K的醫療報告之原因,純粹是因為K堅拒授權醫管局向警方提供其醫療報告,而K是希望保障其醫療報告的私隱權,但其實就算K沒有手令副本,亦能針對其醫療報告的私隱權展開訴訟,申請司法覆核或禁制令,要求裁判官撤銷早前發出的手令,所以認為K完全毋須得到手令副本,故判K敗訴。 

「爆眼女K」不斷就技術問題打官司,就是不想公開醫療報告,客觀效果就是一種拖延策略。 

問題是一個普通女子,那有這麼多錢打官司打到上訴庭呢? 原來又是法援。 

「爆眼女K」這一堂上訴官司,是法援署批出法援,請大律師公會主席、資深大狀夏博義去打官司。最後打輸官司,夏博義都賺了律師費。 

大律師公會主席夏博義打輸官司也是羸家,因為他賺了律師費。

大律師公會主席夏博義打輸官司也是羸家,因為他賺了律師費。

最諷刺的是訟費這部份。「爆眼女K」打上訴官司,敗訴收場,要賠償對方、即警方訟費。外國如美國的制度和香港不同,打輸官司也不用賠對家訟費,所以美國動輒也打官司。但香港打輸一方要賠對方訟費,這種制度變相不鼓勵人胡亂打官司。但「爆眼女K」這單案的問題來了,她擺明沒有錢賠,因為有錢就不能申請到法援,按理最後也要法援埋單賠對方訟費,即是政府自己賠錢給自己,真是極之諷刺。 

法庭判詞顯示法援署批准「爆眼女」聘請大律師公會主席、資深大律師夏博義為代表。

法庭判詞顯示法援署批准「爆眼女」聘請大律師公會主席、資深大律師夏博義為代表。

整件事顯示法援署也有問題。批出法援要經過兩個審查,一個叫經濟資格審查(means test),即是申請人無錢無資產。另一個叫案情審查(merit test),即是官司值得去打,有得打。假設「爆眼女K」過得經濟資格審查,其實也不應過到案情審查。她只是因為警方不肯提供手令副本這個無關痛癢的細節,就申請司法覆核,法庭不批准司法覆核,就上訴到上訴庭,最後連輸兩庭。批准這個申請過merit test的法援署官員,也應該問責吧。

香港濫批法援,才有長洲覆核王這種人物出入法庭,才有「爆眼女K」這種官司連綿不斷,結果全部由納稅人埋單。有人借法律作政爭,結果拖了時間,肥了律師。香港是時候要大改革了。

盧永雄

Tags:

夏博義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不讀書,就輸在起跑線

2024年04月18日 18:35

我認識很多家長經常在探求如何為子女考進名校的方法,以為進了名校,就可以贏在起跑線,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我愛做田野調查,有時與一些成功人士吃飯閒聊時,總會了解一下他們成功的因素是什麼,發現成功人士是否出身名校只是一半一半,讀普通學校甚至「雞校」的名人,所在多有。另一個有趣發現,成功人士通常都很有好奇心,知識面廣博,較多人有一個特性,就是都喜愛讀書。

第一,犬父無虎子。很多家長認為入名校可以確保成功,經常講「阿仔阿女,你要勤力啲讀書,考間好學校」。但爸媽講這幾句話時,可能自己正在打機或煲劇。亦有很多父母一放假就去旅遊玩樂,但就逼子女讀書。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父母是他們模仿的主要對象,那怕是多反叛的孩子,很諷刺地他們只是在重複父母的行為模式。不愛讀書的爸媽,怎能叫孩子讀書呢?

第二,大學小學化。智能手機普及,令讀書的風氣銳減,因為用手機作各種消閒娛樂的時間大幅增加,人總不能靜下來,更沒有興趣看書。20年前我曾在大學兼職教書,已經發覺當時學生開始無甚好奇心,上堂提問的只是少數。學生不帶著問題進課堂,能夠從課堂拿到東西走的人就很少了。

現在大學生可以對老師評核,老師為了遷就學生,就用學生最適應的方法,不只上課有PowerPoint(簡報),而且寫得極其詳盡,還將詳細的PowerPoint發給學生, 課堂上包括什麼書本的知識,PowerPoint有一兩版介紹重點,大學生不用讀原著,考試前只要背好PowerPoint,就可以攞A。更有甚者,由於學生不提問,有大學老師為了鼓勵提問,就會向提問的學生派貼紙,下課時就叫學生把貼紙貼在名單上,就可以加學生上課的參與分。提問派貼紙,恐怕是一種對小學生的教學方式,但這就真實地出現在本港著名大學的課堂當中。我不怪老師,他們也只是適應現實,尋找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大學小學化,的確是一個嚴重問題。

學生讀書少、知識水平低、思想深度淺,將來不要說成功,就想解決工作時遇上的實際難題,也不容易。因為要破解真實的難題,和上學背PowerPoint攞高分的方式很不一樣。我就聽過真實的例子,即使拿一等榮譽的名牌大學畢業生,開始工作時也是完全手足無措,因為他根本完全沒有解難的經驗,亦都很不適應不是背書就可以攞A的實際工作環境。

第三,好奇就會贏。人類進步源於有好奇心,想改變現有的生活,所以研究改善現有生活的方法。猩猩知道椰殼裏有很好味的椰汁椰肉,但椰殼很堅硬,不知道怎樣打開它。不知從哪時開始,一隻猩猩發明了用石頭硬敲椰殼的搵食方法,成功吃到美味的椰子肉,其他猩猩爭取倣效。之後代代相傳,用石頭敲碎堅果,就是小猩猩成長時可能要花幾年才學習到技巧。第一隻打破椰殼的猩猩真的很有好奇心,其他猩猩靠的是學習。

我自己從小就喜歡歷史,那時候心中經常問兩個問題,第一,為何日本1868年的明治維新可以成功,中國1898年的百日維新卻失敗呢?第二,為何中國共產黨被國民黨兩次圍剿,人數所剩無幾,最後竟然可以以少勝多,成功打敗國民黨解放全中國呢?我看很多書籍,為這些問題尋找答案。

我讀大學的時候,中大學生會在一本送給學生的記事本的封面上,印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相信現在已經很少人有這種情懷,但總可以「為成就人生而讀書」。

政府已經將4月23日定為「全民閱讀日」,由20號開始就有一連串「香港悅讀周」活動,希望爸爸媽媽 可以和孩子一起,拿起一本書,一起讀一讀。孩子的成功人生,將會由閱讀開始。成年人當然還可以有N種愛讀書的理由。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