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疫境「筍工」騙求職者全副身家 稱轉帳「造數」衝業績上市

社會事

疫境「筍工」騙求職者全副身家 稱轉帳「造數」衝業績上市
社會事

社會事

疫境「筍工」騙求職者全副身家 稱轉帳「造數」衝業績上市

2021年06月23日 07:46 最後更新:10:36

青年因急欲賺快錢減少了戒心。

疫情下不少人失業、財困甚至破產。《星島日報》報道,有騙徒卻專門以這些「淪落人」為詐騙目標,當中有「九十後」青年早前被解僱後,上月瀏覽社交媒體發現「筍工」廣告,聯絡後獲告知有公司計畫上市,需要大量資金進出記錄,以製造虛假業績符合上市條件,故此招聘他人轉帳「造數」,青年因急欲賺快錢減少了戒心,將幾近全副身家的三千多元轉帳予對方,但一直未獲報酬,驚覺受騙報警,警方正追查無良騙徒下落。

疫情下騙徒大小通吃,專騙失業財困「淪落人」。警方今年首季接獲一百三十九宗求職騙案,比去年同期三十四宗上升三倍,金額由二百一十萬元急增至九百九十萬元,升幅三點七倍。近期相關騙案當中,不乏賺快錢陷阱,有騙徒更專門詐騙失業或財困市民。

AP圖片

AP圖片

二十五歲失業青年阿強(化名)為苦主之一,他於今年四月十五日在facebook尋找散工群組發現一則「搵快錢」帖文,聲稱即日出糧,日薪七千元以上,負債人士應徵也無任歡迎,阿強隨即留言聯絡,對方聲稱其老闆的公司稍後會申請上市,但因未符合條件,需要大量出入帳紀錄偽裝高額業績,所以專門招攬破產或財困人士進行資金轉帳,強調三十分鐘後即獲六倍報酬,但從未提及公司名稱等資料。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由於失業多月,急需賺快錢的阿強減少了戒心,未幾五次透過轉數快匯款共三千多元,幾乎是全副身家,但對方以款項太少、難以「造數」為由要求「加碼」,他因山窮水盡未再付款,對方及至四月二十七日再要求轉帳二千元,惟一直拒發報酬,他終驚覺受騙報警。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阿強表示,過往從事銷售行業,月薪三至四萬元,但公司去年因疫情生意大減而將他解僱,此後沒法找到相關工作,開支全靠積蓄,隨後任職食肆「炒散」員工,依靠六百至七百元日薪餬口,及至發現「筍工」馬上應徵,不料遇騙,「三年前曾經誤墮『手遊』(手機遊戲)騙局,被人哄騙支付一萬元購買『點數』,之後騙徒失去聯絡,從此十分提防網上騙案,但近期因失業急於賺錢放鬆警惕,又再被騙!」他慨歎,現時經濟更拮据,無奈拖欠手機月費及房租。

阿強(化名)因失業多時急於搵錢而誤墮求職騙案,損失幾近全副身家的數千多元,自歎愚笨。

阿強(化名)因失業多時急於搵錢而誤墮求職騙案,損失幾近全副身家的數千多元,自歎愚笨。

《星島》記者網上搜尋發現,該騙徒疑以不同網名在facebook多個求職群組發出招聘帖文,有網民留言指他是「老千」,記者再根據騙徒要求阿強轉帳的轉數快登記手機號碼,以WhatsApp訊息查問,對方不久回覆,自稱是網店經營者,並非騙徒,懷疑有人以顧客身分向他索取轉數快資料,之後向其他人行騙,讓受害人付款給他,騙徒則謊稱自己付款,令他無辜收取了贓款,並將鞋子等貨品送遞予騙徒。不過,記者要求提供網店網址作證被拒,暫未證實其解釋是否屬實。

警方證實接獲該宗報案,列作「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交由油尖警區刑事調查隊第二隊跟進,暫未有人被捕。

往下看更多文章

帳戶騎劫案3個月急升4.5倍 騙徒新招WhatsApp多重騎劫一Click中伏

2024年04月22日 00:01 最後更新:11:34

警方公布,今年首3個月共錄得864宗網上賬戶騎劫案件,總損失金額達2040萬元,超9成與通訊軟件WhatsApp有關。

(從左到右)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梁以德、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高級警司梁靄琳、羅兵咸永道網絡安全與隱私保護業務合夥人顏國定。巴士的報記者攝

(從左到右)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梁以德、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高級警司梁靄琳、羅兵咸永道網絡安全與隱私保護業務合夥人顏國定。巴士的報記者攝

1月至3月急升4.5倍 超九成涉及WhatsApp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高級警司梁靄琳表示,網上帳戶騎劫案件曾一度猖獗,去年8至12月期間,警方錄得共3137宗案件,涉及損失金額超過6500萬港元。經過警方介入及其他線上平台加強打擊與宣傳後,情況逐步得到緩解。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高級警司梁靄琳。巴士的報記者攝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高級警司梁靄琳。巴士的報記者攝

但近期,警方觀察到帳戶騎劫案件有回升趨勢,案件數字由今年1月的99宗,大幅上升至3月的558宗,急升超過4.5倍,涉及損失金額亦由1月的330萬港元,上升至3月的1160萬港元,當中超過9 成案件都是發生在WhatsApp平台,警方相信是與本地使用通訊軟件的習慣與其普及性有關。

警方資料

警方資料

騎劫帳戶假扮商業夥伴騙走19萬美元 

以釣魚短訊攻擊進行帳戶騎劫,是騙徒常用入侵手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梁以德表示,近期騙徒所用的方法都是舊調重彈,騙徒偽裝成官方單位,向whatsapp用戶發送釣魚短訊,內附連結至假網站,用戶不虞有詐,假網站要求用戶輸入電話號碼,用作連結其他裝置,騙徒將一組由通訊軟箹統終端產生的轉移代碼傳送給用戶,隨即指示用戶以該組轉移代碼輸入,用戶輸入後,騙徒即取得用戶的whatsapp帳戶資訊,並用另一裝置登入用戶帳戶,而用戶在輸入轉移代碼後即被登出,最後向用戶的親友以轉帳或借貸為名騙財。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梁以德。巴士的報記者攝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梁以德。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方資料

警方資料

此外,騙徒還可能封存或刪除相關的短訊,使受害者難以察覺自己的帳戶被盗用。在今年2月接獲的最大單一損失的個案中。騙徒入侵一名從事飲食行業的男商人WhatsApp 帳戶,並向他一名商業夥伴發出訊息,要求商業夥伴支付一筆業務款項。由於兩人經常有生意往來,商業夥伴便把合共19萬美元(約148萬港元)轉入騙徒提供的銀行帳戶。之後,商業夥伴通過微信與男商人進行核實時,才揭發事件。

警方資料

警方資料

延伸至多重帳戶騎劫 受害人及其親友遭連環詐騙

當成功騎劫賬戶後,騙徒還會延伸至多重賬戶騎劫。在今年4月,一名男子收到報稱是朋友的WhatsApp信息,要求他提供由系統用SMS發送的一次性驗證碼,受害人當時沒有懷疑,直接把驗證碼發送給對方,然而自己的WhatsAPP卻被登出。後來在電話聯繫到真正的朋友時,才知道朋友的帳戶已被騎劫。

警方資料

警方資料

同日下午,該男子亦收到另一位朋友的來電,詢問是否已經收到點數卡的序號,該男子才知道自己的帳戶亦被人騎劫去行騙,使得男子的這位朋友被騙2500元的點數卡。換句話說,騙徒除了騙取受害人親友的金錢外,更奪取他們的通訊軟件帳戶繼續犯案。

警方資料

警方資料

警方資料

警方資料

在過去十年,網罪科破案率為7.6%至17.4%,警方解釋稱,因很多機構為境外機構,執法上相對困難,而騙徒亦多在海外行騙,再加上有時市民提供信息未必充足,對調查案件進度有所阻礙。

推廣防騙招數避免帳戶被騎劫

網絡安全專家、羅兵咸永道網絡安全與隱私保護業務合夥人顏國定表示,為避免WhatsApp帳戶被騎劫,市民應啟用雙重認證功能,定期檢視帳戶所連結的裝置,亦要留意短訊內容和網頁是否有異樣,例如錯字 、繁簡字夾雜等,並把常用網頁加入書籤。

此外,警方還呼籲市民切勿隨便透露密碼、驗證碼或掃描二維碼,避免連接公共 WiFi 或在公共電腦上登入網上帳號,不要盡信搜尋器結果,如收到親友透過訊息要求幫忙過數或滙款,應致電對方確認其身份及有關要求。

網絡安全專家、羅兵咸永道網絡安全與隱私保護業務合夥人顏國定。巴士的報記者攝

網絡安全專家、羅兵咸永道網絡安全與隱私保護業務合夥人顏國定。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方自2022 年開始,先後推出了「防騙視伏器」及「防騙視伏 App」手機應用程式,「防騙視伏 App」更於今年2月新增了自動偵測可疑來電、可疑網址以及公眾舉報平台三大功能。目前,「防騙視伏App」已經超過39萬次下載,累計搜尋次數超過300萬次。

警方資料

警方資料

警方亦於去年11 月與金融及銀行界共同推出第一階段的「可疑警示機制」,將「防騙視伏器」資料庫與 FPS 平台連接。市民在使用 FPS 轉數時,如果收款者的手機號碼、電郵地址或 FPS 識別碼與市民向警方的詐騙舉報有關,且被「防騙視伏器」標記為「高危有伏」,在轉帳確認頁面上將出現警示,提醒市民詐騙風險。

警方資料

警方資料

不過,警方亦提醒市民,就算在轉數時沒有看見高危警示,也只代表尚未有市民就該 FPS 識別代號作出舉報,以致識別代號未標籤在「防騙視伏器」資料庫內。因此市民在轉數前都要留意詐騙風險。最後,警方呼籲市民切勿輕易透露通訊軟件的轉移代碼、於過數前作多方面核實,並善用警方提供的防騙工具。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