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司郎公布3營運模式救亡 包括暫停「迴轉壽司」
Top 1
又到一年一度放榜的日子。由於大家仍有「一試定生死」的執著,每年考生都會大為緊張。坊間已有大量教人排JUPAS等的入校選科策略技巧,所以我打算向大家分享一個鮮有提及、在選擇下一步前不可不知道的關鍵。
以前「學而優則士」,生長在科舉的年代,光宗耀祖靠放榜,所有人只能在同一路上競爭。可是在世界出路五花八門的年代,卻仍有不少人過份渲染這個千年習俗,將一切寄望置於放榜之上,將升學看成唯一出路,非要讓海豚﹑獅子與麻雀鬥飛得高,就令人大惑不解。「大學是社會的入場券」已成了香港社會的一個迷信,「為升學而升學」更屢見不鮮。當中有不少是好兒女好學生,為報答和滿足父母師長的「宏願」,然而更多的是,大家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生涯還有什麼其他選擇。
以色列是矽谷之後最具實力的創業基地,大部分高中畢業生都會先服兵役,再在社會打滾數年,累積社會經驗、鍛煉堅定意志,在尋得喜好、方向時後才在廿四五歲「高齡入學」。他們視大學為人生事業的補充劑,對升學的目標非常明確。而在香港,中小學時大家只著眼於學術成績,加上上述的迷信和社會出路的信息不足影響,高考後只能選擇看似唯一的升學路。已有明確方向與優良成績配合,當然不成問題;可是稍有落差的話,仍要繼續在不擅長的戰場下繼續嗎?在打機的戰場上,若對手已一堆強兵,你偏要用同一兵種與人家硬撼,戰勝機會自然大減,逐漸失去成功感,也逐步摧毀著競爭的意欲和勇氣,最終只能落得陪跑或End Game的下場。
- 閱讀更多 -
洞見生涯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北約內部出現嚴重內訌,土耳其內政部長直斥美國「把臟手從土耳其拿開」。 ...
元宵佳節民俗相傳的慶祝活動,從國境吹遍美洲等地,第一時間聯想到偉人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