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太監血淚史:「玉莖重生」是傳說還是真?

歷史長河

太監血淚史:「玉莖重生」是傳說還是真?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太監血淚史:「玉莖重生」是傳說還是真?

2024年10月18日 10:00

歷朝歷代宮中已去勢的太監,少了生殖能力,有如現代人不舉般,成為男士人生一大恥辱,現代人不舉就可以吃藥妙手回春,但古代太監已閹,生理物理條件上已經沒有完整性器官,那麼如何回復性能力?一直流傳有方法「玉莖重生方」。

古時有傳太監會靠一些特別藥物,使切掉的,不完整的陰莖再生。當然有很多人不敢深信,但是有少數人在進宮閹割後,真的會達到「重生」的目的。事實上,「玉莖重生」文史的確有記載過,明筆記《棗林雜俎》敘述過大太監魏忠賢與當時熹宗皇帝的奶媽客氏私通,享受顛鸞倒鳳之樂;清代《棲霞閣野乘》也有敘述魏忠賢玉莖重生:「相傳忠賢乃自宮者,機能尚未根絕,進宮後秘密治療,幸得回原陽,仍可人道。」

1901年,太監被拍下已去勢的部分 (網上圖片)

1901年,太監被拍下已去勢的部分 (網上圖片)

據了解,宮中流傳一套「玉莖重生方」。民國時期上海一名名醫陳存仁著有《被閹割的文明》,表示自己買過一本由道教人士寫的一本書,叫《寶元帶》,書中有一張「玉莖重生方」,不過到真正想去研究的階段時,這本書已由上海移居至香港時散失了。

陳存仁亦提及,一班太監到十三四歲,發育未完成時,都會求玉莖重生方;明末西方傳教士利瑪竇亦記載了自己想入宮時,遇過太監向他求玉莖重生金丹,否則不能進宮,利瑪竇自已一度應付不了。

清代太監 (網上圖片)

清代太監 (網上圖片)

陳存仁又說,小太監如果淨身未徹底,玉莖是可以重生(當然功能會比正常打個折扣),所以宮廷都會有制度,去定期檢查小太監下體會否有息肉長出,不過制度總有漏洞,有些小太監靠宮廷的關係可以避過檢查,另外有些以「慢性閹割」的幼童太監,在發育時期有可能會回復性能力,只要在檢查時有人受賄、「隻眼開隻眼閉」,那些擁有性能力的太監就可蒙混過關。

所以,玉莖重生較科學的看法,很大機會是因為淨身不徹底,再補身加快回復「男士之勇」,歷代也有不少太監能夠生育的傳聞,包括清代受慈禧寵幸的太監李蓮英,傳說亦能人道,而且還有妻妾四名,有兒有孫。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天真牧羊人誤信野狼 「引狼入室」不自知

2025年01月17日 20:00

「引狼入室」這個成語出自於元朝張國賓所寫的《羅李郎》,在第一折中有言:「我不是引的狼來屋里窩,尋的蚰蜒鉆耳朵。」

相傳在古代有個牧羊人整天都在同一片山谷裡放羊,村民見他年輕不知事,便常常告誡他小心野狼出沒。可是,純真的牧羊人似乎並不打算把村民善言的提醒放在心上。他總是單純的笑著說自己會多加留意,然後又施施然地躺回樹下休息,一副亳無戒備的模樣。有見及此,村民也不再多說,便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繼續工作去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一天,正當牧羊人像往日一樣,百無聊賴的放著羊時,突然他眼梢瞥見一頭鬼鬼祟祟的狼正在向羊群靠近。心中一懸,腦海馬上想起當初村民們的提醒。他不自覺的緊攥了一下拳頭,無聲的戒賭著這位不速之客。然而,這只狼在離他們一距離後就再也沒有貿然前進,只在遠處觀看。牧羊人一看,懸起來的心又再次平靜下來。見野狼沒有進一步動,牧羊人也就安心的躺回樹下。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就這樣日復日的,野狼就這樣在同一個地方打轉。牠沒有靠近羊群,也沒有傷害任何一只羊。慢慢的,牧羊人漸漸地對狼放松了戒心,甚至牧羊人覺得有一頭野狼就附近跟著也是件好事。因為這樣他就可以不用再提防別的野獸,可以安心偷懶了。再後來,他索性把狼當成了牧羊狗,讓牠看管羊群。沒想到,野狼聽到牧羊人這樣說,也不感到奇怪,反而乖乖地幫助見牧羊人管理羊群。此時,牧羊人心裡想著:村民都說狼最壞,我看只是他們都沒有好好了解野狼……

有一天牧羊人剛好有事要進城去,就照樣把羊群托付給狼看管。狼假作乖巧的點了點頭,沒想到當牧羊人的身影遠去後,野狼就沖著山林中大聲嚎叫了幾聲。聽到同伴的嚎叫聲後,其他的狼都往羊群耶邊移動。最後,羊都被野狼們吃掉了。等到牧羊人從城裡回來,就剩下一片血色,以及心中無限的悔意。他啊,就是不了解狼的本性,才被狼的偽善給欺騙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人由此提煉出「引狼入室」這個成語,意思是指把狼招引到室內,用來比喻自己把壞人或敵人招引進來,結果給自己帶來了不可想象的麻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