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明目張膽地干預選舉的下場

博客文章

明目張膽地干預選舉的下場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明目張膽地干預選舉的下場

2022年04月26日 20:25 最後更新:20:40

港大前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連連同「雞蛋同盟有限公司」董事葉劍青與石守正,在2016年立法會選舉期間,在兩份中文報章刊登共6個廣告,合共花費逾25萬港元,3人同被控4項在選舉中作出招致選舉開支的非法行為罪。戴耀廷4月25日在區域法院承認全部4項控罪,法官郭啟安將案件押後至下月24日判刑,期間戴耀廷續還柙看管。

先看看當日發生什麼事。

控方公布案情指,2016年立法會選舉,戴、葉、石3人均非候選人或任何候選人的選舉開支代理人。同年4月13日戴耀廷向傳媒介紹「雷動計畫」,指反對派選民不應投票予低勝算候選人,而應考慮投票予高勝算的反對派候選人。他打算招攬約20萬名選民透過中央電子系統「雷動聲吶」協調,識別有勝算反對派候選人,另再計畫招攬5萬名選民為「雷霆救兵」,在最後階段依計畫指示投票,以確保立法會反對派陣營議席過半,「踢走保皇黨」。

同年8月9日,他們在《明報》和《蘋果日報》分別刊登了題為「對抗政治操控參與策略投票」的半版廣告,宣傳雷動計畫。兩報9月2日再刊登題為「為時未晚策略投票」的全版廣告促請讀者依計行事;兩日後再登出題為「終極對決!踢走保皇!」的全版廣告,促請讀者呼籲家人朋友參與。根據廣告定單顯示,雞蛋同盟為6個廣告分別支付了25,000元、29,040元、104,500元及95,000元,由葉、石簽發支票予兩報。雞蛋同盟自2017年起停止營運。

如今戴耀廷承認控罪,可以分幾個層次來分析。

第一,認罪的原因。一般刑事控罪的被告如果估計案中罪證確鑿,自己即使再打官司都很難脫身,敗訴機會很大,為節省訴訟費,以及希望獲得減刑,就會選擇認罪。被告認罪最高可獲減刑三分之一,所以認罪是減刑的有效策略。

第二,在選舉中作出招致選舉開支的非法行為罪,是比較直接的罪名。由於選舉中有開支限制,候選人刊登選舉廣告全部都要申報開支,選舉開支不能超額。為防止候選人試圖繞過選舉開支限制,找第三者刊登選舉廣告,表面上廣告好像和自己無關,實際上廣告就支持自己選舉,所以選舉法例中招致選舉開支的非法行為罪,就是特別針對一些第三方刊登選舉廣告,若未經候選人同意刊登,就是非法行為。所以選舉期間千萬不要自己付費在報章或網上登廣告支持個別候選人,否則很容易墮入法網。

由於戴耀廷等人,1)刊登了廣告。2)廣告既宣掦某一些策略投票的方式,為所謂「雷動計劃」中「勝算高的(反對派)候選人」拉票,其性質就是選舉廣告。即使戴耀廷不認罪,亦很難打得甩。

第三,干預選舉的動機昭然若揭。撇開政府只是針對具體的刊登廣告「招致選舉開支的非法行為罪」提起公訴,戴耀廷等人做的事情,範圍遠大於刊登一個選舉廣告,他們根本是透過雷動計劃,既吸納資金,亦操控選舉結果,為他們支持的高勝算的反對派候選人拉票、配票,主要不是打壓建制派候選人,而是要打壓一些新晉的反對派候選人。

在戴耀廷搞雷動計劃時,已經有不少人批評是赤裸裸干預選舉的行為,特別是對新晉的反對派候選人不公平。

過去十年,在本地政治不斷升溫的瘋狂歲月,部分政治組織無視法律規範,亦不理選舉的公平性,大力透過群眾式的政治行為,公然干預選舉。今次戴耀廷認罪,可以說為這種行為敲響警鐘,任何人做事都要符合法律,不是掛起理想的招牌,就完全無視法律的規管,胡作非為。

李彤

Tags:

戴耀廷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不讀書,就輸在起跑線

2024年04月18日 18:35

我認識很多家長經常在探求如何為子女考進名校的方法,以為進了名校,就可以贏在起跑線,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我愛做田野調查,有時與一些成功人士吃飯閒聊時,總會了解一下他們成功的因素是什麼,發現成功人士是否出身名校只是一半一半,讀普通學校甚至「雞校」的名人,所在多有。另一個有趣發現,成功人士通常都很有好奇心,知識面廣博,較多人有一個特性,就是都喜愛讀書。

第一,犬父無虎子。很多家長認為入名校可以確保成功,經常講「阿仔阿女,你要勤力啲讀書,考間好學校」。但爸媽講這幾句話時,可能自己正在打機或煲劇。亦有很多父母一放假就去旅遊玩樂,但就逼子女讀書。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父母是他們模仿的主要對象,那怕是多反叛的孩子,很諷刺地他們只是在重複父母的行為模式。不愛讀書的爸媽,怎能叫孩子讀書呢?

第二,大學小學化。智能手機普及,令讀書的風氣銳減,因為用手機作各種消閒娛樂的時間大幅增加,人總不能靜下來,更沒有興趣看書。20年前我曾在大學兼職教書,已經發覺當時學生開始無甚好奇心,上堂提問的只是少數。學生不帶著問題進課堂,能夠從課堂拿到東西走的人就很少了。

現在大學生可以對老師評核,老師為了遷就學生,就用學生最適應的方法,不只上課有PowerPoint(簡報),而且寫得極其詳盡,還將詳細的PowerPoint發給學生, 課堂上包括什麼書本的知識,PowerPoint有一兩版介紹重點,大學生不用讀原著,考試前只要背好PowerPoint,就可以攞A。更有甚者,由於學生不提問,有大學老師為了鼓勵提問,就會向提問的學生派貼紙,下課時就叫學生把貼紙貼在名單上,就可以加學生上課的參與分。提問派貼紙,恐怕是一種對小學生的教學方式,但這就真實地出現在本港著名大學的課堂當中。我不怪老師,他們也只是適應現實,尋找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大學小學化,的確是一個嚴重問題。

學生讀書少、知識水平低、思想深度淺,將來不要說成功,就想解決工作時遇上的實際難題,也不容易。因為要破解真實的難題,和上學背PowerPoint攞高分的方式很不一樣。我就聽過真實的例子,即使拿一等榮譽的名牌大學畢業生,開始工作時也是完全手足無措,因為他根本完全沒有解難的經驗,亦都很不適應不是背書就可以攞A的實際工作環境。

第三,好奇就會贏。人類進步源於有好奇心,想改變現有的生活,所以研究改善現有生活的方法。猩猩知道椰殼裏有很好味的椰汁椰肉,但椰殼很堅硬,不知道怎樣打開它。不知從哪時開始,一隻猩猩發明了用石頭硬敲椰殼的搵食方法,成功吃到美味的椰子肉,其他猩猩爭取倣效。之後代代相傳,用石頭敲碎堅果,就是小猩猩成長時可能要花幾年才學習到技巧。第一隻打破椰殼的猩猩真的很有好奇心,其他猩猩靠的是學習。

我自己從小就喜歡歷史,那時候心中經常問兩個問題,第一,為何日本1868年的明治維新可以成功,中國1898年的百日維新卻失敗呢?第二,為何中國共產黨被國民黨兩次圍剿,人數所剩無幾,最後竟然可以以少勝多,成功打敗國民黨解放全中國呢?我看很多書籍,為這些問題尋找答案。

我讀大學的時候,中大學生會在一本送給學生的記事本的封面上,印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相信現在已經很少人有這種情懷,但總可以「為成就人生而讀書」。

政府已經將4月23日定為「全民閱讀日」,由20號開始就有一連串「香港悅讀周」活動,希望爸爸媽媽 可以和孩子一起,拿起一本書,一起讀一讀。孩子的成功人生,將會由閱讀開始。成年人當然還可以有N種愛讀書的理由。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