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稱中國可一周內在台海擊潰美國 郭正亮:蔡英文只看到2024年下莊
即使美國總統拜登連番強調,美國會派兵保衛台灣,但各方都質疑美國能力不足。

《紐約時報》有關評論文章。《紐約時報》官網截圖。
《紐約時報》日前發表保守派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外交與國防政策研究主任寇里.沙克的文章。沙克批評,拜登政府缺乏遠見,執政18個月以來,都沒有清晰的國家安全戰略,導致盟友難以適從。一方面,美國缺乏具體的國際經濟政策,減少自身和盟友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另一方面,美國只有一支未有獲得充分資助的軍隊,以致太平洋的艦船、兵力、飛機和導彈防禦系統都不敵中國。美國陶醉模糊的政治承諾,不會帶來日後的成功,拜登謹慎的外交政策正危及美國。

美國空軍專家奧莉安娜·斯凱勒·馬斯特羅(Oriana Skylar Mastro)。網上圖片。
而事實上,美國空軍專家奧莉安娜·斯凱勒·馬斯特羅(Oriana Skylar Mastro)早前曾發表了一篇有關台海戰爭的研究報告,指出中美雙方一旦在台海地區爆發衝突,中國將在一周內擊潰美國。中國擁有東風17、東風26、東風21D等先進導彈,幾乎能第一時間摧毀美國部置在中國周邊的所有軍事目標,同時形成巨大的防禦圈,使得美軍航母難以進入戰場。
那美國有辦法在台海擊敗中國嗎?
根據蘭德公司的報告,美國如果想抗衡,就必須要在第一波攻擊,摧毀中國沿海超過2萬個軍事目標,即便美軍動用全部軍事力量,都無法實現這個目標,更何況美國要維持其他地區的部隊和裝備數目。
前美軍情報部門官員斯科特曾形容,美軍要在台海地區抗衡中國,需要增派調用140萬名士兵、320艘海軍艦艇和3200架各式飛機,但美軍的總兵力卻僅有140萬人,無法達成作戰人數的條件。

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網上圖片。
針對美國援台,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表示,美國如果要對外一致,需要政治、軍事、經濟三種精英達成共識,美國的亂正是三種精英的意見不一致,例如,礙於選舉壓力,美國政治人物被迫宣講價值,提出一些實際上做不到的論述;軍事精英身陷大國衝突的第一線,對風險評估很直接;經濟精英則對貿易戰、科技戰有不同看法。
郭正亮直言,美國的問題在於政治精英不誠實之餘,又不願面對現實。他舉例指,軍事精英給拜登的建議是「第一島鏈」 勝率很低,經濟精英則認為美國已在貿易戰輸給中國,但拜登找不到台階下,惟有拉攏更多盟邦參與。除非所有邏輯窮盡、扯不下去、邊際效應低時,美國的論述才會大調整。
郭正亮認為,台灣政壇同樣身陷困境,甚至比美國更嚴重。商界和軍方說出很多現實情況,但當權者卻越來越短視,認為台海戰爭暫時不會發生,實際上是買時間。他以蔡英文為例,對方只看到2024卸任,安全離任就沒事,拜登或許都有類似的思維,看得更短,不知道中期選舉能否過關,這才是真正的問題。
郭正亮指出,台海目前有兩種危機,第一是政治精英始終不去面對危機,讓危機越來越嚴重;第二是政治精英會冒險、高估自己的能力,認為40至50%選民支持已經足夠沿用這項主張,導致他們距離現實越來越遠。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