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為何在中國古代 平民叫黎民百姓

歷史長河

為何在中國古代 平民叫黎民百姓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為何在中國古代 平民叫黎民百姓

2022年12月02日 10:00 最後更新:11:24

在中國古代,經常會以「黎民百姓」來稱叫平民。「黎民百姓」其實是「黎民」及「百姓」兩字的合稱,故事要追溯至上古時代黃帝與蚩尤部落的大戰,以及春秋戰國時代貴族的平民化有關。「黎民」及「百姓」屬於社會上的可憐人,因為命運的安排,淪為社會上的低下層。

「黎民」之名最早見於《尚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所謂「黎」者,可解「眾也」,發展至後世,「黎民」已泛指為平民。如《孟子•梁惠王上》:「黎民不飢不寒。」; 《史記•五帝本紀》:「棄,黎民始飢,汝后稷播時百穀。」不過「黎民」原來身份並不低下,而是相傳為蚩尤的族人。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在《中國通史》寫道:「九黎族是九個部落的聯盟,每個部落包含九個兄弟氏族,共八十一個兄弟氏族。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領。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個氏族酋長……這大概是以猛獸為圖騰,勇悍善鬥強大部落。」

黎民的典故與蚩尤有關 (網上圖片)

黎民的典故與蚩尤有關 (網上圖片)

在歷史上,九黎族曾經十分強大,力壓當時的炎帝族及黃帝族。他們之間經過多年的征戰後,炎帝族不敵蚩尤的九黎族,被迫逃到涿鹿,求助於軒轅黃帝,最終兩族決定結成聯盟共同對抗蚩尤九黎族。結果蚩尤落敗,九黎族成為戰俘,淪為奴隸。他們沒有家室,也無姓氏,並被刺瞎一目作為特有的標記。他們甚至可以被奴隸主作用人牲,殺死以祭神或殉葬。 在古代,以「鬲」為炊器,也是葬禮中用的陪葬器皿,而「黎民」也被稱作「人鬲」。如《令簋》記:「姜商(賞)令貝十朋,臣十家,鬲百人。」回應上文「黎民於變時雍」。「黎」字在古代通「黧」,可解作黑色,如蔡沈《書經集傳》︰「黎,黑也,民首皆黑,故曰黎民。」不過這裏要注意的此「黑」並非單純形容目前為「黑色」,而是有「墨面」及「黔首」之意,即不屬於正常的公民,而是奴隸的身份。

黎民百姓予人的印象是社會的低下層,如與畜牧及耕田有關。(資料圖片)

黎民百姓予人的印象是社會的低下層,如與畜牧及耕田有關。(資料圖片)

現在再說「百姓」了。「百姓」在遠古時代與「黎民」的關係屬於管治者及被管治者。在古代,「姓氏」並非人人皆有,而是限於少數貴族所獨有,主要是防止同族通婚,誕生有問題的下一代。以孔子為例,孔子是宋國貴族叔梁紇的後代,所以姓「子」、氏「孔」,名「丘」,字「仲尼」。至於孔子的母親因為是平民的身份,所以姓「顏」名「徵在」,與孔子的貴族身份不能相提並論。另一個與「姓氏」有關的名人是周武王姬發。他氏「周」,姓「姬」,名「發」,因此有指周武王應該叫「周發」,但後來「姓」與「氏」合併了,自此不再分開兩者,所以目前公認的兩人叫法為「孔子」與「姬發」。

姓氏在今天十分普遍,但在古代是貴族的專利。(資料圖片)

姓氏在今天十分普遍,但在古代是貴族的專利。(資料圖片)

在遠古時代,並非人人有姓,而是一個部落只有幾個姓的不同氏族羣團,但作為一個部落聯盟,其姓也就比較可觀了。黃炎兩個部落的聯盟,是由大約100個氏族構成的,統稱為「百姓」。當然古人好舉成數,以百而言多,所以可能是少於或多於100個氏族也說不定。

在黃帝打敗蚩尤的時候,「百姓」是負責監控「黎民」的統治者,擁有貴族的身份。如《國語•楚語》記載:「民之徹官百。王公之子弟之質能言能聽徹其官者,而物賜之姓,以監其官,是為百姓。」不過「百姓」與「黎民」同樣擁有社會地位升遷的機會。有時候「百姓」會因為犯法而淪為奴隸。與此同時,已淪為奴隸「黎民」會有立功的機會而取得管治者的身份。隨着時間的推移,貴族的人口出現大幅的增長,而周禮又有「五世而斬」的條文,使一些血緣上較疏的「旁支」失去貴族的地位。尤其在春秋後半期,宗族逐漸破壞,土地個人私有的地主階級代替土地嫡子世襲的領主階級興起。百姓逐漸失去貴族的意義,社會地位與平民相似。「百姓」和「黎民」的差別越來越小,都成為被統治的平民。

在上環有一間與平民有關的「百姓廟」(資料圖片)

在上環有一間與平民有關的「百姓廟」(資料圖片)

不過在戰國及秦漢時期,「黎民」與「百姓」並未結合使用,以魏晉南北朝時代的北齊•顏之推 《顏氏家訓•慕賢》:「張延雋之為晉州 行台左拯,匡維主將,鎮撫疆埸,儲積器用,愛活黎民。」為例,可見是沒有用上「黎民百姓」的。即使在唐代,也是用「黎民」為主,如唐•劉禹錫 《復荊門縣記》:「是利不及下也,黎民病之。」但成書於清初的《隋唐演義》第17回有:「那六街三市勳衞宰臣,黎民百姓,奉天子之命,與民同樂。」可見自清代開始,已較多採用「黎民百姓」統稱了。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璪作畫「雙管齊下」 山水松石驚艷眾人

2024年03月25日 20:00 最後更新:11:31

「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唐代朱景玄所寫的《唐朝名畫錄》,在卷九十七有提及:「惟松樹特出古今,能用筆法。嘗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枝。」

唐代畫家張璪不但擅長文學,其畫技還十分高超。當朝宰相劉晏很欣賞他的畫,還特意邀請他去京城,舉薦他擔任檢校祠部一職。可是後來張璪因事獲罪,被相繼貶為衡州司馬以及忠州司馬。由於張璪在官場上鬱鬱不得志,以至於他把更多的心思和時間都放在畫畫上。他山水松石畫中激越的筆勢、颯爽英姿吸引了時人的目光,甚至連當時有名的畫家畢宏都問他到底師從何人。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善畫山水,尤精松石。雖然他的技法受到王維水墨畫的影響,但他也有自己獨創的技法和風格。因為他的松石畫常常透露出獨特的意象,所以總是引起京中的猜畫風潮。每當畫成,人們都會爭相搶購。

建中三年,張璪作畫於長安。聽說當時張璪手執兩筆,同時作畫。更人驚訝的是,兩支筆可以畫出不同的景象。一支畫出鮮活的松枝,另一支畫出幹枯的樹幹,氣勢超然。要是張璪畫到得意之處,更是會以手醮色,直接揮塗。可別小看張璪的指畫,他可以單憑手指就把山石的凝重,泉水的徑流,表現得活靈活現。凡是看過他作畫的人,沒有一個不佩服他那雙管齊下的本事,甚至後來王默的「腳蹙手抹」也是受到張璪指畫的啟示。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面對畢宏的提問,張璪僅回答了一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當中的「造化」指的就是大自然,「心源」也即作者的內心感悟,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大自然是藝術的根源,而畫師們就該師法自然。可是自然之美能不能轉換成藝術之美,還是得看藝術家的內心情思和作畫構設。張璪的這句話是中國美學史上「師造化」理論的代表性言論。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成語中的「管」字其實就是筆的意思,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後比喻做事同時兩個方面進行或同時使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