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與越王勾踐共患難 最後卻只能「兔死狗烹」

史空穿梭

與越王勾踐共患難 最後卻只能「兔死狗烹」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與越王勾踐共患難 最後卻只能「兔死狗烹」

2025年02月14日 20:00

「兔死狗烹」這個成語最早是出自於戰國末年韓非所寫的《韓非子》,當中的《內儲說下六微》有提及:「⋯⋯太宰豁遺大夫種書曰:『狡兔盡則良犬烹,敵國滅則謀臣亡。大夫何不釋吳而患越乎?』大夫種受書讀之,太息而嘆曰:『殺之,越與吳同命。』」

范蠡是春秋時期越王勾踐身旁的一名得力謀臣。雖然出身貧寒,但因為他胸藏韜略而被賞識。就連當初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圍困會稽山時,也是范蠡建議勾踐要臥薪嘗膽,待機圖報。要不然勾踐根本難以消滅吳國,更別說成就霸業了。因此,范蠡可以說是功績累累,也是越國最大的開國功臣。可是,誰也沒想到范蠡在勾踐成為霸主後,卻突然提出引退,實在讓人摸不着頭腦。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很多人都對范蠡急流勇退一事心存疑問,就連范蠡的昔日同僚文種也不例外,還好就在范蠡離開越國來到齊國後,文種的疑惑就得到了解答。當天,文種很難得的收到了一封來自范蠡的信。他屏着呼吸,嘗試冷靜地打開信封。然而,微微顫抖的手早就把他的緊張出賣的一乾二淨。信打開後,映入眼簾的並非是常見的客套寒暄,而是一句力透紙背的話。

「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看到此,文種也終於明白為甚麼范蠡要一捨富貴榮華,過着隱居生活了。他不禁嘆了一口氣,心中想到:范兄,我明白你意思⋯⋯落鳥墜地,哪怕是良弓,也得收起來;狡兔死盡,哪怕是獵狗,也只能落得成為盤中餐的下場。越王這人啊,陰險狠毒。跟他一起,確實只能共患難,並不能與之共樂。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本來文種對離開官場一事仍有餘慮,但范蠡的一番話就像暮鼓晨鐘一樣讓他徹底清醒過來,尤其最後一句「子何不去?」更是深深地烙在他的心上,讓他心腔灼熱。幾天後,文種就以生病為由,不再上朝。不曾想到有人居然趁機陷害文種有意謀反,而越王勾踐竟然也不分皂白地賜死了文種。倒在血泊中的文種,惚惚恍恍地想起了范蠡。一想到此,本來緊攥寶劍的手也釋然般似的漸漸地鬆開了。

賜死文種。(網上圖片)

賜死文種。(網上圖片)

後世便據此典故引申出「兔死狗烹」這個成語,用來比喻某人成就事業後就把有功之臣殺了,多指獨裁專權。

「曾子殺彘」這個成語出自於韓非所寫的《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當中有言:「⋯⋯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耳。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遂烹彘也。」

作為孔子的弟子,曾參除了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外,還寫下《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也因此被後世尊稱為「宗聖」。然而,曾子不但在儒家學說上有著自己的一番見地,他在育兒方面也頗具心得。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次曾子的妻子如往常般在梳洗完畢後準備到集市進行採購時,兒子就哭著從身後攆了上來。她轉頭,便見兒子鼓著腮幫子,一臉執拗地攥著自己的裙擺。她無奈地停下了腳步,蹲下身跟兒子說:「乖,你回去在家等著!我買點東西很快就回來了。」誰知兒子一點也不領情,哭鬧聲越發響亮。只見他眼噙淚水,不依不饒地嚷著:「不要!我也要跟著媽媽去!」就這樣,兩人在家門前拉扯了數十分鐘,最後她為了不再耽誤時間也只好柔聲哄著說:「你不是愛吃醬汁燒的蹄子、豬腸燉的湯嗎?要是你乖乖的在家等媽媽,媽媽回來後就給你殺豬吃,好嗎?」這話倒也靈驗。兒子一聽,馬上就安靜了下來。他鬆開了媽媽的裙子,拭乾了眼角的淚珠,然後乖乖地目送著媽媽離去。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一個下午過去了,曾子的妻子也剛好從集市回來。然而,當她正準備跨進家門時,她卻聽見了院子里傳來捉豬的聲音。她心中訝異,不禁加快腳步往院子那去。她探頭一看,才發現原來是曾子正準備殺豬給兒子吃。她一見丈夫就知道他把她早上哄孩子的話當真了,她沒好氣地搖了搖頭,急忙上前攔着他說:「家裡就養了這幾頭豬,多珍貴啊!平時咱們都只是逢年過節時才會殺豬,你怎麽就相信我剛才跟小孩說的戲話呢?」

曾子聽後,皺了皺眉頭,辭嚴意正地說:「你怎麼能在小孩面前撒謊?他們年幼無知,只會從父母那學習知識。如果我們現在欺騙了他,就等同是在教他以後如何哄騙別人!」妻子倒不是很把丈夫的話放在心上,她輕笑道:「那有你說得這麼嚴重啊!」曾子嘆了一口氣,緊緊地盯著她說:「我沒有再跟你開玩笑。你這樣做母親能哄得孩子一時,卻會失去他一生的信任。這樣一來,你就很難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語音剛落,她的臉色就凝重了起來,似乎也覺得他言之有理。於是,她便心悅誠服地幫助曾子殺豬去毛、剔骨切肉。沒過多久,三人就一同享用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人從中提煉出「曾子殺彘」這個成語,意指做人一定要遵守諾言,言而有信。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