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pload_article_image

唐代古跡南粵雄關與古道 見證三年游擊戰崢嶸歲月

南粵雄關與古道位於南雄市珠璣鎮梅嶺村梅關古道。梅關歷代為兵家必爭之地,自唐代宰相張九齡奉旨開鑿梅嶺古道後,梅關古道即成為嶺南溝通中原的咽喉要道。在1934年的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時期,南粵雄關與古道曾為陳毅隱蔽處、南下解放大軍與北江第二支隊會師舊址,在今天成為廣東省著名的古跡、紅色旅遊景區。

梅關古道自梅嶺村北路口蜿蜒至關樓,長1200米,寬3~4米,以青石、鵝卵石鋪砌,連通江西大餘縣境。梅關關樓坐落在粵贛交界的梅嶺山巔隘口,關樓南向門額刻「嶺南第一關」,北向門額刻「南粵雄關」。梅關古道近年得到全面維修,古關依舊,古道悠悠,狀況良好。

南粵雄關與古道概述圖 (網上圖片)

在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時期(1934年秋至1937年冬),梅嶺成為紅軍游擊戰爭根據地之一,梅關成為贛粵邊各紅軍游擊根據地、游擊區的重要交通、聯繫通道。陳毅等領導同志頻繁在此一帶活動,也多次在此處隱蔽、遇險,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難險阻。

- 閱讀更多 -

往下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