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男身體酸痛即服止痛藥致肝衰竭險死 專家曝:致命率達80%
止痛藥唔可以亂食
胡亂服用止痛藥,可致肝衰竭!有神經外科醫生分享案例指,一名約40歲男子習慣一感到身體痠痛就服用止痛藥,導致急性肝衰竭入院,有專家指致命率可達80%。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有4類人要盡量避免服用撲熱息痛止痛藥,以免導致肝臟受損。

Getty示意圖
身體痠痛狂吃止痛藥 急性肝衰竭入院
神經外科醫生方鵬翔在台灣節目《醫師好辣》中表示,該名男患者在地盤工作,經常出現身體痠痛問題,為了止痛,男子每次都會服用止痛藥,直至有次一日內服用了8、9粒止痛藥,最終導致急性肝衰竭入院。方醫生表示,該名男子本身患有乙型肝炎、肝纖維化等疾病,加上連續服用8、9粒止痛藥,令肝臟無法負荷,最終引發肝衰竭。
日服超過4粒恐肝衰竭 死亡率高達80%
方鵬翔醫生提醒,成人每天最多只可服用4粒止痛藥,雖然市面上出售的止痛藥、消炎藥聲稱不傷肝腎,但肝臟有問題的市民仍要小心服用,以免引發急性肝衰竭。台灣衛生福利部指出,急性肝衰竭可由肝炎引起,死亡率可高達80%。

Getty示意圖
4類人宜避免服撲熱息痛 過量可致肝臟受損
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止痛藥可分3種,其中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是常見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它可令身體減少對疼痛或傷害的意識,達致止痛效果,而且副作用相對較少,對胃部刺激亦較輕微。但過量服用可能會導致肝臟受損害,因此每日不應服用超過4克。衞生署又指,以下4類人應盡量避免服用:
4類人應盡量避免服用撲熱息痛止痛藥:
1.肝功能受損人士
2.酒精依賴人士
3.慢性營養不良人士
4.脫水患者
常見消炎止痛藥物有2類
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常見的消炎止痛藥有2種,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和撲熱息痛(Paracetamol),用途及藥物例子如下:
2類常見消炎止痛藥物
第1類
亞士匹靈(Aspirin)撲熱息痛/對乙醯氨基酚(Paracetamol)
製品形式:藥丸、藥水、塞劑
第2類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功效:能產生解熱、止痛及消炎
用途:常用於風濕性關節炎、痛風症、神經性肌肉失調症,軟組織發炎及普通痛症如頭痛、牙痛及經痛等
藥物例子 :「布洛芬」(Ibuprofen)·吲哚美辛 (Indomethacin)·萘普生(Naproxen)
備註:大部份這類藥物均須由醫生處方才可在註冊藥房購買

設計圖片
止痛藥含布洛芬可致不育 7類人慎用
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在香港常見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還有「布洛芬」(Ibuprofen)、吲哚美辛(Indomethacin)及萘普生(Naproxen)等。以下7類人士應謹慎使用NSAID:
1.懷孕婦女
在懷孕期間不建議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從懷孕第30週起,更不应服用任何非類固醇消炎藥。
2.哺乳婦女
除非醫護人員認為治療對你與寶寶利多於弊,G日 否则在哺乳期間 ,並不建議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
3.生育年齡的婦女
長期服用某些非類固醇消炎藥如雙氯芬酸,甲芬那酸)或會降低女性生育能力,但停藥後情況是可以改善的,故不建議正嘗試懷孕的婦女服用此類藥物。
4. 長者
由於長者較易於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後,出現副作用, 所以應謹慎用藥。
5.腸胃潰瘍或出血
正患上腸胃潰瘍或出血的病人,不應服用任何非類固醇消炎藥。曾有腸胃出血、潰瘍或穿孔的病人。尤不宜服用吡羅昔康、酮洛芬及酮咯酸。
6.心血管病和肾病
在罕見的情況下,非類固醇消炎藥可損害腎臓和心血管系統。而嚴重心臓衰竭的病人亦不應該服用。
7.哮喘病人
哮喘病人應小心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因某些哮喘病人於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後,哮喘症狀可能惡化。
延伸閱讀:布洛芬止痛藥EVE 成分/功效/副作用
EVE止痛藥為日本最受歡迎的止痛藥之一。《星島頭條》查看EVE止痛藥製造商「日本SS製藥株式會社」官網資料,EVE系列止痛藥產品的及適用對象如下:
1. EVE A錠
推薦的患者:因生理痛、頭痛等,各種疼痛而煩惱的患者,不擅長吞服大顆錠劇的患者。
2. EVE A錠 EX
推薦的患者:適合劇烈生理痛困擾的患者,尋求非常有效鎮痛劑的患者,不擅長吞服大顆錠劇的患者。
3. EVE QUICK
推薦的患者:因頭痛而煩惱,尋求速效頭痛藥的患者,尋求對胃部溫和不刺激的止痛藥。
4. EVE QUICK DX
推薦的患者:受劇烈頭痛困擾的患者,尋求頭痛藥快速有效的患者,尋求對胃部溫和不刺激的止痛藥。
5. EVE MELT
推薦的患者:尋求不必配水服用止痛藥的患者,不擅長服用藥片或膠囊的患者,尋求不含催眠成分的止痛藥。
3類口服止痛藥 常見副作用+注意事項
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3種口服止痛藥「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非類固醇消炎藥」、「鴉片類止痛藥」常見副作用及注意事項如下:
1. 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止痛藥
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止痛藥 常見副作用+注意事項
常見副作用:過量服用會導致肝臟受害和腎臟受損(較少見)
服用注意事項:每日不應服用超過4克;腎或肝功能受損、酒精依賴、慢性營養不良或脫水患者慎用
2.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常見副作用+注意事項
常見副作用:
腸胃不適,如噁心、嘔吐、腹瀉、便秘和食慾減低
液體瀦留,引起水腫;胃潰瘍;腸胃道出血
超敏反應,例如紅疹及呼吸道痙攣;腎功能受損
服用注意事項:
與食物或牛奶同服
如糞便異常或呈黑色,請立即停止服藥並求醫
避免吸煙和飲用大量酒精,因這樣做會增加胃潰瘍的風險
3. 鴉片類止痛藥
鴉片類止痛藥 常見副作用+注意事項
常見副作用:
噁心和嘔吐;便秘、昏昏欲睡和精神紛亂
排尿困難、膽道痙攣、口乾
肌肉僵硬、壓抑呼吸、心悸
長期使用可導致藥物依賴
服用注意事項:
對於噁心、嘔吐、昏昏欲睡和精神紛亂這些副作用,長期服藥後通常會產生耐受性
飲用大量水分、增加纖維的攝取和做適量運動,可有幫紓緩便秘的副作用
切勿駕駛或操作機械,因為這種藥物可能會令你感到昏昏欲睡
老年人,以及甲狀腺機能衰退、呼吸功能受損、哮喘、腎或肝功能受損、前列腺肥大、低血壓、阻塞或炎症性腸病,或重症肌無力患者慎用
急性壓抑呼吸、阻塞性氣道疾病,或具有麻痺性腸梗阻風險的患者避免使用
避免長期用藥後突然停藥

男子食止痛藥肝衰竭險死, 專家曝1事可致命:死亡率80%。
往下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