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pload_article_image

環團憂可降解塑膠與傳統塑膠混合擾亂回收 促立法監管

市面近年愈來愈多聲稱「可降解」的塑膠產品,綠惜地球高級項目主任張雅婷3月14日早上在電台節目指,團體抽查發現市面聲稱「可降解」的雨傘袋含有傳統塑膠原料,擔心這些塑膠與傳統塑膠回收會擾亂回收系統,促請政府立法列明「可降解」塑膠的定義。 

環團憂可降解塑膠與傳統塑膠混合擾亂回收 促立法監管

資料圖片

半數抽查雨傘袋印有「可回收」標誌

張雅婷表示,團體於2022年10至11月間在23個本地大型商場、工廈、銀行等收集12款聲稱「可降解」的雨傘袋,並委託化驗所化驗,結果發現全部均含傳統塑膠原料聚乙烯(PE);這批被抽查的雨傘袋當中,半數印有代表可回收的三角循環標誌,讓消費者誤以為「可降解」雨傘袋可以與傳統膠袋一同被回收。 

環團憂可降解塑膠與傳統塑膠混合擾亂回收 促立法監管

資料圖片

- 閱讀更多 -

往下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