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3年疫情,後疫情時代的精神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問題。選委界議員陳沛良15日在立法會會議提出「改善兒童和青少年精神健康」議案,建議政府推出全港精神健康藍圖,並促請政府檢視現行政策。他在會議發言時指,會議期間再發生多一宗學生墮樓自殺個案,促請政府重視及改善該問題。另一立法會議員鄧飛則提出修正案,建議政府建立整全的SEN病患者及照顧者的支援政策,並將醫務衞生局的精神健康資訊委員會升格為精神健康督導委員。鄧飛提出的修正案最終獲過半數議員贊成而通過。
陳沛良指以世衞標準,每一萬名市民便需要一名精神科醫生,惟現時本港只有427名醫生,而且多為專注處理成人專科醫療方面,非緊急個案的平均輪候中位數達64個星期,明顯不足。他建議在學生無考試、教師無評核的情況下,推廣常規心理教育課程。而有關公眾教育方面,他指現時香港仍未做到以包容、友善的態度,應對精神健康的題議,社會上仍然存在不少誤解及負面標籤。他建議政府推出全港精神健康藍圖,設立針對14至24歲青年的友普善平台及在未來設立由第三方專業團體評估申請的專項資金。
選委界鄧飛則提出修正案,指現時教育部門對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的父母支援不足,多為資訊方面的支援。他又引立法會的數據,指注意力不足兒童支援數量在兩年間增至1,000,而有需要人士逾萬人,支援方面極為不足,形容為「杯水車薪」。他建議政府建立整全的SEN病患者及照顧者的支援政策,並將目前醫務衞生局的精神健康資訊委員會升格為精神健康督導委員,制定跨部門的政策及督導措施,以資助照顧者。
工聯會的陸頌雄指網上有影片熱播,是一名小二女生在地鐵上不斷大吐苦水5分鐘,他更在發言時扮演該名女生,「好辛苦呀,唔舒服呀,點解咁辛苦日日要返學呀,唔夠瞓晨早流流要起身,同學唔鍾意我,媽咪都好似唔鍾意我」,他指小女孩與同學及母親關係的張力,像達「爆煲」的程度,如同當年的「巴士阿叔」,更引用其名言「你有壓力,我有壓力」,對小女孩的表現表示心痛。他又指近年疫情會導致學童缺乏發展機會,在情商、抗壓力方面較差。
民建聯議員林琳表示,因疫情導致青少年學生之間越加疏遠,加上青少年如遇上情緒問題較少主動和他人傾訴,認為當局在發放資訊的溝道上有所不足,應把握全港精神健康藍圖,制定兒童及青少年健康精神政策和方案。選委界議員郭玲麗舉例指,早前深夜接獲青少年求助,表示該青少年有自殺傾向,但需20日才可以與社工會面,質疑政府資源投放是否有助解決青少年精神問題。
另外,鄧飛提出的修正案最終獲過半數議員贊成而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