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逾8成業界未訂碳中和目標 生產力局將研低碳科技促轉型

社會事

逾8成業界未訂碳中和目標 生產力局將研低碳科技促轉型
社會事

逾8成業界未訂碳中和目標 生產力局將研低碳科技促轉型

2023年03月16日 16:57 最後更新:16:57

政府致力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有機構和大學合作,針對工商界及建築物相關業界進行調查,發現大部分受訪業界不熟悉「碳中和」。面對缺乏外部支持等障礙,只有不足兩成已制定具體的減碳目標,令減碳之路困難重重。機構指,會繼續協助各界跟上「碳中和」趨勢。

城市大學。資料圖片

城市大學。資料圖片

生產力促進局與城市大學能源及環境學院合作,2022年底進行問卷調查,涉及大型企業或機構及中小企,獲122個回覆。超過7成受訪業界表示不熱悉「碳中和」;近7成的受訪業界未曾進行過碳審計並沒有定期評估其溫室氣體排放。

城市大學。資料圖片

城市大學。資料圖片

減碳現況方面,超過8成受訪業界尚未就實踐「碳中和」完整地訂立目標;餘下近2成已訂立目標的受訪業界,少於一半在設定目標時有參考國際標準,或涵蓋供應鏈的溫室氣體排放。

調查發現,影響受訪業界制訂 「碳中和」目標與減碳措施的主因包括提升品牌形象、名聲及競爭力、規管要求及滿足客戶要求。其餘沒有訂立目標的受訪業界的主要阻礙包括缺乏外部支持、尚未與企業或機構之運作相關,以及意識或認知不足。

城市大學。資料圖片

城市大學。資料圖片

生產力局綠色生活與創新部總經理都永海表示,局方正積極研發全面的碳評估工具,協助不同業界掌握它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以制定合適的減碳目標;同時將提供更多能力提升和相關顧問服務,並繼續研發和激勵業界應用更多低碳科技,促進業界加快低碳轉型;亦會繼續支援企業在科研、技術,以至配對合適的資助計劃,協助各界跟上「碳中和」趨勢。

都永海(右)指會繼續協助各界跟上「碳中和」趨勢。

都永海(右)指會繼續協助各界跟上「碳中和」趨勢。

往下看更多文章

12.2生產力局《智瞻2023》論壇開鑼 聚焦經濟展望科技創新 

2022年11月29日 15:07 最後更新:15:08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的年度重點活動《智瞻2023》論壇將於12月2日於香港科學園舉行,涵蓋宏觀經濟展望及2023年十大焦點科技兩大議題,邀請多位政商及科技界名人出席。生產力局於論壇前舉行訪談會,由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及總裁畢堅文介紹論壇,並就施政報告創科政策議題作分享。在吸引龍頭企業來港落戶,以及設立智慧生產線方面,畢堅文表示,相信政府會提供不同的優惠政策給不同的公司,龍頭企業來港後自然需要尋找下游生產商,從而帶動本地中小企業。  他又表示,生產力局透過講座、資訊熱線等方式,幫助中小企對網絡安全問題,但希望做到「不與民爭利」。

香港科學園。資料圖片

香港科學園。資料圖片

特首李家超於今年施政報告創科政策提出,會聚焦吸引生命健康科技、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產業的優秀企業和人才落戶香港,目標是未來五年吸引不少於100間具潛力或代表性的創科企業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包括至少20間龍頭創科企業。另外,再工業化目標是將智能生產線,由目前約30條在五年間增加至超過130條。

李家超。資料圖片

李家超。資料圖片

陳祖恒表示,未來希望來港設立生產線的企業是能夠配合到香港優勢的企業,例如於機械人技術、生命科學、食品以及創新科技產業相關。他表示,早前自己隨香港商貿代表團訪問泰國,反應非常好,形容外國非常多期待能和香港合作。畢堅文指出,泰國商務團參觀了當地的食品加工廠,希望再工業化能夠吸引到泰國的龍頭企業來港。

陳祖恒。資料圖片

陳祖恒。資料圖片

生產力局早於2017年已與頂尖科研機構德國弗勞恩霍夫生產技術研究所(Fraunhofer IPT)及弗勞恩霍夫物流研究所(Fraunhofer IML)簽訂合作協議,合力促進兩地公司的「工業4.0」。畢堅文表示,雙方已再度聯絡,機構的負責人將於下星期來港,看是否能為生產力局牽線當地的龍頭企業。他表示相信政府會提供不同的優惠政策給不同的公司,這些龍頭企業來港後自然需要尋找下游生產商,從而帶動本地中小企業。陳祖恒表示,目前討論比較初步,但每個來港企業都要仔細瞭解其架構,從而制訂不同的優惠政策。

畢堅文表示,政府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成立已經二十年,主要目標也是針對一些中小型企業,因為很多老闆公司沒有IT部門,就會向生產力局尋求幫助,局方則透過講座、資訊熱線的方式,幫助他們盡量預防網絡攻擊的情況出現,以及在對網絡安全有疑問時,可致電24小時,並且每星期7天都待命的熱線查詢。 

陳祖恒表示,生產力局主要在網絡安全規畫上幫助中小企業,另外就是希望能整理出相關議題的最新發展趨勢,盡快通知他們,再者就是教育。他笑言,「最差就係真係出事先搵我地幫手啦」。畢堅文補充指,局方希望做到「不與民爭利」,例如涉及實質需要購買防止網絡攻擊的軟件,就需要由中小企自行規劃尋找適合供應商。

今年《智瞻2023》論壇以《經濟開新篇.科技創優勢》為題,將於下月2日於香港科學園舉行,涵蓋宏觀經濟展望及2023年十大焦點科技兩大議題,請來多位政商界名人、政產學研領袖及科技精英,以前瞻的視野就全球宏觀經濟及焦點科技分享真知灼見,預視香港企業如何利用創新科技抓緊數碼化下新經濟中的新機遇。當日兩場論壇以線上線下形式進行的,論壇旨在激發與會者的前瞻性思考,並透過講者所分享的最新趨勢及各種機遇,為未來做好準備。

生產力局的《智瞻2023》論壇將於周五(12月2日)舉行。

生產力局的《智瞻2023》論壇將於周五(12月2日)舉行。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