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萬曆三大征」有哪些戰役?使明朝不足五十年內滅亡

歷史長河

「萬曆三大征」有哪些戰役?使明朝不足五十年內滅亡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萬曆三大征」有哪些戰役?使明朝不足五十年內滅亡

2023年03月30日 10:14 最後更新:10:14

提起萬曆皇帝,大家最印象深刻的是與首輔兼帝師張居正的關係?三十年不上朝?或是《萬曆十五年》一書呢?作為明朝第十四任皇帝,萬曆帝是在位時間最長的明代皇帝,達48年之久。因此不管萬曆皇帝是否上朝,大明帝國還是歷經不少大事,包括史稱「萬曆三大征」,最終加速明代滅亡的步伐。

台灣故宮博物院藏明萬曆皇帝畫像 (網上圖片)

台灣故宮博物院藏明萬曆皇帝畫像 (網上圖片)

這也是第六屆「中國歷史校際精英問答比賽」的搶答題題目,問題是︰明朝「萬曆三大征」是指播州之役、朝鮮之役,還有哪場戰役?在未解答問題前,首先要談談入選三大征的條件為何呢?因為據史書所載,發生在萬曆年間的大戰豈止於三!比如萬曆十一年(1583年)至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的明緬戰爭,以及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與後金的薩爾滸之戰均未能入選,這是因為「萬曆三大征」之說出自時人茅瑞徵《萬曆三大征考》一書。作者以個人所知,綜合公文、案牘,記載了萬曆二十(1592年)到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間的三次戰爭,並敍述戰略、戰法得失,書後並附《寧夏總圖》、《日本總圖》、《播州總圖》。因此答案是寧夏之役。

更多相片
台灣故宮博物院藏明萬曆皇帝畫像 (網上圖片)

提起萬曆皇帝,大家最印象深刻的是與首輔兼帝師張居正的關係?三十年不上朝?或是《萬曆十五年》一書呢?作為明朝第十四任皇帝,萬曆帝是在位時間最長的明代皇帝,達48年之久。因此不管萬曆皇帝是否上朝,大明帝國還是歷經不少大事,包括史稱「萬曆三大征」,最終加速明代滅亡的步伐。

《萬曆三大征考》(網上圖片)

這也是第六屆「中國歷史校際精英問答比賽」的搶答題題目,問題是︰明朝「萬曆三大征」是指播州之役、朝鮮之役,還有哪場戰役?在未解答問題前,首先要談談入選三大征的條件為何呢?因為據史書所載,發生在萬曆年間的大戰豈止於三!比如萬曆十一年(1583年)至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的明緬戰爭,以及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與後金的薩爾滸之戰均未能入選,這是因為「萬曆三大征」之說出自時人茅瑞徵《萬曆三大征考》一書。作者以個人所知,綜合公文、案牘,記載了萬曆二十(1592年)到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間的三次戰爭,並敍述戰略、戰法得失,書後並附《寧夏總圖》、《日本總圖》、《播州總圖》。因此答案是寧夏之役。

荷蘭地理學家約道庫斯•洪第烏斯編制的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明朝版圖。(網上圖片)

「萬曆三大征」以寧夏之役以首,又稱寧夏兵變或哱拜之亂,可見事件的主角包括寧夏、兵變及哱拜三個元素在內。寧夏是明代邊陲九個軍事重鎮之一,主要是防禦蒙古族人。事件的主角哱拜原為蒙古韃靼人人,明嘉靖年間因得罪酋長,父兄被殺,他投了明軍。萬曆十七年(1589年),被提為副總兵。

倭寇盔甲。此盔甲製造日期為「正平六年十二月一日」,相當於元至正十一 年(西元 1351 年)。(網上圖片)

萬曆二十(1592年),哱拜與他的兒子承恩、義子哱雲及土文秀等人發動叛亂。四月,朝廷以李如松為寧夏總兵,同時派遣麻貴馳援平叛軍隊。同時,在總督葉夢熊的統帥下,叛軍被重重包圍在寧夏城中,並決水灌城。最終,哱拜自殺,其餘人悉數被擒,這場為期數月的叛亂以明朝的勝利而終結。

明代持盾武士俑 (網上圖片)

第二大征也是發現在萬曆二十年(1592年),也是歷史上有名的中日朝鮮之役。那年日本在豐臣秀吉的精心策劃下,以小西行長為統帥,傾全國之力侵略朝鮮。萬曆皇帝以李如松為統帥,在平壤戰役中大敗日軍,接著又連續數次擊敗日軍。最終,在雙方議和下進入短暫的休戰期。

明代紅夷大炮 (網上圖片)

最後的播州之役發生在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與大明關係惡化的播州土司楊應龍發動叛亂,萬曆皇帝以李化龍為統帥,總督四川、湖廣、貴州三省軍務,圍剿楊應龍。與此同時,楊應龍大規模進攻四川企圖打開戰略上的不利局面,獲取戰爭主動權。李化龍看穿了楊應龍的企圖,於是佔領湖廣和貴州的要道,企圖切斷楊應龍和苗人的聯繫。

滿族入關前的重要秘籍-滿文原檔。(網上圖片)

就「萬曆三大征」來看,除了中日朝鮮之役外,其餘兩戰名氣並不算大。再從明末真正有威脅的,還是滿清之興起,以及本土出現之民變,蒙古及日本的威脅其實並不大。「萬曆三大征」對明室帶來最大的影響,即為明室帶來龐大的軍費開支。據《明史》所載:「寧夏用兵,費帑金二百餘萬。其冬,朝鮮用兵,首尾八年,費帑金七百餘萬。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費帑金二三百萬。三大征踵接,國用大匱」。又卷百二十三《王德完傳》:「近歲寧夏用兵,費百八十餘萬;朝鮮之役,七百八十餘萬;播州之役,二百餘萬」。據此可以粗略統計出這八年間國家的軍事開支高達一千一百六十餘萬兩白銀。

《萬曆三大征考》(網上圖片)

《萬曆三大征考》(網上圖片)

「萬曆三大征」以寧夏之役以首,又稱寧夏兵變或哱拜之亂,可見事件的主角包括寧夏、兵變及哱拜三個元素在內。寧夏是明代邊陲九個軍事重鎮之一,主要是防禦蒙古族人。事件的主角哱拜原為蒙古韃靼人人,明嘉靖年間因得罪酋長,父兄被殺,他投了明軍。萬曆十七年(1589年),被提為副總兵。

荷蘭地理學家約道庫斯•洪第烏斯編制的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明朝版圖。(網上圖片)

荷蘭地理學家約道庫斯•洪第烏斯編制的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明朝版圖。(網上圖片)

萬曆二十(1592年),哱拜與他的兒子承恩、義子哱雲及土文秀等人發動叛亂。四月,朝廷以李如松為寧夏總兵,同時派遣麻貴馳援平叛軍隊。同時,在總督葉夢熊的統帥下,叛軍被重重包圍在寧夏城中,並決水灌城。最終,哱拜自殺,其餘人悉數被擒,這場為期數月的叛亂以明朝的勝利而終結。

倭寇盔甲。此盔甲製造日期為「正平六年十二月一日」,相當於元至正十一 年(西元 1351 年)。(網上圖片)

倭寇盔甲。此盔甲製造日期為「正平六年十二月一日」,相當於元至正十一 年(西元 1351 年)。(網上圖片)

第二大征也是發現在萬曆二十年(1592年),也是歷史上有名的中日朝鮮之役。那年日本在豐臣秀吉的精心策劃下,以小西行長為統帥,傾全國之力侵略朝鮮。萬曆皇帝以李如松為統帥,在平壤戰役中大敗日軍,接著又連續數次擊敗日軍。最終,在雙方議和下進入短暫的休戰期。

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日軍以李宗成事件為由再次進攻朝鮮,同時使用反間計使得李舜臣下獄,日軍勢如破竹。而明朝方面以麻貴為總兵,抗擊日軍,並在稷山、蔚山取得大捷。最終在鳴梁海戰重創了日軍,與此同時豐臣秀吉去世,日軍士氣受挫。最終,朝鮮之戰以明軍的勝利而告終。

明代持盾武士俑 (網上圖片)

明代持盾武士俑 (網上圖片)

最後的播州之役發生在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與大明關係惡化的播州土司楊應龍發動叛亂,萬曆皇帝以李化龍為統帥,總督四川、湖廣、貴州三省軍務,圍剿楊應龍。與此同時,楊應龍大規模進攻四川企圖打開戰略上的不利局面,獲取戰爭主動權。李化龍看穿了楊應龍的企圖,於是佔領湖廣和貴州的要道,企圖切斷楊應龍和苗人的聯繫。

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明軍在李化龍指揮下,兵分八路,大軍勢如破竹,尤其是劉綎部最為驍勇善戰。不久,明軍攻破婁山關,楊應龍退守海龍屯。最終海龍屯被攻破,楊應龍自殺,這場播州之亂得以平息。

明代紅夷大炮 (網上圖片)

明代紅夷大炮 (網上圖片)

就「萬曆三大征」來看,除了中日朝鮮之役外,其餘兩戰名氣並不算大。再從明末真正有威脅的,還是滿清之興起,以及本土出現之民變,蒙古及日本的威脅其實並不大。「萬曆三大征」對明室帶來最大的影響,即為明室帶來龐大的軍費開支。據《明史》所載:「寧夏用兵,費帑金二百餘萬。其冬,朝鮮用兵,首尾八年,費帑金七百餘萬。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費帑金二三百萬。三大征踵接,國用大匱」。又卷百二十三《王德完傳》:「近歲寧夏用兵,費百八十餘萬;朝鮮之役,七百八十餘萬;播州之役,二百餘萬」。據此可以粗略統計出這八年間國家的軍事開支高達一千一百六十餘萬兩白銀。

滿族入關前的重要秘籍-滿文原檔。(網上圖片)

滿族入關前的重要秘籍-滿文原檔。(網上圖片)

雖然如此,但「萬曆三大征」並未直接導致明室走向滅亡,因為那時滿清尚未成氣候,未能真正威脅明室。只是萬曆帝的繼位者並非有為之主,明光宗短命,其後的明熹宗及崇禎宗就更不用說了。按明亡於崇禎十七年(1644年),距離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僅44年,不足50年。可以說「萬曆三大征」種下了明亡的禍根,但繼位者皆為無能之輩,反之滿清繼位者都是有為之主,最終成功取得中國之政權。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璪作畫「雙管齊下」 山水松石驚艷眾人

2024年03月25日 20:00 最後更新:11:31

「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唐代朱景玄所寫的《唐朝名畫錄》,在卷九十七有提及:「惟松樹特出古今,能用筆法。嘗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枝。」

唐代畫家張璪不但擅長文學,其畫技還十分高超。當朝宰相劉晏很欣賞他的畫,還特意邀請他去京城,舉薦他擔任檢校祠部一職。可是後來張璪因事獲罪,被相繼貶為衡州司馬以及忠州司馬。由於張璪在官場上鬱鬱不得志,以至於他把更多的心思和時間都放在畫畫上。他山水松石畫中激越的筆勢、颯爽英姿吸引了時人的目光,甚至連當時有名的畫家畢宏都問他到底師從何人。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善畫山水,尤精松石。雖然他的技法受到王維水墨畫的影響,但他也有自己獨創的技法和風格。因為他的松石畫常常透露出獨特的意象,所以總是引起京中的猜畫風潮。每當畫成,人們都會爭相搶購。

建中三年,張璪作畫於長安。聽說當時張璪手執兩筆,同時作畫。更人驚訝的是,兩支筆可以畫出不同的景象。一支畫出鮮活的松枝,另一支畫出幹枯的樹幹,氣勢超然。要是張璪畫到得意之處,更是會以手醮色,直接揮塗。可別小看張璪的指畫,他可以單憑手指就把山石的凝重,泉水的徑流,表現得活靈活現。凡是看過他作畫的人,沒有一個不佩服他那雙管齊下的本事,甚至後來王默的「腳蹙手抹」也是受到張璪指畫的啟示。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面對畢宏的提問,張璪僅回答了一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當中的「造化」指的就是大自然,「心源」也即作者的內心感悟,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大自然是藝術的根源,而畫師們就該師法自然。可是自然之美能不能轉換成藝術之美,還是得看藝術家的內心情思和作畫構設。張璪的這句話是中國美學史上「師造化」理論的代表性言論。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成語中的「管」字其實就是筆的意思,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後比喻做事同時兩個方面進行或同時使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