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黎智英帶公民黨走上末路 政海沉淪始於一場「激進鬧劇」

博客文章

黎智英帶公民黨走上末路 政海沉淪始於一場「激進鬧劇」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黎智英帶公民黨走上末路 政海沉淪始於一場「激進鬧劇」

2023年05月29日 18:20 最後更新:18:31

看着公民黨由風光一時,如今慘淡瓦解,深有「是非成敗轉頭空」之慨。該黨由一批「藍血」精英組成,大多數是自覺智力高人一等的大狀,最初以温和、理性、專業自居,激進主義非他們那杯茶,為甚麼最後會走上激進之路,並與阿爺對尖銳對立?我回望了它的歷程,其中轉折點之一,是2009年至2010年的立法會「五區總辭、全民起義」,而當時引領他走上這條不歸路的,正是黎智英。

公民黨參與「五區總辭、全民公投」,是走上激進路線的轉折點之一,背後有黎智英的影子。

公民黨參與「五區總辭、全民公投」,是走上激進路線的轉折點之一,背後有黎智英的影子。

當年「五區總辭」的想法,最初由激進派「社民連」的旗手黃毓民提出,目標是推動5區泛民直選議員辭職,讓市民用投票方式作「表決」,如議員在高投票率下勝出,泛民便可挾強大民意,要求特區政府和中央加快政改步伐。

毓民那時以盟主姿態,製造壓力促民主黨和公民黨參與,齊齊演出這齣「總辭大戲」。初時,公民黨個別核心成員其實有保留,黨魁余若薇就直指此行動「過激」。民主黨曾經一度積極考慮,但其後元老司徒華越睇越唔妥,覺得社民連想搶奪泛民領導地位,立心不良,背後亦有其他人抱着複雜動機,所以他公開提出反對。

據華叔生前憶述,有一天中午,支持「五區總辭」的李柱銘,約他到黎智英大宅吃午飯,席上除黎智英外,還有陳方安生和李鵬飛。李和黎都勸華叔支持這行動,但他即場拒絕了,午宴不歡而散。

李柱銘是黎智英的「死檔」,也與華叔一齊創立民主黨,很明顯是黎智英「講掂」了馬丁(李的洋名),由他出面游說華叔,其實背後主腦是黎自己。此外,李柱銘表面上是民主黨大佬,但因他是資深大律師,與「大狀黨」關係更密,對該黨決策有一定影響力。

當時陳方安生與公民黨連繫亦甚深,而她與黎智英是「知交」,乃公開秘密,她大力說服該黨參加「五區總辭」,可想而知。

公民黨在背後受到這幾位猛人游說,加上公民黨內部激進勢力亦冒起,該黨改變了立埸,終於與社民連坐上同一戰車,更在報章刋出全版廣告,高調宣布齊齊打這場仗,並用了十分火辣的口號「五區公投、全民起義」,而余若薇也知「革命」色彩太濃,聲稱「起義」非為推翻政府,雖然如此,公民黨已沾上了激進的顏色,其後索性以這顏色討選票,不能自拔。

這次「全民公投」,最後投票率只得17.1%,與超過一半的目標相差甚遠,可說草草收場,成為一場「鬧劇」,但公民黨和社民連都不肯承認失敗,之後更越玩越癲。

黎智英其後繼續不時與余若薇、陳方安生和李柱銘共商「改革」大業,不但在思想路綫上加以熏陶,還提供金錢資助。為支持「五區總辭」,他給公民黨和社民連辭職再選的立會議員,每人捐款100萬元。在2006至2011年間,他捐給民主黨和公民黨的錢,達到2000萬元。這種金錢捐助一直維持到2014年佔中前後。

李柱銘與黎智英都支持「全民起義」,並說服公民黨黨魁余若薇齊上戰車,令該黨走上不歸路。

李柱銘與黎智英都支持「全民起義」,並說服公民黨黨魁余若薇齊上戰車,令該黨走上不歸路。

公民黨當年中了激進主義的毒,轉舉「全民起義」的旗幟,有種種內外原因,但背後明顯有黎智英的影子,而它最後也與民主黨的命運一樣,被帶上一條黑路。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公民黨

出得嚟行,預咗要還,35+顛覆案4名泛民成員已「還晒」,今日刑滿出獄,包括毛孟靜、郭家麒、譚文豪和范國威,他們離開監房時極度低調,連面也不露,更無激昂發言,與當年意氣風發大不相同。法律界朋友同我講,四人得以首批甩難,皆因「醒」得夠快,特別是「公民黨二子」郭家麒和譚文豪,早在被捕之初,就與另一子楊岳橋齊齊夾好搶閘認罪,甚至舉手想做控方證人「金手指」,因而成功爭取到減刑。

公民黨三子被捕後搶閘認衰,甚至欲做「金手指」,因醒得快,也好世界,其中兩人郭家麒(右)和譚文豪(左)今日出監,成為首批「還清」放監的35+顛覆案被告。

公民黨三子被捕後搶閘認衰,甚至欲做「金手指」,因醒得快,也好世界,其中兩人郭家麒(右)和譚文豪(左)今日出監,成為首批「還清」放監的35+顛覆案被告。

我問朋友,既然楊岳橋也已坦然認錯,為什麼未能與其他兩人齊齊放監?他說,有時做人要威威水水,是要付代價的,楊岳橋過往有兩件事引以為傲,卻累他減刑少於兩黨友,要「再坐一會」,古語說「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真係冇講錯。至於民主黨大佬胡志偉、尹兆堅等,將是下一批放監的被告,聞說他們已準備出獄後將移居外國,與香港政治是非圈講拜拜。

這位知情朋友透露,由於「公民黨三子」是專業人士出身的斯文政客,始終與激進抗爭派不同,所以被捕候審之初,就忽然紥醒,急急設法爭取減刑,當時他們密密溝通,達成共識,决定一齊認罪。他們更放出訊息,表示有意擔任控方證人,希望刑期減多些,但控方那時已有「金手指」人選,故最後沒向「三子」招手。

「三子」落口供時,都說因當時民間氣氛強烈,才被帶動參加初選,楊岳橋更表示自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意即做傻事只是為勢所迫,一句話:我錯了。他們一早認衰,其後又向法官七情上面求情,例如譚文豪說自己看不清楚「紅綫」,深感悔疚,並向中央和各界道歉。如此真誠悔過,對他們獲減刑大有幫助。

我問法律界朋友,「三子」之一楊岳橋同樣一早認罪,為何不能與兩黨友一起步出監房?朋友指有兩個原因:1是楊岳橋是律師,不能與另外兩人那樣,用「對法律無知」為理由求情,所以法官少扣減他幾個月;2是楊岳橋被捕時,位居公民黨黨魁,屬於「大佬」級,而他初選的策劃過程中,角色比「二子」吃重,故他的刑期也較長,以囚8年為起點計,估計要多坐約1年才可放監。

「三子」之一楊岳橋,因兩件威水事,累他「再坐一會」,明年才可出獄。

「三子」之一楊岳橋,因兩件威水事,累他「再坐一會」,明年才可出獄。

至於民主黨大佬胡志偉和尹兆堅,法律界朋友說,他們雖然也認了罪,但因求情理由已在其他控罪的審訊中用過,不能在35+顛覆案中再用,所以刑期比今日放監的4人長3個多月,稍後便可重獲自由。據聞他們已準備出獄後移居外國,部分家人已做了先頭部隊,到時將揮一揮衣袖,離別香港政圈,步上人生另一階段。

朋友說,最惨是民主黨的黃碧雲,她言行並不激進,在初選的參與也有限,本來刑期與今日放監的4人差不多。不過她「計錯了數」,以為其控罪可以打甩,所以選擇了不認罪,若非如此,以其判刑6年半計,扣減三分一後,約坐4年半便刑滿,幾個月後就可出獄了。

不論如何,今日首批被告放監,可說是35+顛覆案「終結篇」的開始,眾人陸續夢醒之後,希望能與過去的荒謬時代徹底决裂,重過新生。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