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弘揚大愛 推動器官捐贈

博客文章

弘揚大愛 推動器官捐贈
博客文章

弘揚大愛 推動器官捐贈

2023年06月03日 07:00 最後更新:21:07

近日有關中港跨境器官捐贈的討論鬧得沸沸揚揚,我一直注意相關新聞和討論,只感到許多資訊都很混亂,網上散播煽動言論者要嚴肅處理,另一方面港府也要清楚向市民解說,提高整體機制的透明度。

港府一直以來竭力推動器官捐贈。

港府一直以來竭力推動器官捐贈。

事情由去年底一名在港四個月大女嬰接受心臟移植開始,她需要接受心臟移植卻久尋不獲,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COTRS)成功為她配對逝世幼兒捐獻心臟。現在健康成長,中港因而商議成立跨境器官捐贈機制,增加兩地病者獲得合適器官的機會,不料網上出現呼籲刪除器官捐贈登記的言論,取消登記數字飆升,半數更是從未登記過。

首先,器官捐贈是拯救人命的事情,當人不幸身亡時,將身上良好器官以無償的方式,捐贈給急需器官移植的病者,改善等待器官移植病者的生活品質,這是一種大愛情操,更是尊重生命的表現。

然而,在跨境安排許多細節未明朗的情況下,就容易讓有心人有機可乘,趁機煽動,明白現時中港仍在商討階段,機制未訂立,難有太多資訊可透露,不過港府也許可從公關角度入手,多解說內地及香港器官捐贈制度及捐贈情況,不少人對內地器官捐贈存在疑問,其實內地十多年來已訂定多項法規,包括2011年開始運行的COTRS;由國家衛健委領導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分配系統載有詳細的捐贈者和受贈者的資料,有層層法規和機制,嚴禁系統外擅自分配和買賣器官。

以往也曾有香港向內地尋求可捐贈器官的個案,2016年一位中大學生患上心肌炎,曾向內地尋求心臟移植,由於種種原因無法順利進行。本港過往亦曾進行器官跨境移植,2016年東區醫院一名病人離世,本港就曾向台灣捐贈肝臟。

市民參與器官捐贈是自願行為,若是發表煽動言論,本身沒有登記又取消,港府要進一步調查和執法,而港府也應清楚解釋,怎樣才算犯法,否則將大大影響日後器官捐贈登記。港府最近讓市民透過「智方便」查閱自己的捐贈登記,提高透明度,是正確的一步。

中港器官移植合作對兩地均有好處,事實上,在四個月大女嬰個案中,受益的是港人。無論如何,機制若建立,內地和香港的病者都受惠,在同一天空下,大家都是中國人,跨境器官捐贈的目標,值得各方努力達成。此外,器官的保存和運送也要精密設計,目前內地已有恆常器官運輸綠色通道,相信不難把香港銜接上。

傳統華人文化講究「留全屍」,現今醫學進步,移植成功個案比比皆是,經過多年努力終營造到捐贈器官氛圍,器官捐贈關乎拯救生命,健康生命大於一切,盼各方不要把問題有目的地政治化,希望跨境器官捐贈機制能順利建立。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劉興華




太平人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冀施政報告提良方搞活金融市場

2023年09月23日 07:00 最後更新:14:46

港股成交淡靜,日均成交不超過1000億元,政府要成立專責小組研究如何提高股市成交,不過,可能現行政策稍作調整,也有助成交,冀望下月特首公布施政報告,提出對投資者友善的政策,刺激資金回流香港。

今年開始,人人把資金放進銀行做定期,投資股市大減,這一方面是由於美國加息,內地經濟疫後復甦未如預期,及中美交惡,這都令港股表現欠理想,不過,減印花稅屬全世界大勢所趨,內地今年8月調低了股票印花稅,美國證交會2021年把股票買賣相關費率調低。

港股2021年8月1日把股票印花稅由0.1%加至0.13%,因雙邊徵收,總稅率0.26%,成為全球「第三貴」的股票市場。當時港府庫房赤字逾千億港元,難以開源,於是向股市打主意,對於普通散戶,印花稅可能只是一百幾十元,不過,對於每次交易以億元計的機構投資者來說則不小,尤其近年高頻交易盛行,印花稅率成為機構投資者是否參與市場的考慮。港股多內地企業上市,若同一股票在香港買入成本較在內地貴,對港股的受歡迎程度自然有影響,短期來說,調低印花稅相信有助提升高頻交易活躍度,對提高成交有正面影響。

新股招股也是出奇淡靜,令人擔憂香港是否已失去新股招股(IPO)集資王的寶座,當然淡市之中,IPO會減少,不過港交所早前提高主板上市門檻,或會成為新股上市的障礙,港交所年將主板盈利規定調高60%,等同盈利總和8000萬港元,港交所主板上市企業在3年營業紀錄期的股東應佔盈利,必須最近一個財政年度不低於3500萬元﹔前兩個財政年度累計不低於4500萬元。提高門檻相信是為了提高上市公司質素,但也阻礙了新股的上市。

港交所稱若中小企業因為盈利未達到主板要求,可尋求創業板上市,問題是創業板被視為「廢墟」,已長期無新股上市,創業板指數屢創新低,因為提高主板上市要求後,創板股份要轉主板難度大增,令創板乏人問津,事實上,創板也曾出過焦點公司,例如成功轉主板的非凡中國,及Saas概念的中國有贊,市值一度超越百億,也有多家經營實業的公司,然而轉主板難,也就減低創板上市的吸引力,連帶主板上市公司也減少,港交所宜度橋改革創業板的現狀。

當局宜制訂對投資者友善政策,吸引資金流入。

當局宜制訂對投資者友善政策,吸引資金流入。

1993年青島啤酒成為首家來港掛牌的H股,其後H股成為港股生力軍,吸引環球資金來港,大牛市時一日成交曾接近3000億元,雖然現在宏觀和市場環境都與當時不同,內地實力企業上市亦已七七八八,加上加息和地緣政治等因素,不利投資,但儘管如此,當局也應想想辦法,開闢其他路徑,吸引其他地區公司來港上市,和環球資金來港投資。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李細燕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