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盧寵茂聽王菲《如願》感觸大 對家人深情告白 最念換心B芷希

博客文章

盧寵茂聽王菲《如願》感觸大 對家人深情告白 最念換心B芷希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盧寵茂聽王菲《如願》感觸大 對家人深情告白 最念換心B芷希

2023年08月21日 19:14 最後更新:19:25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外號「鐵醫」,顧名思義,可知他打得、捱得,鐵一般硬,其實他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他昨天上港台《舊日的足跡》訪談節目,除了評論公院醫生流失的問題,還情深款款地談到太太、子女和已故的父親,以至成功換心的女嬰芷希,說年前在深圳工作時細聽王菲的《如願》,令他感觸很大。

盧寵茂陪伴太太和兒女的時間不多,幸得到太太(右2)諒解,恩愛不減,也珍惜與兒女相聚的時光,而王菲的《如願》令他感觸很大。他在《舊日的足跡》訪問中,對家人作深情告白。

盧寵茂陪伴太太和兒女的時間不多,幸得到太太(右2)諒解,恩愛不減,也珍惜與兒女相聚的時光,而王菲的《如願》令他感觸很大。他在《舊日的足跡》訪問中,對家人作深情告白。

盧寵茂是名醫,太太則是在金融界響噹噹的banker,現時是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聯席主管,兩人雖屬不同專業,盧寵茂又曾長期在深圳工作,聚少離多,但夫妻恩愛不減。

主持淑梅姐問他,兩人的「愛情故事」是怎樣開始的?他過往很少談此事,今次卻娓娓道來,說他們是在港大讀書時認識的,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當時兩人剛好同住於聖若翰堂宿舍,他是醫科生,因中學讀「和尚寺」男校皇仁,入港大後才識到女仔。機緣巧合,兩人在宿舍一次迎新營中,被安排拍擋做司儀,雖然未即刻開始拍拖,但覺得彼此很投契,也種下了愛情的種子。

做外科醫生的工作時間很長,陪家人不多,盧寵茂記得囝囝小時候用積木砌了一間屋,屋裏只有媽咪和他,囝囝說因為爸爸時常返工,終日都不在家。他也明白太太與子女的感受,要維繫夫妻感情,彼此之間的諒解是非常重要的。「太太知道我的工作,如果(夫妻關係)從完全不認識開始,就好難接受了。」

他憶述當年在深圳港大醫院做院長時,遇上疫情要隔離,長期不能回港,每次返家只待幾天,雖然太太沒將怨言講出囗,但他知道她內心一定不好受,「所以我真的好感激太太。」

他與子女相處的時間也不多,所以好珍惜任何與太太和孩子一起的時光。他記得囡囡在英國留學時,假期返港短聚,因時差睡不着,深夜把他叫醒,兩父女去灣仔茶餐廳吃魚蛋粉。有一次,他在午夜時份駕車與囡囡上大帽山兜風,在黑夜中看看遠景,十分之開心。他說人生是一個過程,過了就沒有了。

他說在深圳工作期間,晚上經常聽香港的電台,例如區瑞強和「音樂情人」鄭子誠。記得2021年內地有一個系列電影,其中一套是《我和我的父輩》,主題曲是王菲唱的《如願》。他很喜歡這首歌的歌詞,自己以兒子和父親的兩個身份去感受。其中一句「我也將見你未見的世界,寫你未寫的詩篇」,像是唱給巳故的爸爸聽的;另一句「你的手我蹣跚在牽,請帶我去明天」,則像是新一代對他講的話。

盧寵茂特別惦念8個月前換心的BB女芷希,最想把《如願》送給她。他說上月去探芷希時,把她抱在懷中,感覺到她的心跳動。

盧寵茂特別惦念8個月前換心的BB女芷希,最想把《如願》送給她。他說上月去探芷希時,把她抱在懷中,感覺到她的心跳動。

他希望把這首歌送給自己的父親、老師和我們的下一代。而他最想送給一個人,就是8個月前成功換心的BB女芷希;他上月去兒童醫院探她時,把她抱在懷中,感覺到她的心跳,似在唱着《如願》給他聽。

芷希4個月大時,出現急性心衰竭,幸好獲得內地捐贈的心臟,成功換心,早前已不用再打強心藥,搬到了普通病房,正健康成長。盧寵茂7月底特別去探望,見她眼仔碌碌,大家相望時,王菲那句「你的手蹣跚在牽,請帶我去明天」,又在他腦際縈繞。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盧寵茂

隨着「時代革命」大勢已去,曾經意氣風發的組織,亦掀起解散潮,繼公民黨之後,民主黨正進入終結倒數,而記者協會等也徘徊於生死之間。料不到的是,連遠在英國的「黄友」組織,同樣逃不了散檔的厄運,由羅冠聰等一眾搞手成立的「香港協會」,已通知英國公司註冊處,該會已正式解散,據黃媒報道,其「死因」是籌款困難,水源乾涸。由此可見兩點,1是BNO港人生活拮据,沒錢捐獻;2是當中的「黄友」,包括搞手,多意興闌珊,鬥志愈來愈低沉。

「香港協會」的核心成員除了羅冠聰,還有反修例動亂後避走英國的「黄色社工」王惠芬(樂融會創辦人),該會成立之初,本想大搞社區文化活動,如香港電影節等,以凝聚居英的「黄友」,以保存當年的抗爭精神。不過,搞了兩年多之後,他們終於過不了「五行欠水」的一關。

王惠芬同「黄媒」講,該會解散與政治無關,英國政府沒施加政治壓力,港府亦影響不到這邊,主要原因是經費不足,「籌款真係難」。

黄媒《追新聞》報道,羅冠聰証實移英港人「黃底」組織「香港協會」解散,創辦人王蕙芬承認籌款困難,非關政治壓力。

黄媒《追新聞》報道,羅冠聰証實移英港人「黃底」組織「香港協會」解散,創辦人王蕙芬承認籌款困難,非關政治壓力。

我都好相信其「死因」是缺水,現在移英港人生活擔子愈來愈重,要「擠」出餘錢作捐献,實在很難,這從有關報道下的fb留言可見一二:Tim君說,其實好多在英港人都生活困難。交租、食物、水電煤都已經用晒啲錢;Rocky就話,香港人最善忘,尤其是班BNO VISA班窮L,個個在英國要節衣縮食;Moon Sin則說,一樣嘢好現實,去到英國,只為自己的生活而活!這些留言都反映不少BNO港人的實況和心態,除了冇乜錢可捐,心態上亦先「自己顧自己」,當年的激情已所餘無幾。

移英港人除了生活壓力大,捐款意欲低,也對政治愈來愈冷淡,故亂港派搞的活動參加人數愈來愈少。

移英港人除了生活壓力大,捐款意欲低,也對政治愈來愈冷淡,故亂港派搞的活動參加人數愈來愈少。

除了水源不繼,另一個致命傷,是搞手都失了鬥志。羅冠聰回答黃媒查詢時說,核心成員來到英國後漸漸各有發展,王惠芬亦承認,3名董事已各走各路,所以決定將個會解散。

最近羅冠聰接受《劍橋學生報》專訪,也流露出這種低沉情緒。他承認,已接受自己的影響力正下降,說「政治是在地的,社會運動也是由那些直接受壓迫的人推動」,意思是,他長居英國之後,對香港再沒有什麼可做,也影響不了什麼。

雖然移英的亂港派氣勢漸盡,但一批狂熱分子尚未死心,仍想延續這個party ,他們明天便在倫敦舊皇家鑄幣廠外聚集,再搞一場示威「大龍鳳」,反對中國駐英大使館擴建計劃。

不過,隨着移英港人給生活壓得喘不過氣,對政治已愈來愈心淡,搞手們已難再搞出什麼大騷,來來去去都是同一班人完晒,但求自high而已。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