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對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已絕食21日,尹鍚悅政府希望將李在明拘捕,然後強逼他進食。
絕食抗議中的李在明周三(9月20日)在臉書上回應,要逼停政府駕駛的「獨裁火車頭」。
點擊看圖輯
韓國對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已絕食21日,尹鍚悅政府希望將李在明拘捕,然後強逼他進食。
8月31日起,李在明在南韓國會大廈前搭起帳篷靜坐抗議。他把矛頭直指尹錫悅政府的內政外交政策:指總統應為「破壞民生和民主」向國民道歉、徹底改組內閣、反對日本排放核汙染水。
連日來,李在明的絕食鬥爭以及韓國朝野圍繞他的激烈爭論,讓李在明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人物,越來越多人留意到,他的出身情節如韓劇那樣,是一個窮家小子變身人權律師的故事。
沒能在學校讀書的他,依舊通過了韓國高考。1982年,李在明考入中央大學法學院,1986年畢業後,他通過司法考試,並受前總統、當時的釜山人權律師盧武鉉啓發,走上了人權律師的道路。
1989年,李在明的律師事務所在城南市開張,主要為勞動、人權案件辯護,並開始投身市民運動。
9月18日,絕食19日的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因健康狀況惡化被送醫救治。
8月31日起,李在明在南韓國會大廈前搭起帳篷靜坐抗議。他把矛頭直指尹錫悅政府的內政外交政策:指總統應為「破壞民生和民主」向國民道歉、徹底改組內閣、反對日本排放核汙染水。
據韓國紐西斯通訊社9月20日報道,住院的李在明身體狀況好轉。負責治療的首爾中浪區綠色醫院表示,李在明仍然拒絕進食,醫院方面在盡力勸說。院方已經給李在明靜脈注射營養劑和藥物治療。
李在明。
連日來,李在明的絕食鬥爭以及韓國朝野圍繞他的激烈爭論,讓李在明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人物,越來越多人留意到,他的出身情節如韓劇那樣,是一個窮家小子變身人權律師的故事。
1964年,李在明出生於慶尚北道安東市一個貧農家庭,在五男兩女中排行老五。韓媒報道稱,與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有錢人家小孩相比,李在明說自己連最低等級的「土匙」都夠不上,根本沒有匙子。
李在明小學畢業後,跟著家人搬到京畿道城南市。由於家境貧寒,他沒能繼續上中學,成為一名在工廠打工的「少年工」,期間他還遭遇一場意外,左臂落得終身殘疾。
少年打工時期的李在明。
沒能在學校讀書的他,依舊通過了韓國高考。1982年,李在明考入中央大學法學院,1986年畢業後,他通過司法考試,並受前總統、當時的釜山人權律師盧武鉉啓發,走上了人權律師的道路。
1989年從司法研修院畢業的李在明與母親的合照。
1989年,李在明的律師事務所在城南市開張,主要為勞動、人權案件辯護,並開始投身市民運動。
但2004年推進設立城南市立醫院無果一事,讓他意識到「僅靠社會運動無法改變世界」,並成為其踏入政壇的契機。
不過仕途並非一帆風順,他在2006年城南市長選舉和2008年的城南市議員選舉中均以失敗告終。轉機發生在2010年,李在明當選城南市市長,正式開啓政治生涯。然而,他一上任面對的是上屆政府留下的爛攤子——近7000億韓元(約合40.6億港元)的債務。李在明用不到4年的時間,在2013年底還清所有債務,並重建財政,成功在2014年獲得連任。
2016年,總統朴槿惠的好友崔順實「干政」事件曝光,李在明對此發表言辭激烈的街頭演說,成為韓國政壇中要求總統朴槿惠辭職「第一人」。「我將成為大韓民國第一個工人出身的總統!」2017年,李在明喊著這一口號,以「黑馬」姿態向總統寶座發起衝擊。雖然在黨內落敗,但李在明的直爽言論在韓國受到歡迎。
2018年,李在明沒有繼續連任城南市長,而是將目光瞄准京畿道知事,最終以壓倒性的得票率獲勝。2021年10月,李在明成為執政黨總統候選人,但最終還是沒能打破「京畿道知事是總統候選人墳墓」的魔咒,以微弱劣勢輸給尹錫悅。
2021年10月10日,在首爾奧林匹克公園SK手球體育場,時任韓國京畿道知事李在明在發表當選執政黨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感言前雙手豎起大拇指致意。
韓國檢方日前以涉嫌瀆職罪和受賄罪為由提請法院批捕李在明,總統尹錫悅19日予以批准。韓國《國會法》規定,國會議員任內享有豁免權,只有國會同意後,法院才會進行逮捕。
李在明不止一次以激烈的方式進行政治鬥爭。2016年,時任城南市市長的李在明在推行福利新政時,遭到時任總統朴槿惠反對。面對朴槿惠的反制手段,李在明試圖絕食抗議。在他絕食10天後以失敗告終。如今,年近60歲的李在明再次絕食,要和尹錫悅政府惡鬥到底。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距離2024年美國大選還有將近一年時間,美國總統拜登與「老對手」特朗普之間的口水戰卻已愈演愈烈。
當地時間5日,拜登在馬薩諸塞州韋斯頓舉行的2024年大選籌款活動上表示,如果他的共和黨對手特朗普不尋求再次競選總統,他也不確定明年是否還會尋求連任。拜登此番言論一出,便被美媒解讀為,特朗普是其競選連任的明確動力。有分析指出,拜登將自己視為民主黨內擊敗特朗普的最佳人選,但這也引出一個問題,如果特朗普不是共和黨提名人怎麼辦?這是否意味拜登將重新考慮競選決定?
AP圖片
當天晚些時候,拜登競選團隊試圖對上述言論淡化處理,強調拜登一直將特朗普視為「國家民主的威脅」。拜登也在隨後被記者問及「如果特朗普退出,你是否會退出」時,答道「目前不會退出」。
《北京日報》旗下微信公眾號「長安街知事」注意到,此種針鋒相對的時刻,特朗普不會輕易錯過。當日,特朗普受訪時對拜登的表述做出回應。
「我覺得有人讓他挑起新話題,他們認為這個話題聽起來不錯。」特朗普表示,他個人認為拜登並不會在11個月後,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因為「他的身體條件不允許」,並稱「拜登精神狀況也一樣糟糕,甚至比身體更糟。」
最近幾周,拜登加大對特朗普的抨擊力度,有時甚至點名批評這位前總統。他攻擊特朗普附和「納粹式」語言,指出特朗普將政治對手描述為「害蟲」,並警告說特朗普想要「摧毀美國民主」。
在5日的籌款活動中,拜登還讚揚前共和黨議員切尼的「有力聲音」。據悉,切尼3日警告說,如果兩次被彈劾的特朗普重新掌權,美國將「夢遊般地走向獨裁」。
值得注意的是,切尼新書《誓言與榮譽》當日正式出版,書中披露共和黨對「國會山騷亂」的推波助瀾作用,並將特朗普稱作「橢圓形辦公室裡有史以來最危險的人」。
「我們面臨的威脅對美國來說可能是生死攸關的,我們需要一位能夠應對、解決和直面所有這些挑戰的候選人。」據路透社報道,切尼表示正在考慮以第三方身份參加2024年美國大選。
從民調結果來看,這些「拉踩式」策略並沒有產生太大效果。就在拜登發表上述言論之際,最新民調顯示,他的支持率已接近總統任期內最低水平。而根據多項民意調查結果,他與特朗普正陷入激烈競爭。
目前,特朗普在共和黨初選民調中遙遙領先其他競爭對手,盡管跳過每場黨內辯論,他仍是2024年大選中共和黨的領跑者。
而眼下,拜登競選連任之路並不平坦。
雖然民主黨內挑戰者紛紛讓賢,拜登將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然而據報道,美國多名現任和前任官員表示,他們希望拜登成功連任,但也擔心如果這位美國史上最年長在任總統在競選期間因健康或其他原因退選,民主黨可能面臨劇變。
現年81歲的拜登,宣誓就職時就已是美國有史以來最高齡總統,若順利連任,到第二任期結束時將年滿86歲。
自上任後,拜登年齡和健康狀況一直是選民關注焦點,他也多次因摔倒、口誤和奇怪手勢引起熱議。此前,民主黨人也曾透露最擔心的是拜登年齡,這可能是拜登在2024年大選中的「最大弱點」。
一些數據也能佐證來自選民的擔憂。美國8月公布的民調顯示,77%成年人認為「拜登太老」,無法再有效任職四年。本月早些時候,美國蒙茅斯大學發布的一項民意調查還顯示,76%選民認為81歲的拜登年事已高,無法繼續連任,而僅有48%選民對小拜登4歲的特朗普抱有同樣顧慮。
「沒有B計劃,如果拜登突然退選,你認識的每個人都有可能參選。」一名資深民主黨人表示。
與此同時,針對拜登的彈劾調查也在持續推進。據美媒報道,美國眾議院議長約翰遜5日承諾下周將在眾議院投票表決,授權對拜登總統進行正式彈劾調查。幾個月來,共和黨人對拜登展開廣泛調查,以尋找證據來支持他們的指控,即拜登從家人的海外商業交易中牟利並收受賄賂。
另一邊,對於身背四宗官司、91項罪名的特朗普來說,法律糾紛也極有可能會持續至明年下半年大選之際。有分析指出,他在明年大選中的「生命力」仍存在疑問。
不過,目前兩人的競爭已盡顯焦灼之勢。《紐約時報》聯合錫耶納學院此前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30歲以下選民對拜登的支持率僅比特朗普高一個百分點,拜登在拉美裔選民中的領先優勢已降至個位數,而他在城市地區的優勢僅為特朗普在農村地區優勢的一半。在六個關鍵州中,作為拜登核心支持群體的黑人團體對特朗普的支持率升至22%。
「長安街知事」形容,2024年美國大選注定不平靜,兩位高齡老人「競爭上崗」的戲碼或將再度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