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技公司發明了一種眼睛閃著紅色兇光、露出獠牙的「機械怪物狼」,以協助北海道居民驅趕野熊。
開發該產品的公司「狼神威」( Wolf Kamuy)的總裁宮坂基寬表示,2020 年秋季後陸續收到北海道地方政府的訂單,以維護民眾與農場的安全。
Wolf Kamuy網站圖片
地方政府表示,雖然熊攻擊事件在日本並不罕見,但事件數量卻以驚人的速度增加,「主要原因是農村人口持續流失,年輕人外出討生活,使得村鎮人口規模縮小。」
Wolf Kamuy網站圖片
在北海道,經常有體型大的棕熊出没,它們以力量大、兇猛著名,另外還有體型較小一點的亞洲黑熊,除北海道以外,也遍佈日本其他地區。亞洲黑熊的特徵是胸部有奶油色的新月形標記,攻擊性較棕熊來得弱,但危險性卻絲毫不減。
Wolf Kamuy網站圖片
在日本人口老化和人口減少的同時,日本的熊數量也在增加。據估計,北海道地區約有 12,000 隻棕熊、10,000 隻亞洲黑熊。
點擊觀看
過去60年裡,北海道發生了150多宗熊襲擊事件。2021年至少有4 死亡、10 人受傷,是有史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年份之一。
Wolf Kamuy網站圖片
印尼一頭蘇門答臘犀牛(Sumatran rhino)25日在西部保護區誕生。該極危物種僅剩不到80頭。
AP圖片
上周末在蘇門答臘的威刊巴斯國家公園(Way Kambas National Park),母犀牛狄萊拉(Delilah)產下一頭重25公斤、尚未命名的公犀牛寶寶,牠的父親名為哈拉潘(Harapan,意為希望)。
印尼環境及森林部長西蒂(Siti Nurbaya Bakar)表示,這是威刊巴斯國家公園半野生繁殖計畫下出生的第5頭小犀牛。
這個國家公園共有10頭蘇門答臘犀牛。今年9月,另一頭小犀牛也在這裡出生。西蒂說,「這是2023年出生的第2頭蘇門答臘犀。進一步強化了政府對印尼犀牛保育的承諾。」
AP圖片
犀牛中體型最小的蘇門答臘犀被列為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物種,盜獵和氣候變遷等威脅導致牠們瀕臨滅絕。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和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估計,蘇門答臘島和婆羅洲(Borneo)的蘇門答臘犀數量不到80頭。
AP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