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地球單日氣溫首超「危險臨界點」 學者警告若連續數月恐大難臨頭

大視野

地球單日氣溫首超「危險臨界點」 學者警告若連續數月恐大難臨頭
大視野

大視野

地球單日氣溫首超「危險臨界點」 學者警告若連續數月恐大難臨頭

2023年11月20日 18:20 最後更新:19:09

地球本月17日單日氣溫首次超越臨危險界點,學者警若持續數月恐大難臨頭。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地球氣溫在17日超過了工業化前的基準溫度2.06攝氏度,首次單日超過了科學界預估的2攝氏度臨界點,氣候學家警告稱連續數月甚至數年的超標將帶來巨大災難。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地球平均溫度數十年來呈現穩定上升趨勢,但初步數據顯示,地球平均溫度在11月17日首次超過了工業化前的基準溫度2攝氏度,超出了危險的臨界點。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地球平均溫度必須連續數個月甚至數年升高超過2攝氏度,科學家才會認定打破臨界點。然而,此前世界各地連續數個月出現破紀錄高溫也讓學界大為震驚,推翻了今年許多關於升溫速度的預測。儘管這並不表示氣候行動失敗,但再次提醒世人,氣候變遷正逐漸朝著不可預知的方向發展。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非營利機構「柏克萊地球」(Berkeley Earth)的氣候科學家浩斯范樂(Zeke Hausfather)認為不必過度解讀單日升溫2攝氏度(或1.5攝氏度),但這是2023年全球極端氣溫的跡象之一。

Getty 圖片

Getty 圖片

歐洲聯盟(EU)的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本月17日全球氣溫比1991年至2020年的均溫高出1.17攝氏度,創下歷史新高。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水位持續下降 提前進入枯水期早有預兆

2023年11月20日 16:20 最後更新:18:29

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水位持續下降,目前已縮小為不足1000平方公里。

據江西省水文監測中心監測,19日上午8時,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10.52公尺,比18日下降0.23公尺,鄱陽湖通江水體面積縮小為893平方公里。

央視新聞官網圖片

央視新聞官網圖片

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是一個季節性、吞吐型湖泊,素有「夏季洪水一片、冬季枯水一線」之稱。但從18日開始,鄱陽湖面積正式縮小為不足1000平方公里。目前,鄱陽湖容積19.0億立方米,比18日減少1.34億立方米。據氣象部門預計,短期江西境內降雨偏少,鄱陽湖水位將持續下降。

央視新聞官網圖片

央視新聞官網圖片

鄱陽湖是中國重要的越冬候鳥棲息地,每年大約有300多種近百萬隻候鳥來此越冬。隨著氣溫持續下降,大批候鳥已陸續飛抵鄱陽湖越冬。

央視新聞官網圖片

央視新聞官網圖片

早在7月,鄱陽湖就已提前進入枯水期。鄱陽湖代表站星子站水位在7月20日退至11.99米,為1951年有記錄以來同期最低水位,2023年成為鄱陽湖有記錄以來最早進入枯水期的年份,較2022年鄱陽湖特大干旱年提前17天,較歷史多年均值提前103天。分析水文監測數據發現,鄱陽湖水文節律自2003年以來發生了較大變化,主要呈現枯水位降低、枯水期提前、枯水歷時延長、退水速率加快等枯水特征,並逐漸呈常態化、趨勢化態勢。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