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扶一個「阿斗」總統

博客文章

扶一個「阿斗」總統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扶一個「阿斗」總統

2023年11月20日 18:41 最後更新:19:21

中美元首峰會結束,外長王毅在回程的專機上向記者總結,指三藩市會晤為中美關係增信釋疑、管控分歧、拓展合作。三藩市應該成為新的起點,雙方應該從三藩市再出發。

這算是對中美元首會晤很正面的評價。這邊廂中國善頌善禱,那邊廂美國胡言亂語。美國總統拜登在斐洛裡莊園送別習近平主席,讚了一句「紅旗專車真漂亮」後,就出席記者會 。會上有記者問到拜登會否仍然稱習近平是個獨裁者時,拜登回應:「應該這樣說,他是。在某種意義上,他是一個獨裁者,因為他是一個管理共產主義國家的人,他的政府形式與我們完全不同。」

台下坐在前排的國務卿布林肯,在聽到拜登這樣說,露出一個「暈得一陣陣」的表情,撇頭到另一邊、皺着眉頭,彷彿在說「總統你又失言了」。美國國務卿千方百計安排這場中美元首峰會,讓拜登搞得好好睇睇,好像取得一點外交成就,甚至爭取中美之間更多經濟合作,好讓拜登明年的選戰更加順利。但拜登就好像一個不聽話的小孩一樣,經常把事情搞砸。

若看美國的媒體,會覺得非常有趣。相信他們受美國官員吹風影響,指習主席訪美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中國經濟很差,而美國經濟很好,所以習主席希望透過「習拜會」來提振外界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如果有緊密追蹤過去幾個月「習拜會」整個安排流程,就會知道一直都是美國熱、中國冷。美國一直吹風,但中國到最後階段才確認「習拜會」辦得成。誰對辦峰會的熱情高漲,不說自明。

不過,拜登這個總統,已經陷入大家都要扶他一把的狀態。早在去年,美國東西兩岸的精英在媒體上的評論,已把事情說出口了,拜登政府乏善可陳,但美國精英都惟有支持拜登,因為他是「何伯遜的選擇」(Hobson’s choice),亦即是唯一的選擇,不去支持他,特朗普就會回朝。或許這也是中國與美國精英罕有的共同點。美國的總統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國慶最近評論到美國的選情,評估美國全國普選的民意調查顯示拜登和特朗普勢均力敵,但按美國的總統選舉的選舉人票投票制度,選舉通常會取決於幾個少數搖擺州份,而按最新的民調顯示,特朗普在6個搖擺州份中有5個領先,而且領先優勢不斷擴大。

張國慶認為,「拜登太老了」已不是他主要弱點,美國經濟振興不力,毒品問題、槍枝暴力、族群撕裂、移民問題等,造成很大的分歧。在這種背景下,拜登政府必須與中國和解,至少在經濟上,如果明年拜登政府真正能夠把經濟搞起來,大選還是可以一拼的。

我覺得這個評價非常中肯,拜登既然選情岌岌可危,他好像一個「阿斗」總統一樣,大家都想去扶他,但能否扶得上去,就很難說了。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好了傷疤要記住痛

2023年12月08日 19:22 最後更新:19:58

12月10號星期日是區議會投票日,近日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在她的面書專頁中,接連發帖,揭露2019年她參與區議會選舉時遇到的亂象,發人深省。

一,破壞辦事處

麥美娟披露了一些當年沒有曝光的地區辦事處閉路電視影片。當她宣佈參選當晚,她的青衣辦事處就被暴徒攻擊,一批黑衣蒙面暴徒打破了辦事處的捲閘和玻璃門,魚貫湧入辦事處。在閉路電視影片所見,他們到處破壞辦事處裏的設備,影片裏更能清楚聽到他們說「攞文件,攞文件」,可見他們除了破壞還要竊取候選人的機密資料。麥美娟說讓她最痛心的,是見到有大人帶著小朋友一起加入破壞行動,難以想像對這些小朋友的長大有多大的影響。

這些遭遇不只有她一個人經歷過,而是所有反對黑暴的候選人都曾面對,可惜當時的社會危險和不公,未受大眾關注。

二,威脅義工

麥美娟透露她在地區服務30年,最讓她自豪是有一個龐大又熱心的義工團隊,一直在地區默默支持她,有些義工更在她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幫忙,她亦看著義工的子女成長。

但到了2019年區議會選舉的時候,情況混亂惡劣至極,義工被指罵的情況越來越頻密,更加有暴徒不但在網上起建制派人士的底,逐漸連義工都不放過,並聲稱「禍必及家人」,行為極其無恥。隨著局面失控,麥美娟極為擔心義工的人身安全,試過在她和義工家訪時被人用刀指嚇,又有人從高處向他們的街站擲冰塊,想攻擊義工,等到冰塊融掉後又不留證據。後來又有暴徒在Telegram上聲稱要到他們的街站上擲汽油彈。

她和義工頂住壓力繼續助選,進行一場名副其實的「選戰」。 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襲擊,他們分發防刺衣等裝備給義工,家訪時亦要帶備迷你滅火筒,義工全部不入鏡或者要打格後才能出街。整個義工隊伍陷入深深的恐懼當中,並非筆墨可以形容。

三,恐嚇候選人

麥美娟作為候選人,自然遭到網上起底及死亡恐嚇。她助選的時候,有朋友自發和丈夫在街站附近巡邏,替她留意情況。平民百姓沒有甚麼武器可以防身,最後竟然拿著一袋碌柚作為防身武器,一旦有人襲擊時希望能以這袋碌柚做武器保護她。麥美娟形容整件事既荒誕但又無奈,亦反映了當時惡劣的景況。

四,包圍票站

麥美娟分享2019年11月24日選舉當晚在票站的情況。當時很多建制派都知道勝選票渺茫,心灰意冷,加上票站都被黑暴支持者包圍,所以沒有幾個人留在票站看點票,但麥美娟認為一定要堅持到最後,所以留在票站。在點了3個小時後,票站被大批黑衣人包圍,不斷叫囂和挑釁她和她的義工。記得有問題票要驗票的時候,最後等票站主任判決,但票站被大批黑暴包圍下,票站主任極為緊張,久久都不敢落下判決。後來麥美娟說,「算吧,都歸對手,這些票都不用判給我。」票站主任才如釋重負。

當點票完成後,麥美娟和她的義工要離開時,包圍票站的黑衣人馬上衝上來阻攔,她的義工朋友為保護她,與黑衣人大打出手,變成一場混戰,麥美娟僥倖能安全撤離。

有朋友問我現在已經天下太平,區議會的候選人都是愛國愛港人士,為何一定要投票,我就說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痛,為了盡公民責任,為了支持完善地區治理後的區議會選舉,星期日都應該出來投一票。記著是「雙議席單票制」,只能揀一個候選人,投一票剔一個剔。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