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哈爾濱,頂流城市再出發

博客文章

哈爾濱,頂流城市再出發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哈爾濱,頂流城市再出發

2024年05月27日 17:05 最後更新:17:09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今年初以來,黑龍江哈爾濱這座城市在互聯網平台上聲勢高漲。

本月中,俄羅斯總統普京到訪哈爾濱,為中俄兩國的友誼故事寫下新的篇章。

今時今日重新思考哈爾濱的城市定位和戰略價值,可謂正當其時。

馬克斯·韋伯曾經從經濟的立場出發,將城市劃分為「商人城市」、「生產城市」以及「消費城市」。

哈爾濱就在經歷這樣的轉變。

一、中東鐵路聯結蘇聯援華,從「商人城市」到「生產城市」

早在公元1114年,女真首領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定都金上京,位置就在今天的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然而,歷經明代废弃,清朝封禁,金代的文明传承停留在了文物古蹟中。

有著豐富的農礦產品和獨特自然風貌的黑龍江是從歐亞大陸進入中國的重要通道。

1896年,看中這一戰略價值的沙俄,從清政府手中取得中東鐵路的修築權。

也正是由於此鐵路及其後續鐵路工程的建設,滿洲里、綏芬河、哈爾濱、長春、鞍山、大連等城市,在19世紀末陸續發展成為典型的「商人城市」。

俄國、德國、日本僑民在這一時期來到哈爾濱,為其城市文化的塑造帶來了異域的風情。

有學者統計,到二戰結束前,一共有16個國家在哈爾濱設立過領事館,開辦有33家外國銀行,整個中國東北地區的經濟實力也僅次於美、英、德,居世界第四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哈爾濱成為國家重點建設的重工業基地。

「一五計劃」期間,有13項蘇聯援華重點工程落戶於哈爾濱,形成了哈爾濱市以重工業為重心的工業經濟結構。也逐步從「商人城市」轉變為「生產城市」。

二、冰雪文化點綴北國風光,「消費城市」的塑造取得成效

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將於2025年2月7日至14日在黑龍江哈爾濱舉辦,這是中國舉辦的又一重大綜合性國際冰雪盛會。

黑龍江省和哈爾濱市分別是中國緯度最高的省級行政區和省會城市,冰雪文化歷史悠久。

上世紀二十年代,哈爾濱市玉泉鎮的北極滑雪場成為現代滑雪運動在中國的「登陸地」。

九十年代,中國第一個面向大眾開放的大型現代度假滑雪場——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也是在哈爾濱誕生,並正式翻開了中國滑雪產業的新篇章。

2022年北京冬奧會又為冰雪文化做了一次很好的推廣,加快了其由東北延伸到華北、西北。

特別是在冬奧會上,黑龍江省的奧運健兒成績突出,樹立了黑龍江省作為冰雪運動大省的形象,哈爾濱因此獲頒「奧運冠軍之城」獎杯,促使更多的人愛上冰雪。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所言的「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所言非虛。

從冰雪產業的角度看,黑龍江哈爾濱有著比中國其他任何地區更多的北國風光、美食和娛樂項目供遊客選擇。

在今年年初的冰雪季,哈爾濱就曾推出百餘項冰雪活動,創造出了龐大的市場新需求。

哈爾濱當前擁有冰雪產業相關企業641家,形成了冰雪場地裝備和道路清雪設備兩大裝備生產體系。

為冰雪運動裝備製造、特色冰雪文化產品製造等行業提供了發展平台。

隨著哈爾濱再次成功申辦2025第九屆亞冬會,冰雪產業、冰雪運動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與「爾濱旅遊熱」形成疊加效應。

三、普京願共享北極航線,中國東北的戰略價值正直線上升

在普京為期2天的訪華行程中,中俄政府發佈了一份新的聯合聲明,其中有關北極航線建設、黑瞎子島開發以及圖們江入海口的表態,都反映出了西方陣營在俄歐之間落下新「鐵幕」後,俄羅斯政府對於加速推進「向東看」戰略的決心。

過去十年,俄羅斯與中國在共建「一帶一路」對接歐亞經濟聯盟的框架下,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過去俄羅斯東部基礎設施不足的缺陷。

特別是近年來,北極部分海域可通航時間逐步增加,合理開發利用北極航線更是成為熱點。

與傳統航線比較,北極航線明顯縮短航程,航運企業節約了經營成本,同時減少碳排放,還可以避開航經海盜高風險區域的亞丁灣海域、東南亞地區海域。

中俄共建共享北極航線,將為中國領導全球經貿網絡帶來新的幫助。

作為毗鄰地區的中國東北與俄羅斯遠東,直接享受到了中俄戰略合作帶來的紅利。

同江大橋、黑龍江大橋、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等標誌性工程和口岸改造,疊加當下「北極航線」、黑瞎子島以及圖們江入海口的共同開發,將極大提升東北-遠東-歐洲人員和物資跨境配置的便利程度,包括哈爾濱、大連在內整個中國東北的戰略價值正直線上升。




簡思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三中全會決定提到了發揮香港作用

2024年07月22日 14:00 最後更新:14:20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自從鄧小平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向世界宣告,中國實行一系列對外開放政策,從此拉開了中國持續經濟發展的大幕,也形成了歷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改革開放政策,制定下個階段改革的議題和任務的重要會議。

在當前的國際背景下,中國是否堅持對外開放、繼續深化改革,無疑是國際商界和媒體的重要關注點,連美商都要組團到訪北京瞭解三中大政,香港自然不甘人後。

上週,二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閉幕,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

強調必須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最令我們鼓舞的是,《決定》特別提出,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澳門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

「開放」是一以貫之的關鍵詞

改革和開放相輔相成,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一直是中國經濟取得成功的核心要義之一。

當前,中國的貨物與服務貿易總額居全球第一,吸收外資全球佔比從2013年的8.2%提升到2023年的11.4%,對外投資穩居全球前三。

此外還全面實施了外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頒布了《外商投資法》,先後設立了21個自貿試驗區。一整套政策措施構建起了一個開放型的經濟新體制。

過去幾年間,中國簽署並實施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積極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和《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一系列的區域間協定在中國周邊形成了一個自由暢通的國際貿易環境。

黨的二十大在系統總結上述成就時強調,「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

2022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重申「堅持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

在上述會議精神的基礎上,本次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必須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要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深化外貿體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優化區域開放佈局,完善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制」。

此外,19號的發佈會上還透露,全會形成的《決定》提出要有序擴大商品市場、服務市場、資本市場、勞務市場等對外開放,完善境外人員入境居住、醫療、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

未來五年,逆全球化浪潮、國際地緣政治變化將是中國面臨的主要外部挑戰。

在這樣的背景下,全會對外宣示了中國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堅定的決心和信心。以實際行動再次表明,中國的發展始終惠及世界,中國的發展也離不開世界。

高水準的對外開放既包含了要用好全球市場和資源發展自己,又強調一枝獨秀不是春,中國願意攜手世界共同發展。

國家對外開放的每一個歷史節點上都有香港的參與

過去四十多年間,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發展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選擇了漸進式對外開放道路。

一是從地域上看,經歷了設立經濟特區作為試點,到實行沿海地區開放,最後在全國範圍內開放要素市場三個時期。

二是從要素類型看,經歷了開放商品貨物貿易,到開放服務貿易,到開放直接投資,吸引外資流入並鼓勵企業走出去,最後有序開放資本市場四個階段。

香港一直是內地最大的境外投資來源地。

回歸前,一代又一代香港實業家是積極回到內地投資建廠的先驅者,先到粵閩沿海而後到內陸地區。

回歸以後,香港成熟開放的股票市場成為了內地企業境外集資的重要平臺,多樣優質的專業服務業成為了外資進入內地市場和內地企業「走出去」的最佳合作夥伴。

國家對外開放的戰略安排是根據經濟發展階段的需要,逐步減少要素跨境流動約束。

面向未來,國家需要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配置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在這個過程中,香港還可以繼續發揮橋樑作用,助力國家實現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準的對外開放。

在經濟方面,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擁有開放自由的市場環境、匯聚各方資訊的國內外網絡、被全球認可的監管標準、優越的高校科研環境,以及大批金融、法律、檢測等專業服務業人才。

香港有機會發揮自身和國際公信力優勢,吸引國際創新科技資源,協助國家在人工智慧、智慧能源等具體領域實現新的突破。

在文化方面,香港擁有聯繫海外僑胞的基礎和傳統,而生活在海外的6000多萬海外僑胞是連接中國與世界的重要橋樑和紐帶,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力軍。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需要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奮鬥。

香港可以發揮好自身聯繫人的角色,搭建更多「以僑為橋」的經貿網絡,整合僑商資源,務實推動中國與包括俄羅斯、東盟在內廣大「全球南方」國家的民間外交和文化交流,講好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永遠擁抱世界的時代故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