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率領當局、衞生署和醫管局代表,聯同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的議員,組成訪問團到粵港澳大灣區兩間內地三級甲等醫院。
醫務衞生局局長率團訪問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三甲醫院(附圖) 政府新聞處圖片
行程包括到中山陳星海中西醫結合醫院和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進行職務訪問,加深了解內地三甲醫院的最新服務、設施及醫療水平,並就如何進一步推動跨境醫療協作交流。
點擊看圖輯
醫務衞生局局長率團訪問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三甲醫院(附圖) 政府新聞處圖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率團訪問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三甲醫院。 政府新聞處圖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率團訪問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三甲醫院。 政府新聞處圖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率團訪問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三甲醫院。 政府新聞處圖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率團訪問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三甲醫院。 政府新聞處圖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率團訪問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三甲醫院。 政府新聞處圖片
在港大深圳醫院訪問期間,醫衞局人員介紹將於下月15日起,在該院試行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的「跨境健康紀錄」及「個人資料夾」新功能,以配合跨境醫療協作。「跨境健康紀錄」功能只適用於醫衞局指明及認證的境外醫院,以保障市民的醫療數據安全。
醫務衞生局局長率團訪問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三甲醫院。 政府新聞處圖片
醫衞局將於港大深圳醫院先行先試,該院的醫護人員在獲合資格使用長者醫療券的香港長者展示相關二維碼後,便可在長者就診時瀏覽其醫健通戶口內過去三年的電子健康紀錄副本。「個人資料夾」功能則讓醫健通用戶把在境外醫療機構求醫時取得的醫療紀錄存放在醫健通個人健康戶口,以便利保存和運用來自境內外的個人病歷紀錄。
醫務衞生局局長率團訪問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三甲醫院。 政府新聞處圖片
盧寵茂強調,特區政府會一如既往地擔當保障香港市民健康的重要角色,持續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絕對不會將照顧香港市民健康的責任轉移至內地醫療系統,又指特區政府在制訂跨境醫療措施時,除了支援選擇在內地發展和生活的香港居民的醫療需要,也會考慮相關措施對內地社會資源和人民生活所構成的影響。訪問團於傍晚回港。
醫務衞生局局長率團訪問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三甲醫院。 政府新聞處圖片
伊利沙伯醫院多項服務,預計26年初陸續搬遷至位於啟德的新急症醫院。醫務衞生局表示,政府現階段並無計劃將伊利沙伯醫院所在的京士柏用地,改作醫療以外的其他用途。
醫務衞生局。 政府新聞網圖片
醫務衞生局發言人表示,為配合醫院管理局第一個醫院發展計劃,伊利沙伯醫院的服務預計會於2026年年初開始陸續搬遷至位於啟德發展區的新急症醫院。屆時伊利沙伯醫院大部分臨床住院服務包括急症室服務將會遷移到新急症醫院,而伊利沙伯醫院將繼續保留日間醫療中心於京士柏用地。
醫衞局指,新急症醫院位於九龍的中心地帶,會與九龍城區內的聖母醫院、香港佛教醫院和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同屬九龍中聯網內的廣華醫院、九龍醫院和其他醫院等;以及伊利沙伯醫院日間醫療中心(新翼)組成服務網絡,為區域內居民提供全面的醫療服務。
醫管局。資料圖片
醫管局稱,一直就新急症醫院的各項配套,與相關部門(包括運輸署)保持緊密聯繫。至於公共運輸服務方面,運輸署會因應新急症醫院項目的進度及預計完工日期,預先規劃適切的公共交通服務,並會繼續密切留意區內發展,按實際情況調整或加強區內的公共交通服務,以配合乘客(包括求診病人)需求,務求進一步提升新急症醫院附近的交通網絡。
伊利沙伯醫院。伊利沙伯醫院FB
發言人補充,醫務衞生局和醫管局現正按照未來全港規劃(包括北部都會區的最新發展)、預期人口布局和推算醫療服務需求,檢視第二個醫院發展計劃。伊利沙伯醫院臨床住院服務搬遷至新急症醫院後,京士柏用地將有空間發展醫療服務。考慮到地理位置交通方便,根據九龍市區人口需要於京士柏用地擴展日間醫療服務是可行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