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就美國《紐約時報》一篇題為「港府如何用國家安全展覽重塑城市記憶」的文章,針對香港特區國家安全展覽廳作出不實和誤導性的報道,表示強烈不滿並反對其內容偏頗。
政府總部。(資料圖片)
發言人表示,國家安全展覽廳是香港特區首個有系統地介紹國家安全的專廳,目的是讓參觀者認識國家安全的積極意義,包括全民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加強市民對國家安全的認知和理解;介紹總體國家安全觀;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市民的愛國情懷;鼓勵市民積極參與國家安全建設,提高市民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帶出香港安全、社會穩定的現況,展示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
國家安全展覽廳。資料圖片
發言人強調《紐約時報》的報道完全漠視香港在2019年發生的大型、持續、重創香港社會民生經濟、無日無之、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的暴亂和港版「顏色革命」的圖謀事實,而對《香港國安法》讓香港居民生活和經濟活動回復正常、營商環境恢復的實況置若罔聞,《紐約時報》的報道實乃典型的虛偽「雙標」。
展覽廳自本月7日對外開放以來,參觀者絡繹不絕,首4天人數已超過1萬人。展覽廳開幕至今,有效提高市民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展示的內容都充分達到設置展覽廳的目的。國家安全展覽廳會繼續積極推廣全民維護國家安全教育,激勵市民支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政府正全力推進修訂《職工會條例》,以加強維護國家安全。
孫玉菡在勞工處職工會登記局的線上研討會致辭說,當局已就修訂建議向勞顧會、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及主要勞工團體等進行諮詢和解說,獲得普遍支持,將於本月底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爭取在現屆立法會會期內獲得通過。
AP圖片
孫玉菡稱,國家安全不僅是香港特區的憲制責任,也是所有香港市民、機構及組織的應有之義,職工會亦責無旁貸,國家安全得到保障,香港特區才有條件全力拼經濟、謀發展,所有工會人士才能在安全穩定的環境下推展職工會活動,促進及保障僱員的權益。
孫玉菡又指,根據《香港國安法》,特區政府應當採取必要措施,就社會團體包括職工會涉及國家安全的事宜,加強宣傳、指導、監督和管理;根據《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登記局局長的職能亦包括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認為修訂建議涵蓋維護國家安全及完善職工會規管制度,有助進一步築牢國家安全的屏障,並促進職工會的健康發展。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巴士的報記者攝
孫玉菡提到,條例草案獲通過後,登記局會做好準備工作,包括加強及完善執行機制,以及進一步的解說及教育工作,給予職工會充分時間了解各項新規定,亦會編製宣傳資料及範本供職工會參考及使用,協助職工會遵行新規定,相信職工會能有效掌握修訂內容和符合相關規定,不會影響工會的會務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