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國家安全展覽廳迎來第10萬位參觀者 百名小學生觀展感震撼觸動

政事

政事

政事

國家安全展覽廳迎來第10萬位參觀者 百名小學生觀展感震撼觸動

2024年10月04日 17:14 最後更新:21:31

國家安全展覽廳揭幕兩個月,在75周年國慶期間迎來第10萬名參觀者——聖公會基德小學共107名小學生。

參觀的學生在展板前合照。巴士的報記者攝

參觀的學生在展板前合照。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聆聽國旗的介紹。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聆聽國旗的介紹。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國家安全展覽廳負責人張建光表示,參觀者達到10萬名,象徵國家安全深受各界人士重視及支持,展覽廳開幕至今已經兩個月,最高單日出席人數有4195人;參觀者層面廣泛,有辦學團體、地區人士、公職人員及本港和內地旅行團,年齡跨度由兒童到長者,當中也有弱勢群體在義工幫助下前來參觀。

更多相片
參觀的學生在展板前合照。巴士的報記者攝

參觀的學生在展板前合照。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聆聽國旗的介紹。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聆聽國旗的介紹。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國家安全展覽廳負責人張建光。巴士的報記者攝

國家安全展覽廳負責人張建光。巴士的報記者攝

外國人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外國人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外國人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外國人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左起)Jeff、Kassy、Suki、 Anson分享觀展感受。巴士的報記者攝

(左起)Jeff、Kassy、Suki、 Anson分享觀展感受。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觀看日本侵華紀錄片,感到震撼。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觀看日本侵華紀錄片,感到震撼。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專注觀看展廳內的影片。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專注觀看展廳內的影片。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聖公會基德小學校長霍燕玲。巴士的報記者攝

聖公會基德小學校長霍燕玲。巴士的報記者攝

國家安全展覽廳負責人張建光(左二)和導賞員合曾梓軒(左一)、李美嫦(右二)、余方華(右一)合照。巴士的報記者攝

國家安全展覽廳負責人張建光(左二)和導賞員合曾梓軒(左一)、李美嫦(右二)、余方華(右一)合照。巴士的報記者攝

參觀的學生領取紀念品。巴士的報記者攝

參觀的學生領取紀念品。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參觀的學生在展板前合照。巴士的報記者攝

參觀的學生在展板前合照。巴士的報記者攝

參觀的學生在展板前合照。巴士的報記者攝

參觀的學生在展板前合照。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廳內展示機械狗。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廳內展示機械狗。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國家安全展覽廳負責人張建光。巴士的報記者攝

國家安全展覽廳負責人張建光。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廳目前已接待303個團體,即多於1萬人,直至12月尾,已預約的導賞團達到235團。參觀者對展廳評價正面,認為有權威性和十分詳盡,富有教育意義。

展廳亦吸引到外國人前來參觀,當中大多是遊客。張建光和他們交談過,這些外國遊客希望中肯地認識中國,一些東歐國家遊客向張建光表示,自己國家沒有這樣類似規模的國家安全展覽廳,所以感到很新奇。還有些遊客是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張建光遇過一個核電領域的遊客,對核安全感興趣,還有海洋工作者對中國的海洋安全很感興趣。

外國人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外國人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外國人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外國人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有幸成為第10萬名參觀者,聖公會基德小學幾位同學都各有領受。Jeff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面很大的國旗,讓他了解到國旗有很深的含義,「是戰士們用血染紅的」。他說之後會帶家人來參觀,讓他們了解更多國安相關知識。

(左起)Jeff、Kassy、Suki、 Anson分享觀展感受。巴士的報記者攝

(左起)Jeff、Kassy、Suki、 Anson分享觀展感受。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觀看日本侵華紀錄片,感到震撼。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觀看日本侵華紀錄片,感到震撼。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專注觀看展廳內的影片。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專注觀看展廳內的影片。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Kassy則認為影片震撼,反映了日本侵華的歷史,平時雖有接觸,但沒有這麽震撼。家人知道她來參觀展覽,也為她感到驕傲。

Suki覺得國徽很大、很壯觀,會帶家人來參觀,一起了解國家歷史文化。

Anson在看完展覽後,覺得時代進步很好,尤其是見到巨大的國旗,讓他感到很榮幸國家現在發展得這麽好。

聖公會基德小學校長霍燕玲。巴士的報記者攝

聖公會基德小學校長霍燕玲。巴士的報記者攝

該校校長霍燕玲表示,學生對參觀展覽十分積極踴躍,發出通告時就有很多人報名,展覽能讓學生了解歷史,認識國家安全是每個人的責任。

展覽順利少不了一群導賞員。中大大二學生曾梓軒做導賞員已經兩個月,若加上訓練時間則已經做了半年。他說,初衷是看到2019年黑暴事件,感到很痛心,也發現身邊人對國家安全的信息有誤解,以為《國安法》會損害自由,因此他下決心做導賞員。在擔任導賞員之後,自己的國安知識增加了,希望更多人來參觀,館內有很詳盡的對國安法的解釋,相信會讓更多人了解國安知識。梓軒說,最難忘是為紀律部隊首長做導賞,他們很平易近人,幫他做未來職業規劃,又鼓勵他。

國家安全展覽廳負責人張建光(左二)和導賞員合曾梓軒(左一)、李美嫦(右二)、余方華(右一)合照。巴士的報記者攝

國家安全展覽廳負責人張建光(左二)和導賞員合曾梓軒(左一)、李美嫦(右二)、余方華(右一)合照。巴士的報記者攝

參觀的學生領取紀念品。巴士的報記者攝

參觀的學生領取紀念品。巴士的報記者攝

同樣做了兩個月導賞員的入境處事務主任余方華,認為展廳可以讓大家知道國安知識與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崗位上出一分力、做一份貢獻。

退休教育工作者李美嫦則說,展廳有很多國安領域知識,當中有動人故事,用情誼教育讓學生明白有很多人默默付出,希望學生看完展覽之後行動起來,在日常生活裏謹記保護國家安全觀念與生活密不可分。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國家安全展覽廳設於尖沙咀香港歷史博物館內,是本港首個有系統地介紹國家安全的專廳,也是首個實體國家安全教育基地。今年8月7日開始對公眾開放,展廳會定時更新展覽內容。

參觀的學生在展板前合照。巴士的報記者攝

參觀的學生在展板前合照。巴士的報記者攝

參觀的學生在展板前合照。巴士的報記者攝

參觀的學生在展板前合照。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廳內展示機械狗。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廳內展示機械狗。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學生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巴士的報記者攝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希望教育界繼續攜手並肩,支持政府及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的工作。在學校層面,積極推動國民教育,令下一代正確認識國家,建立對國家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自發愛護及維護國家。

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陳國基在一個有關國民和國家安全教育的研討會,以視頻方式致辭時強調,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隨著香港國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落實,香港可以在安穩環境下,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他強調,國家安全及國民教育密不可分,只有從小培養國家安全的觀念,民族感情及國民身份認同,才可令青年人關心國家發展,自覺肩負維護國安的責任。

愛國主義

愛國主義

「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他提到,去年成立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協調政府部門及非政府機構,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小組會從學校教育、本地社區、歷史政經文化、傳媒宣傳四大範疇,全方位做好愛國主義教育的工作。

他說,以學校教育為例,教育局與相關部門一直合作,支援學校推動國民及國安教育,包括更新國安教育課程框架,在內地交流活動增加愛國歷史元素。陳國基強調,只有齊心維護國安,社會穩定繁榮才能保障市民有幸福的生活,美好的將來。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