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科技園「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2024 迎新典禮開啟學員創科旅程

社會事

科技園「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2024    迎新典禮開啟學員創科旅程
社會事

社會事

科技園「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2024 迎新典禮開啟學員創科旅程

2024年10月07日 14:42 最後更新:14:42

香港科技園公司舉辦 2024 年「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迎新典禮,與計劃夥伴企業、資深行業導師、人才大使和 6 名獲選學員共同開啟豐盛創科之旅。

今屆學員已被推薦到香港科學園園區公司擔任研發及相關職位,公司包括:龍微電子、 FCC Analytics、英矽智能、玄建科技及伍爾特電子(香港)。

今屆學員已被推薦到香港科學園園區公司擔任研發及相關職位,公司包括:龍微電子、 FCC Analytics、英矽智能、玄建科技及伍爾特電子(香港)。

今屆吸引了來自本地及海外大學接近 500 名申請者,最終選出 6 名優秀創科精英,均擁有海外頂尖大學碩士學位,包括:倫敦帝國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等。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中)歡迎六位「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2024 學員加入 香港創科生態圈,為業界注入新活力。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中)歡迎六位「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2024 學員加入 香港創科生態圈,為業界注入新活力。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表示:「祝賀 6 名年輕人才脫穎而出,成為今屆『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的學員。科技園公司致力培育新一代的科技領袖,推動香港成為全球創科人才匯聚的樞紐,同時與業界攜手引領科技發展,加速技術成果轉化。」今年,學員已被推薦到香港科學園園區公司擔任研發及相關職位,積極展開工作。合作園區公司包括:龍微電子、FCC Analytics、英矽智能、玄建科技及伍爾特電子(香港)。

科技園「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2024,香港科技園公司人才及人力資源高級總監王秀麗(中)頒發加許狀予歷屆參加者,他們會 以人才大使身份與今屆學員分享經驗和見解。

科技園「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2024,香港科技園公司人才及人力資源高級總監王秀麗(中)頒發加許狀予歷屆參加者,他們會 以人才大使身份與今屆學員分享經驗和見解。

倫敦瑪麗皇后大學碩士畢業生曾靖鈞表示:「我對科技的熱情驅使我加入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希望能夠為創科出一分力,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這也是我選擇從英國回流香港發展的關鍵原因。對我而言,可以在瞬息萬變的工作環境中培養技能和累積經驗,是一個寶貴的個人及職業成長機會。」

科技園「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2024 ,科技園公司管理層與一眾計劃夥伴企業、導師和學員出席迎新典禮。

科技園「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2024 ,科技園公司管理層與一眾計劃夥伴企業、導師和學員出席迎新典禮。

在為期 12 個月的計劃中,科技園公司提供一系列悉心設計的培訓工作坊,重點提升學員的溝通技巧、創意思維、創業精神等專門針對創科環境的技能。他們在香港充滿活力的創科生態圈中不斷學習、開闊視野,推動本港創科行業的發展。學員亦有機會與初創企業創辦人及行業專家交流,拓闊人脈網絡。此外,科技園公司的管理層擔任導師角色,定期會晤學員並提供專業指導,包括了解科技發展最新趨勢、深入剖析行業和市場需求、制定切合自身優勢的長遠職涯目標,助力學員增強競爭力,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我在日常工作和互動,以及透過 TLT 計劃中參觀科技公司等活動,讓我更直接地了解香港、大灣區及全球未來創科的發展方向。」倫敦帝國學院碩士畢業生楊樂軒分享:「我相信計劃所提供的人脈和機遇,將幫助我在職業發展上實現突破,使我在科技行業中走得更穩、更遠。」TLT 計劃創立於 2020 年,是科技園公司的重點人才培育項目,為香港和全球頂尖 STEM 學科畢業生提供獨特的機會,開啟他們在創科領域的職業生涯。目前,超過八成的歷屆 TLT 計劃學員在完成計劃後亦活躍於科學園的生態圈中,持續為香港創科行業注入新的動力。

群策群力總比孤軍作戰好。科技園公司在位於九龍塘的創新中心打造綠色科技樞紐(GreenTech Hub),匯聚逾200間綠色科企,鼓勵研發、促進交流,並邀請機構、大學等支援它們,期望進一步推動香港成為國際綠色科技和綠色金融中心。

人才薈 交流互鑑

綠色科技樞紐今年3月開幕,進駐的企業涵蓋不同領域,包括新能源、智慧城市、綠色建築和綠色金融科技。

涂竣凱表示,將所有綠色科技公司集中在同一平台,彼此交流互補,對公司大有幫助。政府新聞處圖片

涂竣凱表示,將所有綠色科技公司集中在同一平台,彼此交流互補,對公司大有幫助。政府新聞處圖片

其中一間專門研發電動電單車、電池和智能換電系統,負責人涂竣凱相信業內多交流能互補不足,互相促進,遂落戶於此。

他說:「將所有綠色科技公司集中在同一平台,對公司有很大幫助。這裏有從事碳中和的公司、有製造電動車相關配套的公司,大家溝通會更為方便,甚至發現對方有合作潛力。」

科研成果 目共睹

綠色科技樞紐設有綠色方案展示專區Green Space,展示不同公司的綠色科研成就。

涂竣凱表示,訪客未必只為一宗生意而來,他們參觀專區或會發現其他感興趣的方案,這對其他企業的發展都有促進作用。

綠色科技樞紐設有綠色方案展示專區,展示不同公司的綠色科研成就。政府新聞處圖片

綠色科技樞紐設有綠色方案展示專區,展示不同公司的綠色科研成就。政府新聞處圖片

此外,科技園公司會在綠色科技樞紐舉行各式活動,包括邀請業界和有潛力合作的公司到訪,與企業溝通對接。涂竣凱認為此舉可加快在香港推動綠色發展和電動化。

涂竣凱的公司在內地、東南亞均有業務,進駐綠色科技樞紐之後,他計劃在香港大展拳腳,正與香港一間外賣平台商討合作,讓外賣員駕駛電動電單車,為香港實現碳中和出一分力。

各方支 共研良

除了提供空間,綠色科技樞紐也提供支援服務。科技園公司邀請了16間機構擔任合作夥伴,包括金融和商業機構、大學、工商業支援機構等,為進駐的企業提供全面支援。

香港科技園公司綠色科技副總監李俊豪說:「這裏是充滿活力的協作平台,能夠帶動更多商業機會,促進知識交流,以及協助籌集資金,加速綠色科研成就商品化的進程。」

李俊豪指出,企業齊集綠色科技樞紐可享集群效應之利,他期望培育更多創新綠色科技方案應對全球氣候挑戰。

李俊豪表示,綠色科技樞紐能帶動更多商業機會,協助籌集資金,加速綠色科研成就商品化的進程。政府新聞處圖片

李俊豪表示,綠色科技樞紐能帶動更多商業機會,協助籌集資金,加速綠色科研成就商品化的進程。政府新聞處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