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屆海灣資訊科技博覽會 (GITEX Global 2024), 將於10月14日至18日於阿聯酋杜拜舉辦。生產力局積極透過此平台探索中東市場及國際合作,今年更首次以參展商的身份參展,展示以 AI 賦能的「智能微工廠」方案,透過高端智能生產技術,實現高度靈活的生產模式,促進傳統產業升級轉型及新興產業發展。
生產力局參展 GITEX Global 2024 展位示意圖。今年首次以參展商的身 份,將展示 AI 賦能的「智能微工廠」、工業物聯網、數位孿生等最新創科成果及智 能製造解決方案,積極探索中東市場及國際合作。
在 GITEX Global 首次亮相的生產力局,展位坐落於其中一個主場館——世界貿易中心 24 號展廳(H24-A20) ,主打「未來製造」(Future Manufacturing),展示以 AI 賦能的「智能微工廠」創新理念,不僅呼應今屆 GITEX Global 聚焦 AI 的主題,更讓與會者深入了解最新製造業發展趨勢,如何利用先進科技,在有限空間內建立智能生產線,提升生產彈性和空間使用效率,讓企業在產業鏈中創優增值。
資料圖片
其中包括利用工業物聯網實時生產追踪與自動定位系統,提高「智能微工廠」的作業效率和資源管理,改善生產效率和安全性;建構數位孿生場境,模擬生產與標準化排產,找出瓶頸並預測前置時間,優化產能;透過延展實境技術,在虛擬環境中創建真實尺寸的 3D產品和機器模型,改善設計準繩度和工廠布局規劃;開發人型機械人以提供革命性的效率與生產靈活性等,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及競爭力;研發新材料,採用更加環保和可持續的技術和方法,延長產品生命周期,減少碳排放,並滿足越來越多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需求,進一步幫助企業顯著提升經營效率。
同時,生產力局將携帶過去數年總結的 1,300 項企業升級轉型成功案例,向世界分享港資企業如何透過「智能微工廠」智能方案,發揮出客製化、小批量、快速回應市場等特點,將客製化、綠色化新趨勢變成機遇,發展新型製造模式。同時將「智能微工廠」的理念和技術推廣到更廣泛的應用領域,協助製造業轉型升級。
資料圖片
在展會期間,生產力局亦會向有意來香港發展的海外企業介紹香港特區政府在科技創新方面的相關政策和優惠措施,包括「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及今年 9 月推出 的 100 億元「新型工業加速計劃」。
加速計劃資助從事策略性產業,即生命健康科技、AI 與數據科學,以及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的企業在香港設立新智能生產設施,每家企業最多可有兩個獲批項目,資助總額上限為每家企業 2 億元。生產力局致力幫助企業在香港建立智能生產線,推動香港新型工業化。
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表示,香港作爲「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憑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有優勢,積極連接內地與其他「一帶一路」地區,而杜拜則是通往中東和非洲的門戶,同樣扮演關鍵角色。阿聯酋作為香港在中東最大的貿易夥伴,生產力局希望藉 GITEX Global 積極探索更多中東和國際的合作機會,尤其是對 AI、機械人、物流和智能製造有興趣,並有意在香港和大灣區建立智能生產線的企業和投資者,深化一帶一路的互聯互通網絡,促進香港與中東地區的科技和經貿交流。
生產力局的年度旗艦盛事「智瞻 2025」論壇15日在生產力大樓舉行,以「新質生產力:引領香港經濟未來」為主題,邀請到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教授發表主題演講,並匯聚逾 400 位來自科技、金融、製造業等領域的業界代表出席。同場亦舉辦「智瞻領袖論壇」,深入探討香港如何把握新質生產力創新機遇,引領香港經濟可持續發展。
生產力局的年度旗艦盛事「智瞻2025」論壇,以「新質生產力:引領香港經濟未來」為主題,並匯聚逾 400 位來自科技、金融、製造業等領域的業界代表出席。
踏入2025年,全球經濟格局重塑,創新科技正重新定義產業發展。行政長官李家超亦表示將繼續發揮「改革求變,守正創新」精神,提升香港特區內聯外通優勢,發展新質生產力。以此為契機,香港迎來了以創新科技發展新質生產力、引領未來經濟的關鍵攻堅期。
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表示,新質生產力是引領香港經濟未來的關鍵,香港特區政府正積極響應國家發展戰略,發揮香港的基礎研發能力和國際化優勢,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孕育新興產業,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生產力局將配合特區政府施政方針,推出「新質生產力服務平台」等措施,協助業界特別是中小企把握新機遇,提升競爭力,配合國家高質量發展。
多位主禮嘉賓、嘉賓講者、支持機構、及生產力局管理層和理事會成員攜手為「智瞻 2025」論壇揭開序幕。
陳祖恒續指,「智瞻 2025」邀請了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教授作主題演講,從「新結構經濟學」角度分析香港的產業優勢和發展機遇,探討香港如何在新形勢下提升「新質生產力」。此外,論壇亦邀請了多位業界領袖,共同探討香港如何利用創新科技,在新型工業化、中小企出海、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發揮獨特優勢。生產力局期望透過是次論壇,協助業界把握創新先機,攜手建設更美好的香港。
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致辭時表示,生產力局將配合特區政府施政方針,推出「新質生產力服務平台」等措施,協助業界特別是中小企把握新機遇,提升競爭力,配合國家高質量發展。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教授從「新結構經濟學」的視角,深入分析了香港在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獨特優勢。作為首位出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的發展中國家學者,林毅夫指出,新質生產力源於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其核心是「高科技、高質量、高效能」。發展新質生產力既需要發展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以及培育量子計算機、可控核聚變等未來產業,也需要利用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等手段來提升傳統產業。
林毅夫進一步指出,香港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應採取「先立後破,因地制宜」的發展策略。這一策略的實施有賴於香港的獨特優勢,包括世界級的教育資源和豐富的人才儲備,以及與內地龐大製造業生態系統的緊密聯繫,這些都使其在科研成果轉化和傳統產業升級方面獨具優勢。同時,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擁有完善的創科生態系統,並扮演著連接中外市場的橋樑角色,這將助力香港在智能製造、綠色金融等領域取得突破,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把握機遇。
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教授在「智瞻主題演講」中,以「新結構經濟學」的視角分析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獨特優勢。
智瞻領袖論壇聚焦創新發展
下半場的「智瞻領袖論壇」由資深傳媒人黃永博士主持,圍繞「新質生產力如何引領香港經濟步上新台階」展開討論。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副會長黃家和教授指出,為提升香港工商界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視,廠商會一直鼓勵中小企積極把握科技及數碼轉型機遇,主動「求變、應變、改變」,並實踐ESG 理念,從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優勢,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周治平在論壇上分享了工總與生產力局合作推動環保科技創新項目的成功經驗,並表示工總將繼續致力聯繫業界,透過交流活動和政策倡議,助力香港企業把握「一帶一路」和綠色經濟機遇,引領業界邁向高質量發展。中國銀行(香港)可持續發展策略總監、發展規劃部副總經理兼中國銀行香港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瞿亢博士表示,綠色金融是創造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動力。全球綠色投資需求旺盛,香港應把握東盟及「一帶一路」的機遇,憑藉穩健的金融體系和領先的綠色債券市場,可望吸引大量綠色投資,從而培育新質生產力。
資深傳媒人黃永主持「智瞻領袖論壇」,與多位商界領袖共議香港如何把握新質生產力創新機遇,引領香港經濟可持續發展。
作為創新科技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推動者,生產力局將繼續以先進技術賦能企業,把握新質生產力機遇。作為香港首間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共同確定的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籌建機構,生產力局將協助業界開發創新潛力,並創造、保護、管理和商品化其知識產權,強化香港作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的地位。生產力局積極賦能中小企出海發展,提供全面支援,包括政府資助計劃諮詢、遙距工廠管理、自動化、ESG 諮詢、綠色方案、技術培訓等,協助企業拓展東盟及其他「一帶一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