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施政報告2024|「簡樸房」取代「劏房」 最低標準有理據 學者撐認證登記制度將發揮效用

博客文章

施政報告2024|「簡樸房」取代「劏房」 最低標準有理據 學者撐認證登記制度將發揮效用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施政報告2024|「簡樸房」取代「劏房」 最低標準有理據 學者撐認證登記制度將發揮效用

2024年10月16日 18:43 最後更新:18:51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成立「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今年就提出規管框架,合規格的劏房可以登記為「簡樸房」,標準是必須有窗、有獨立廁所、面積不少於8平方米、樓底有高度要求等。現時不符合相關規格的劏房業主,必須改建成合標準的「簡樸房」,找專業人士確認並申請認證,否則將之出租便要負刑事責任。特首李家超強調,不合標準的劏房會逐步被取締而減少,直至「清零」。

不過,法例設寬限期,讓已登記業主享寬限期,寬限期過後業主繼續出租不合標單位便屬違法。消息指,當局傾向重罰,包括監禁及罰款,因必須具阻嚇性。而新進入市場的就必須申請認證為符合標準的「簡樸房」才可出租,不會有寬限期。

據政府估計,現約有11萬戶居於劏房,約三分之一不合規,當中約4成劏房租戶不符合申請公屋資格,如單位被取締,政府需要有安置安排。

據政府估計,現約有11萬戶居於劏房,約三分之一不合規。

據政府估計,現約有11萬戶居於劏房,約三分之一不合規。

不少人都有疑問,為何將「簡樸房」面積定於不少於8平方米?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兼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認為,「簡樸房」的面積不少於8平方米、即約86平方呎,其實是「睇餸食飯」的最低標準,否則以現存劏房面積而言,相信立法後,很多人將「無屋住」,「就好似最低工資咁,這是社會底線」,未來可望逐步提升。

據2021年香港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僅得16平方米,遠低於全球標準,亞洲城市如首爾、新加坡及台北等的人均面積為30至35平方米。莊教授話,「簡樸房」不少於8平方米,即等於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的一半,「可能估計住一至兩人,一張床加廁所已佔了約一半」,是最基本生活要求。

至於無須設獨立廚房,他認為,因居民可出外飲食,而且廚房要明火煮食,需要加設防煙門等消防配套,相信業主不願花錢,要符合防火標準,較難實現。新標準規定必須有窗,不能是「黑房」或「黑廁」,窗戶不可以面向光井,莊教授認為,這是基本要求,否則「差過瞓街」。

「簡樸房」無須設獨立廚房,但必須有廁所及窗,不能是「黑房」或「黑廁」。

「簡樸房」無須設獨立廚房,但必須有廁所及窗,不能是「黑房」或「黑廁」。

當局稍後會訂立一套「簡樸房」的登記制度,消息人士指,業主只需提供簡單資料,便可獲得合理寬限期,期間政府不會執法取締,作為吸引登記的誘因。而業主填寫表格交給相關部門登記後,需自費聘請專業人士作認證,政府不會給予津貼,政府希望借助市場力量,而非由政府部門逐個單位認證,相信市場有足夠專業人手承接。

莊太量認為,相關認證和登記制度,將發揮最大效用,因「劏房」問題長久而來缺乏透明度,政府無法準確得悉全港有多少劏房,只能「靠估」,若現有劏房業主要「過渡」,爭取寬限期來進行改動,便必須先登記,從而令政府掌握了「劏房」名冊,對日後政府推行相關政策,如安排居民「上樓」,或者由關愛基金去做扶貧等,都有名冊依據。

另一方面,有登記名冊後,市場透明度便大增,基層市民可取得更多市場資訊,業主在競爭加劇下,亦不敢貿然狂加租。

莊教授估計,相關取締的寬限期約為2至3年,因為業主要裝修改動以符合標準,惟市場上仍有人會冒險不願改,寧願減租也不願花錢,故舉報違規制度和罰則很重要。

當局將於12月會就此進行為期2個月諮詢,目標是明年把立法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

高人話,「告別劏房」是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於2021年提出、特區政府最大的民生任務之一,惟這個「老大難」問題糾纏多時,今次《施政報告》終以具體著墨,定出取締的方案,踏出一大步,外界基本反應正面。學者也認為在當局深思熟慮下建議的方案,實際可行,冀在各方配合下,令本港成為真正的宜居城市。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網絡短劇《鳥籠》破10萬點擊掀熱議 暗諷黎智英「鳥籠自主」  

2024年11月14日 09:39 最後更新:13:23

11月8日「中國記者節」當日,一部短劇《鳥籠》在網上流傳,引起熱議,不少網民都看出短劇是諷刺《蘋果日報》前社論主筆楊清奇,早前在黎智英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中作供時表示,《蘋果日報》所謂的「編採自主」是「鳥籠自主」,其實都是老闆黎智英指定的政治觀點。

近期短劇《鳥籠》在網上流傳,引起熱議。(短片截圖 )

近期短劇《鳥籠》在網上流傳,引起熱議。(短片截圖 )

短片上傳至今短短數日,不同頻道累計點擊已過十萬,吸引不少網民留言,指該片令人反思所謂「編採自由」,實際在傳媒老闆眼中不過是政治工具。

短劇中,新人記者Judy懷抱理想進入大報館,在採訪主任阿旻指導下工作,撰寫稿件亦都力求平衡報道,惟仍遭副總編輯雄哥批評報道為「垃圾」,因雄哥只想按照老闆要求刊登反對派的聲音,甚至為了強化立場而修改甚至捏造採訪對象發言。

新人記者的報道被上司大罵「垃圾」。(短片截圖 )

新人記者的報道被上司大罵「垃圾」。(短片截圖 )

此後,Judy在雄哥威逼利誘下洩露了被採訪者資料,導致多年朋友跟她絕交,令她感受到原來整間報館就好像設定一個鳥籠,採編人員在鳥籠內有一定自由,卻不能走出「鳥籠」的框架,「原來公眾利益都比不上老闆的利益」。

新人記者Judy對上司指責感不滿。(短片截圖 )

新人記者Judy對上司指責感不滿。(短片截圖 )

最終Judy決定辭職,最後一幕她把家中的籠中鳥放飛,讓鳥兒自由飛翔,寓意女主角希望打開鳥籠重獲自由,不欲被操縱。

不少人看筆短劇後,都認為含意不言而喻,因大家都記得在黎智英涉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中,筆名「李平」的前《蘋果》主筆楊清奇就曾在庭上作供指,《蘋果》所謂的「編採自主」,其實是「鳥籠自主」,都由老闆黎智英指定基本立場,就像設下一個「鳥籠」,採編人員在「鳥籠」內有一定自由,但不可跳出這個框架。

最後一幕Judy把家中的籠中鳥放飛,讓鳥兒自由飛翔,寓意她希望打開「鳥籠」重獲自由。(短片截圖)

最後一幕Judy把家中的籠中鳥放飛,讓鳥兒自由飛翔,寓意她希望打開「鳥籠」重獲自由。(短片截圖)

楊清奇庭上明言,不論是社評或論壇版,都要跟隨黎智英的觀點,「一定唔會同佢作對」,若編輯堅持用不符《蘋果》立場的作者,「到時被炒嗰個可能就係我,因為之前都有先例。」

前《蘋果》主筆楊清奇就曾在庭上作供指,《蘋果》所謂的「編採自主」,其實是「鳥籠自主」,都由老闆黎智英指定基本立場。

前《蘋果》主筆楊清奇就曾在庭上作供指,《蘋果》所謂的「編採自主」,其實是「鳥籠自主」,都由老闆黎智英指定基本立場。

高人話,短劇揭示了反對派媒體過往在新聞採訪和報道過程中,如何藉「編採自主」之名歪曲真相,以達到個人政治目的。短劇在中國記者節當日流傳,更令人反思新聞工作者應何去何從,媒體又應怎樣運作,如何避免淪為某些政治勢力的工具,正如有網民指「作為新聞從業者必須堅守底線」。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