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移英港人難捱高學費 肥彭要求轉交本地生學費 高人:工黨政府睇錢份上不會接受

博客文章

移英港人難捱高學費  肥彭要求轉交本地生學費  高人:工黨政府睇錢份上不會接受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移英港人難捱高學費 肥彭要求轉交本地生學費 高人:工黨政府睇錢份上不會接受

2024年10月18日 18:00 最後更新:12月23日 17:18

10月17日,前港督彭定康及包括牛津大學前校長在內的6位英國大學現任和前任校長,聯名致函英國教育大臣方佩芝 (Bridget Phillipson),呼籲為在英國居住滿三年的香港BNO簽證持有人提供本地生學費待遇。

現時,持BNO移英港人學生,只能以「國際生」身份付高昂學費。肥彭在聯署信中指,「羅素集團大學」(Russell Group)的國際生本科課程年均學費約為25,000英鎊,對於一個想讀醫的BNO持有人來說,即使克服了重重困難,考取了醫科學位,但仍面臨5年內每年支付高達50,000英鎊學費,且沒有學生貸款資助。

持BNO移英港人學生,只能以「國際生」身份支付高昂學費讀書。

持BNO移英港人學生,只能以「國際生」身份支付高昂學費讀書。

自2021年BNO簽證計畫推出以來,已有超過18萬BNO持有人及其家屬移英,當中不少是帶著孩子到英國讀書的家庭。2022年11月英國更允許18至27歲年輕人獨立於父母申請BNO計畫,但他們要在當地讀書,只能以國際生身份,支付難以負擔的高昂大學學費。

相反,在當地,現時來自烏克蘭或阿富汗的學生,都可享本地生學費待遇,歐盟學生在英國、歐洲經濟區或瑞士居住滿三年後,也可獲得本地生學費資格。

彭定康在信中指,根據歐盟定居計畫獲得「定居」或「預定居」身分的歐盟公民,只要符合通常的居住規定,即在課程開始前的三年內一直居於英國、直布羅陀、歐洲經濟區(EEA)或瑞士,通常就可獲得本地生學費待遇和學生貸款系統的資格,但BNO移英學生卻無此待遇。

彭定康去函英國教育大臣要求在英國居住滿三年的香港BNO簽證學生可享本地生學費待遇。

彭定康去函英國教育大臣要求在英國居住滿三年的香港BNO簽證學生可享本地生學費待遇。

彭定康還以數據提出「利誘」,指據英國政府數據顯示,大學畢業生的年收入比未上大學的人高出10,000英鎊,相等於每名畢業生每年向英國稅務海關總署(HMRC)多繳納2,000英鎊,生產力水準就會提高0.2%至0.5%,故呼籲英國政府效仿蘇格蘭政府的做法,2023年因法庭裁定一名伊拉克裔女生Ola Jasim勝訴,指高等教育的居住要求違反了《歐洲人權公約》,蘇格蘭政府遂於2023年引入了BNO持有人在蘇格蘭居住滿三年後可獲得本地生學費待遇的政策。

除彭定康外,其他聯名的校長包括:格林威治大學校長博滕勳爵(Lord Boateng)、伯恩茅斯大學創始校長考克斯男爵夫人(Baroness Cox)、杜倫大學校長凱倫·奧布萊恩(Karen O'Brien)教授、伯明翰大學校長亞當·蒂克爾(Adam Tickell)教授、埃塞克斯大學校長安東尼·福斯特(Anthony Forster)教授和萊斯特大學校長尼尚·卡納加拉賈(Nishan Canagarajah)教授。

聯署包括牛津大學前校長在內的6位英國大學現任和前任校長。

聯署包括牛津大學前校長在內的6位英國大學現任和前任校長。

英國教育部指,已收到相關聯署及會面請求,但尚未確認是否會安排會議。

高人話,工黨政府上任初期,英媒已曾揭露保守黨政府遺留下來的「財政黑洞」如何巨大。英國天空新聞台曾引述消息人士透露,英政府面臨的公共財政缺口比220億英鎊更多,單是今個財政年度就已達200億英鎊(約2,038億港元)。

英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10月30日便將公布首份財政預算案,她早已預告,加稅及迅速削減一些公共開支是在所難免,否則難改善英國惡劣的財政狀況。高人認為,一眾移英港人應有心理準備,工黨新政府要大量「填氹」的情況下,會否接受彭定康的呼籲讓BNO持有人享本地生學費待遇?相信大家心裡有數。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鍾劍華逃竄海外續高調亂港 累妻兒無處容身 被帶走助查

2025年01月14日 20:37 最後更新:20:42

鍾劍華早前被懸紅100萬港元通緝,繼鍾庭耀及兩名民研職員昨日(13日)被國安處帶走助查後,國安處今早再邀請鍾劍華妻子及兒子到警署協助調查。

鍾劍華妻子。

鍾劍華妻子。

警方係分別於元朗及深水埗帶走鍾劍華的妻子伍麗萍及三子鍾子希,據悉二人在鍾劍華被通緝後,迅速匆忙搬離原居所,分別寄居元朗廈村的單位,以及在深水埗基隆街的劏房居住。

鍾劍華三子鍾子希離開深水埗警署。

鍾劍華三子鍾子希離開深水埗警署。

翻查資料,鍾劍華有三個仔,大仔在美國修讀完碩士學位後,決定留在當地工作,次子則在澳洲完成學位後繼續於當地進修,準備藉澳洲的「救生艇計劃」留在當地。而鍾的妻子及三子就被遺留在香港。

多年來,鍾劍華利用學者身份煽動社會矛盾,頻頻透過社交媒體平台鼓吹「港獨」,更持續透過不同平台和方式請求外國對中國及香港特區進行「制裁」、封鎖及採取其他敵對行動。即使逃到海外,他仍死心不息繼續鼓吹反中亂港思想。

鍾劍華早年在香港大學完成社會科學碩士及哲學博士學位,曾任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並在2009年至2020年間擔任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總監。退休後,他加入「香港民意研究所」擔任副行政總裁,一直以民調報告滲透反政府思想。

2022年3月,鍾聲稱因過往言行可能觸犯《香港國安法》而被警方約談,隨即於同年4月前往英國。此後,他在英國成立「COOTL時代公民教育平台」,繼續以「軟對抗」手段宣揚反華思想。

此外,鍾亦為多家反華媒體撰寫專欄文章,並在《自由亞洲電台》擔任節目主持人,不時發表詆毀香港的言論。鍾劍華還與劉祖廸等海外反華人士共同舉辦研討會,發表煽動性言論,持續對抗中國及香港特區政府。

高人話,國安處自公開通緝6名潛逃海外的嫌疑犯以來,採取一系列打擊措施,包括切斷逃犯的聯繫網絡及資金鏈,並警告各界不可再與逃犯勾結。鍾劍華雖然暫時逍遙法外,但就連累到妻兒在香港陷入無處容身的慘況,現在更涉嫌協助在逃的鍾被帶走協助調查。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早亦表示,會對危害國安行為「窮追猛打」,如有機構或個人與危害國安者有「聯繫、支持、幫助」,當局都會「全面調查、追究到底」。對於這些逃犯,大家切勿以身試法,與他們有任何聯繫或支持。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