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KK園擴充揭秘 除電訊騙案 還成為網上非法外圍賭博大本營

社會事

KK園擴充揭秘 除電訊騙案 還成為網上非法外圍賭博大本營
社會事

社會事

KK園擴充揭秘 除電訊騙案 還成為網上非法外圍賭博大本營

2025年02月04日 19:13 最後更新:02月05日 18:44

近期,內地演員王星被騙,在泰國邊境被「賣豬仔」送到緬甸電訊詐騙園區,事件令園區人口販賣等活動再度引發社會及國際關注。據了解,包括「KK園區」在內的電訊詐騙園區的誘拐再度活躍,運作有越來越大的趨勢,是因為園區需要大量的人手,除了經營一直進行的電訊詐騙,還有正在擴充經營的非法外圍賭博活動。

獲救後的內地演員王星(右)。AP圖片

獲救後的內地演員王星(右)。AP圖片

「詐騙園區 」吸新血擴充非法外圍賭博

更多相片
獲救後的內地演員王星(右)。AP圖片

獲救後的內地演員王星(右)。AP圖片

緬甸「KK園區」空拍圖。微博圖片

緬甸「KK園區」空拍圖。微博圖片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據了解,犯罪集團誘騙拐騙受害者到「園區」,除了從事電訊詐騙,近期非法外圍網上賭博「生意」亦都轉移至園。根據亞洲賽馬聯盟(Asian Racing Federation)的研究資料顯示,緬甸、菲律賓、柬埔寨以及老撾,成為非法外圍賭博活動的基地,估計在以上四個國家展開離岸賭博及相關網路詐騙的勞動人口高達25萬人。近年「園區」不斷擴大,與近年亞太區非法外圍賭博活動更趨活躍有莫大關係,外圍集團為了擴充「生意」,需要持續拐賣人口,吸納更多新血投入非法網上賭博運作。

緬甸「KK園區」空拍圖。微博圖片

緬甸「KK園區」空拍圖。微博圖片

拐人犯罪恣意斂財 擴展犯罪活動

據了解,緬甸、菲律賓、柬埔寨以及老撾眾多「園區」大本營,一般都處於長期局勢動盪的「三不管」區域。他們的位置偏僻,而園區一般亦都會築起牢牢巢穴,並有武裝勢力庇護,令執法部門難以打撃。園區相關電騙設備齊全,從事電騙活動之餘,也有充足的軟硬件和人手,用於從事網上非法外圍賭博活動。

據了解,相關的詐騙和非法賭博活動,為非法集團每年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收入。研究報告推算每名園區員工的每月「營業額」目標範圍為15,000美元至30,000美元。從此推算,以上提及的四個國家網上非法賭博和相關網路詐騙的綜合利潤,每年可高達400億美元至1,000億美元(即折合約3,110億港元至超過7,780億港元)。

在龐大利益誘因下,這些犯罪詐騙集團才會不斷擴充基地,兼顧電騙以及網上非法外圍賭博,「生意增多」人手短缺下再誘拐人犯罪,恣意掠取及剝削人力資源,大肆斂財,再將斂集所得,用來進一步擴展各項黑色產業,令更多人受害。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遠離非法外圍賭博 勿助「KK園」壯大

這些「園區」犯罪集團「黑色產業」,背後牽涉地方政治亂局、軍事勢力以及黑勢力,要有效取締並不容易。只要一天他們的「客源」仍在,就會繼續成為這些犯罪集團賴以維生的「養料」。

儘管賭外圍是犯法行為,據調查顯示,保守估計於2022年曾參與非法外圍賭博的香港人高達55萬人;換句話說,即每13個香港人就有1個光顧過非法外圍賭博。而於2023年,港人輸給外圍莊家的金額達最少150億港元。可見,香港這個彈丸之地,成為了非法外圍集團得以壯大的一塊「肥肉」。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外圍集團引誘更多市民「被吸血」

杜絕被「詐騙園區」誘拐,還我安全旅遊勝地,除了當地政府落力打擊,遠離非法外圍賭博,也是一個有效方法。不過,有不少犯罪集團不斷出新招,引誘市民參與非法外圍賭博,包括聲稱用一些「穩密性」極高的平台,減低市民的警覺性,更非常進取地去宣傳,誘使市民墮進陷阱,知法犯法。詳情可瀏覽下一篇文章《揭露非法外圍新手段 全新『隱密性』提存利誘市民犯法》,為大家揭露非法外圍層出不窮的魔鬼手段。

警方偵破45宗詐騙及洗黑錢案,涉案金額高達1億9千4百萬港元。

為打擊詐騙及洗黑錢案,警方於2025年3月10日至 2025年3月19日展開代號「世爵」的執法行動,並以「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及「洗黑錢」等罪拘捕35男19女,年齡介乎19至66歲,共偵破45 宗詐騙及洗黑錢案,涉案金額高達1億9千4百萬港元。

警方油尖警區科技及財富罪案組高級督察關智聰。

警方油尖警區科技及財富罪案組高級督察關智聰。

警方油尖警區科技及財富罪案組高級督察關智聰表示,打擊詐騙案件以及相關洗黑錢活動一直都是警務處處長首要行動項目之一。油尖警區刑事部展開大型拘捕行動,打擊詐騙案件以及洗黑錢案件,行動中警方一共拘捕 54 人,包括 35 男 19 女,年齡介乎 19 歲至 66 歲,報稱職業包括地盤工人,貨車司機,售貨員,侍應,家庭主婦及無業等等。

警方指出,被捕人士罪名包括以欺騙手段處理財產罪及洗黑錢罪。被捕人士的角色大部分為傀儡戶口持有人。45宗詐騙案件類型包括投資騙案、求職騙案、網上購物騙案、貸款騙案、電話騙案等,總損失金額高達港幣1億9千4百萬元,期間警方成功攔截945萬港元犯罪得益作進一步轉移。

至於最高一宗詐騙案件金額涉及7200萬港元,該宗網上投資騙案受害人係一名外籍人士,遭騙徒騙投資虛擬貨幣,將7200萬元轉賬到指定銀行戶口,就該宗案件,警方已經拘捕兩名內地女子,分別30及34歲,報稱家庭主婦及商人,兩名人士已於2025年3月11日,被控洗黑錢罪,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

警方油尖警區科技及財富罪案組高級督察關智聰。

警方油尖警區科技及財富罪案組高級督察關智聰。

為加強打擊利用傀儡戶口清洗黑錢,警方會檢控傀儡戶口持有人洗黑錢罪的時候向律政司徵詢意見,根據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第27條申請加重刑罰。今年2月,油尖警區就一名在區域法院被裁定洗黑錢罪罪名成立的傀儡戶口持有人,向法庭成功申請加重刑罰。

該宗案件發生於2022年11月,三名受害人(41歲-60歲本地女子)透過社交媒體認識騙徒,騙徒其後誘使受害人投資虛擬貨幣。受害人不虞有詐,於是根據騙徒指示將合共約1900萬港元存入指定銀行戶口。騙徒其後失去聯絡,受害人於是報警求助。

警方展開「世爵」行動打擊詐騙及洗黑錢, 拘54人 。

警方展開「世爵」行動打擊詐騙及洗黑錢, 拘54人 。

警方經過深入調查,於2023年9月21日拘捕一名24歲本地男子,他報稱倉務員,涉嫌出售自己兩個銀行戶口給犯罪集團用來收取共550萬港元不明來歷金錢,當中包括三名受害人169萬元的騙款,其後警方索取律政司意見控告該名中國籍男子兩項洗黑錢罪名。

2025年2月28日,該名男子在區域法院被裁定兩項洗黑錢罪名成立,法庭接納控方申請加重刑罰,刑期增加了25%,也就是六個月,總刑期為兩年半。

警方再次呼籲市民切勿借出、租出或賣出銀行戶口,因為有機會觸犯洗黑錢罪。根據香港法例第455章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一經定罪最高刑罰是監禁14年及罰款500萬元。警方提醒,市民收到可疑電話及訊息時,切勿輕易透露個人資料或戶口資料,另外亦可下載防騙事伏APP以識別可疑來電及網站,評估詐騙及網絡安全風險。如有懷疑受騙,可致電防騙易熱線18222查詢。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