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龍鳳胎日漸長大,好快會同市民見面,但平時牠們在後場會做甚麼呢?海洋公園大熊貓專頁又發放家姐細佬得意片段,發現家姐閒來無事就爬高擒低,而細佬就試緊竹葉的味道,各自各精彩!
家姐細佬發片,來一個後場實錄大公開。熊貓識爬樹大家都知,但熊貓館後場沒有樹爬,家姐就走去爬鐵閘,只見牠手腳並用,成功爬上鐵閘隻腳離地,隨即露出看似很開心的表情,似乎想表示,自己爬高擒低無難度!
而在家姐努力練爬的時候,細佬就好奇寶寶上身,抓著一大把竹葉又啃又咬,似乎在細細探索竹葉的味道,不知牠喜不喜歡竹葉的味道呢?但家姐細佬其實還「未戒奶」,主要的糧食還是飲奶,竹葉只是淺嗜一下罷了。
大熊貓龍鳳胎「家姐」、「細佬」本周六(3月22日)起,首度與媽媽「盈盈」在海洋公園「大熊貓之旅」同一個展館「同框」亮相,爸爸「樂樂」則繼續獨立見市民。展館開放時間將延長至下午4時半。
大熊貓「細佬」與媽媽「盈盈」。巴士的報記者攝
7個多月大的龍鳳胎上月起公開亮相,為了讓動物護理員能夠緊密觀察大熊貓寶寶的習性及提供適時協助,「家姐」和「細佬」先於「大熊貓之旅」中間位置棲息地與訪客見面。現在「盈盈」會加入這個空間,與兩隻大熊貓寶寶共享窩心親子時光。
大熊貓「細佬」與媽媽「盈盈」。巴士的報記者攝
未來海洋公園會安排「大熊貓之旅」中間位置以及入口附近的棲息地,一併開放予「盈盈」及兩個大熊貓寶寶使用,為大熊貓寶寶締造更富挑戰性及啟發性的環境,讓牠們在媽媽的引領下盡情探索及鍛鍊各種生活技能。
大熊貓「家姐細佬」與媽媽「盈盈」將由周六起同框見公眾。巴士的報記者攝
海洋公園公司動物及保育部主管祝效忠表示,循序漸進的育幼方式,對於大熊貓寶寶的成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透過逐步引導牠們體驗新事物,讓牠們在豐富多元的環境中向媽媽學習,可提升牠們的體能,並確保牠們身心健康 。他又說,由媽媽帶領的育幼模式,最能促進大熊貓寶寶健康成長,直至牠們成長至兩、三歲,才逐漸離開媽媽獨立生活。
大熊貓「細佬」與媽媽「盈盈」。巴士的報記者攝
屆時牠們所在的展館「大熊貓之旅」將實施全新定時入場安排,訪客需憑「時間票」於指定時段進入展館,並於中間位置棲息地前駐足大約3分鐘,觀賞龍鳳胎與與媽媽「盈盈」互動,然後繼續往前方的棲息地觀看大熊貓爸爸「樂樂」。
「大熊貓之旅」。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