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航空就2月至3月取消多班航班,影響5000名乘客事件,向政府提交報告。當局說,是次航班編排失誤的主要成因是內部缺乏溝通,以及客戶服務運作未能配合。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表示,空運牌照局要求大灣區航空每月提交定時報告,如日後計劃取消航班亦要提交書面報告,希望大灣區航空「經一事、長一智」。
大灣區航空。資料圖片
大灣區航空上月一度解釋,是因為新飛機付運出現延誤,加上個別客機需定期檢查,影響了航班編排,但報告則再沒有提到相關原因,並指出當時取消了128個航段,其中4個航段是包機商,因南韓務安發生嚴重飛機事故而取消,新聘的管理團隊未有遵照航班取消決策要求及流程,以及內部溝不足。
被問到大灣區航空是否「前言不對後語」、當日交代是否不準確,陳美寶回應說,報告清楚表示,飛機維修、新飛機付運,未必是航班編配疏漏的主因。她又認為,大灣區航空由事發時對外交代資料,以至現在有詳細報告交代事件始末,形容是「一個過程」,航空公司已交代會強化內部及與客戶溝通。
政府新聞處圖片
陳美寶強調,日後檢視航班時刻及航權分配,相關航空公司過去運作及表現會納入考慮,確保公平、有序、有效,令有關資源用得其所。
當局已要求日後飛機維修、新機配置早作規劃,令安排更具彈性。
低空經濟有38個沙盒項目獲批,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表示,除了試驗安全配套,亦要考慮起落點等設施、數據監察、無人機定位等,希望可從中試驗及累積經驗。
行政長官李家超3月20日出席低空經濟「監管沙盒」啟動禮,圖示李家超(右二)、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左四)、民航處處長廖志勇(右一)及其他嘉賓參觀展覽攤位。政府新聞處圖片
陳美寶早上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試驗項目包括物流配送,期望未來為在離島或偏遠地區的居民,由無人機配送物資,試驗項目可能用上新無人機機款,以負載擔架床,應用在緊急救援,另有項目則與科研有關。
她指出,本港人口密集,既是本港發展低空經濟的限制但同時是優勢。本港在民航標準和航空方面具備頂尖技術,目前低空經濟未有國際標準,認為本港可作為試驗田,孵化相關規範、標準和技術,並能結合到內地經驗。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3月20日出席低空經濟「監管沙盒」啟動禮,並參觀香港科技大學鄭家純機器人研究院,了解無人機技術和低空經濟相關的最新科研成果。政府新聞處圖片
陳美寶表示,當局在進行例如北部都會區的城市規劃標準或樓宇建築設計時,會與相關部門商討,預留發展低空經濟空間。
她在另一個電台節目上又說,試點項目遍布本港不同地域,數碼港及科學園是場地夥伴,例如有項目在科學園多座大樓上試飛,計劃逐步推進至對岸的馬鞍山海濱位置,而在數碼港的試驗項目就會到鄰近的南丫島、馬灣和長洲。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右四)3月20日出席低空經濟「監管沙盒」啟動禮,她和民航處處長廖志勇(右六)參觀香港科技大學空氣動力學和聲學實驗中心,了解無人機技術和低空經濟相關的最新科研成果。政府新聞處圖片
陳美寶強調安全是重要考慮,無人機有包括螺旋槳等安全裝置及後備功能,要應對突發情況,以及有適合地點降落。3間大學會作為技術夥伴,它們的實驗室為無人機研發自我防禦措施。而在無人機運作期間,另有無人機在附近監測。當局暫時要求申請者在安全設定模式下試驗,大部分是人手操作,初時會在視線範圍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