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公署繼去年與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首次合辦「財務調查及追逃追贓專業課程」,今年再推出為期9日的課程,學員來自全球19個國家,其中8個國家首次派員參與。
廉政專員胡英明。資料圖片
廉政專員胡英明在課程開幕禮上致辭說,貪污和金融犯罪跨越地域限制、損害良好管治並阻礙持續發展,為全球地區帶來挑戰。執法機構進行財務調查,是要揭露非法活動、抽出不法分子,以及追討犯罪得益。廉署與聯合國毒罪辦合辦的課程,訓練學員掌握財務調查及追討贓款的策略、技巧及工具。
課程中資深廉署法證會計人員以及追贓辦公室調查人員,為學員分享廉署在財務調查及追討犯罪得益的專業技能及經驗,並介紹廉署為維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反貪策略。
其他講者分別來自聯合國毒罪辦、清華大學、澳門大學,以及本港的律政司、香港警務處、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等。內容涵蓋打擊洗黑錢及跨境金融罪行,以及針對追逃追贓的國際反貪協作及司法互助等議題。
3人被控告串謀詐騙,星期三(3月19日)將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應訊。
廉政公署落案起訴兩名機電署監工及一名供應商,3人涉嫌於機電署採購維修零件時,以貪污不法手段令涉案供應商於7年間多次中標,並誇大購貨訂單的購買物品數量及價格,訂單金額合共超過1360萬元。
廉政公署。資料圖片
廉署說,其中兩名被告為機電署衞生工程部一級監工;另一名被告是三間供應商的唯一營運者。案發時,兩名監工分別負責為伊利沙伯醫院及油麻地賽馬會分科診所提供維修工程服務。
西九龍裁判法院。資料圖片
其中一名監工及供應商涉嫌2020年至2024年,串謀詐騙機電署向供應商的3間公司付款。二人涉嫌訛稱在價值5萬元或以下的採購中,該3間公司分別是最低出價競投者,誇大購買物品的數量和價格,而且虛假地表示報價文件的資料真實且準確。機電署因而向供應商的3間公司判授約180張購貨訂單,訂單金額共逾800萬元。
機電署。資料圖片
另一項控罪則指,另一名監工及供應商涉嫌於2017年至2024年,以相類似的手法串謀詐騙機電署向供應商的3間公司付款。有關採購涉及約140張購貨訂單,訂單金額共約560萬元。
廉署調查發現,案發期間,其中一名監工涉嫌從供應商收取逾80件總值逾50萬元的禮物,而另一名監工則涉嫌從供應商收取逾20件禮物,總值接近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