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爺陳茂波周三發表下年度預算案,各方都屏息以待,看他會出什麼招數減赤。我請一位資深政圈朋友做「賽前預測」,他估計財爺思考過由大辣、中辣到小辣的建議後,將在中間落墨,為免引起震動,影響經濟,不會落猛藥滅赤。他預期公務員將凍薪,但不會減薪;人手則凍結於現水平,不過個別有必要擴充人手的部門,仍可增聘。至於削經常開支方面,政圈不少人提出減5%,與現時的1%,cut得深很多,然而他估計財爺將行中間路綫,每年約減2%,若然實行,可以節省逾100億。

財爺陳茂波周三發表財政預算案,資深政圈朋友做「賽前預測」,指他不會落猛藥,公務員料將凍薪,但不會減薪;部門經常性開支估計約每年削2%。
他說,財爺今次考慮如何落藥時,已衡量過可能引起的反應,例如公務員凍薪,2020年和2021年實施時,公僕組織都十分不滿,怨聲四起,但今次情況有所不同,多個公務員文職及紀律部隊團體都接受凍薪,警隊員佐級協會今日也表示支持,立法會議員亦未見反對聲音。在這情況下,公務員凍薪已無懸念。
政圈有意見認為應落更重藥,像20年前「沙士」時那樣,索性減低公務員薪酬(當年減薪3%),可省的錢便更多。但政圈朋友估計財爺對此有顧慮,因當年減薪曾引起公務員強烈反彈,鬧出大風波,為免社會出現不穩,減薪一招可不出就不出。此外,公務員減薪有連鎖反應,影響私人公司僱員,亦減弱整體消費力,對經濟不利,這猛藥還是不落為宜。

公務員人數料將凍結於現時水平,不會裁減人員,但會做精準手術,逐步調低人手。
至於公務員人數方面,現時實際工作人數約17萬多,編制則是19萬多,有逾兩萬個位空着,財爺可以有兩個做法,一是將公務員人數凍結在17萬的水平,二是將人數削減到17萬之下。政圈朋友估計,財爺會用第一個做法,然後再要求部門檢討怎樣削減,按結果定出優次,逐步調低人手,擠走冗員。
聽政圈朋友的說法,財爺顯然不會採用「馬斯克式」的狂風掃落葉做法,一刀切裁減人員,而是打穩陣波,先控制現時僱員人數,不再加人,然後進行精準手術,拉長時間cut人。這做法的好處是避免震盪,但政圈內一些人認為不夠大刀闊斧,減赤效果不顯著。預算案發表後,這爭議料將繼續。
財爺上一份財政預算,定出在3年內,政府部門經常開支每年削減1%,但因政府收入縮少,赤字未因此而減低,故一些政黨和議員都提出將減幅調高至每年削5%。政圈朋友說,如開支削減5%,不少部門都感到有難度,財爺應會考慮這點,預料將行中間路綫,減幅由1%調高至每年約2%,分年累積到減5%以上。如下年度落實削減2%,約可節省逾100億元。
政圈朋友這番拆局,令我了解到財爺的難處。他面對嚴峻財赤,不能不出招控制,避免影響香港評級,引發金融風險,但若落藥太猛,又會造成社會震動,到頭來打擊經濟。在此兩難處境下,他惟有中間落墨,棄大手術而只做精準小手術,打穩陣波一步步來。
不過,和風細雨的改革,能否解決存在已久的結構性頑疾?對這問題,政府和市民都應該深思。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