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謝曉瑩以嶄新角度編寫《小玉恨•轉》高山劇場劇院首演 聊齋戲寶《連城》改編創意新穎 續拍梁兆明

娛圈事

謝曉瑩以嶄新角度編寫《小玉恨•轉》高山劇場劇院首演  聊齋戲寶《連城》改編創意新穎   續拍梁兆明
娛圈事

娛圈事

謝曉瑩以嶄新角度編寫《小玉恨•轉》高山劇場劇院首演 聊齋戲寶《連城》改編創意新穎 續拍梁兆明

2025年03月12日 21:00 最後更新:21:29

香港靈宵劇團將於四月中,主辦新編中短篇劇《小玉恨•轉》及聊齋系列

《連城》兩個劇目,假高山劇場劇院共三日三場的創新粵劇演出,門票已於城市售票網公開發售。《小玉恨•轉》及《連城》兩部劇由謝曉瑩編劇及演出,《小玉恨•轉》更是她第一次參與導演工作。儘管近期謝曉瑩忙於排練,但仍抽空在新光戲院關燈後第二天去現場懷緬,她和她先生高潤鴻的證婚大典是在新光戲院內舉行的,所以的確百般滋味在心頭,她憶述當時心情毫無疑問是傷感的,但傷感後仍要向前行去繼續創作和演出。

更多相片
阮德民謝曉瑩演新劇「小玉 恨·轉」

阮德民謝曉瑩演新劇「小玉 恨·轉」

阮德民謝曉瑩演新劇「小玉 恨·轉」

阮德民謝曉瑩演新劇「小玉 恨·轉」

謝曉瑩說《小玉恨•轉》為「N次」創作,故事原型為唐朝傳奇《霍小玉傳》、明朝湯顯祖《紫釵記》為二次創作、唐滌生《紫釵記》算是三次創作,全國各地劇種也曾從不同的角度編寫,但一般以湯顯祖《紫釵記》的內容和人設為依歸,近代唐滌生版本《紫釵記》改編為才子佳人,矢愛不移,最為感動觀眾。香港靈宵劇團的《重說‧劇系列》首次以嶄新角度切入李益的人設,保留原《霍小玉傳》的負心;霍小玉母親的背景,則為霍王侍婢,霍王死,被驅擯淪為賤籍。此劇的重點在於「轉」,盼轉化小玉的執念和咀咒,坊間正鮮少劇本把這部份關注或詮譯;我們帶著現代人的同理心,去體現古代人的處境,並把這份執念解開,將這家傳戶曉、流傳千載的故事人物,用現代人的眼光重新解讀這流傳千古的故事,也間接為現代人壓力繁重的生態,借藝術產生心理共鳴,或可作為另類的心靈釋放和心理治療。《小玉恨•轉》由粵劇發展基金資助,阮德民、謝曉瑩、廖國森、吳立熙、吳國華、梁芷萁擔綱演出,於四月十二日及十三日晚上七時三十分公演。


至於《連城》根據《聊齋》故事改編,書生喬遠山不但善良仗義,其才華更讓史連城驚嘆不已,芳心暗許,並贈與銀兩,作他讀書之資。喬生感動不已,亦對連城一往情深,更不惜為病重之連城割下心頭肉作藥引。怎奈史家嫌喬生家貧,執意將連城許配他人,使得二人先後傷心抑鬱而亡。沒料到陰司判官的前世竟是喬生好友顧生,顧生為報恩,翻閱姻緣簿,見二人乃宿世姻緣,便讓喬生和連城一起還陽回生。喬生與連城先回喬生家,連城恐二人之事不成,願以鬼身報答,喬生大喜卻怕有違禮教,最後二人拜堂成親鬼合。《連城》對人鬼、愛情、友情、社會階級均有深刻描述。此劇之前公演時,改編創意新穎,備受好評,今番載譽歸來,深受關注。《連城》由梁兆明、謝曉瑩、廖國森、吳立熙、吳國華、梁芷萁擔綱演出,於四月十四日晚上七時三十分公演。

首屆青年粵劇傳播視頻比賽「吾乃XOL」頒獎禮,嘉許一眾年輕參加者。

香港靈宵藝傳有限公司 (註冊慈善編號:91/19092) 涵蓋了多個專業領域,成立宗旨是為了促進和保留香港粵劇的特色與優點,並按照傳統訂立規範,日前香港靈宵藝傳更舉行了藝傳啟動禮,除了對一眾會董與顧問進行委任外,也舉行他們較早前和香港電台聯合主辦的青少年粵劇傳承計劃:首屆青年粵劇傳播視頻比賽「吾乃XOL」頒獎禮,嘉許一眾年輕參加者。

藝術顧問團成員阮兆輝表示:「講到粵劇我哋需要好多人參與,梗係一代傳一代,我希望小朋友又好,中朋友又好,可以首先去嘗試粵劇,就當玩都可以玩一陣先,如果你玩到有興趣就繼續練,繼續加入,就算你唔做戲,去做研究粵劇都得㗎,而且學粵劇可以鍛鍊身體,唱嘅時候就練呼吸,仲有一樣嘢就係粵劇講《忠、孝、哲、義》,所以小朋友學完粵劇都應該係乖啲嘅。」

創會主席高潤鴻說:「我哋靈宵藝傳都有一啲好新嘅粵劇推廣,好似我哋舉行咗一個叫做《吾乃XOL》嘅網上短視頻比賽,對象係一班高小或者初中嘅青少年,希望佢哋可以透過比賽接觸粵劇,喺保留傳統精粹嘅前提下,加入佢哋年青人嘅思維,TRAIL & ERROR,將戲曲重新包裝,喺網上平台推廣俾多啲唔同嘅人去認識香港粵劇,將戲曲推向社區,走向世界。」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 副局長 梁宏正先生 BBS JP,藝術顧問團成員阮兆輝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 副局長 梁宏正先生 BBS JP,藝術顧問團成員阮兆輝

創會董事謝曉瑩說:「我係土生土長嘅香港人,我係粵劇演員,對於粵劇係別有情懷,我哋辦香港靈宵藝傳呢個慈善團體嘅初衷,就係希望可以為香港粵劇訂立一個新嘅標準,等大家可以知道香港粵劇係靈活多變,之後就會一直梯隊式咁傳授落去,我哋係守正之餘就係創新,會用新嘅方法就好似今次嘅《吾乃XOL》視頻比賽,參賽嘅學生喺學剪輯視頻之前就上咗五課,呢五課除咗有一課係視頻課,其餘全部都係藝術課,有《唱、唸、做、打》,劇本研定,音樂同伴奏等等,我哋喺學習期間訂立咗一啲科班式或者戲班式嘅規矩比佢哋,要佢哋上堂前講早晨,落堂嗰陣同我哋講辛苦晒,呢啲都係訓練佢哋嘅禮儀,原來小朋友喺督促底下係可以做到好好,上課都會更加認真,所以小朋友學粵劇好處真係有好多。」

董事會成員兼傳承第一梯隊導師李龍則表示:「其實小朋友學粵劇基本上好多嘢都唔識,像最初階段嘅《唱、做、唸、打》都要去練,好似佢哋《唱》之餘可以睇埋譜,知多啲音樂同旋律就會更好,係《做》嗰方面,就會有導師幫佢哋排練,我哋亦會將演出同舞台嘅經驗慢慢灌輸俾佢哋。佢哋唱粵曲同學粵劇可以認識更多廣東話同中國文字,雖然喺唱詞入邊唔係句句引經據典,但有一啲會係成語,諺語或者歇後語,亦都可以知道更多歷史人物,對大家嘅中文根底會有更好嘅幫助。」

高潤鴻最後補充:「香港靈宵藝傳以《藝傳》命名,顧名思義 - 以《藝》術《傳》承為重中之重。作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項目,港式粵劇可持續發展是一項極具意義且充滿挑戰的使命。靈宵藝傳很有信心在大灣區共融的情況下,保留、突顯香港粵劇的獨特個性,在各地文化共融中發光發亮。」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