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黎崇恩「白日夢」未醒 赴美求特朗普救父 錯估黎智英殘餘價值

博客文章

黎崇恩「白日夢」未醒 赴美求特朗普救父 錯估黎智英殘餘價值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黎崇恩「白日夢」未醒 赴美求特朗普救父 錯估黎智英殘餘價值

2025年03月12日 21:26 最後更新:21:50

澤連斯基一夜之間成為美國「棄子」,不同人可對號入座,例如頼清德、尹錫悦等,而黎智英肯定是其中之一,也正走向相同結局。不過「黎仔」黎崇恩白日夢仍未醒,他對英媒說,特朗普回朝令他對老爸獲釋充滿希望,為此昨日再次赴美,要求「救星」出手,幻想如中方受壓願意放人,黎智英3天之內就可離港。政圈朋友說,這個「美夢」與現實距離太遠了,特朗普是百分百功利主義者,眼中只有交易,沒有道義,黎智英的價值已剩餘無幾,不會為了此人搞亂與中方的牌局。況且阿爺立場堅定,毫不動搖,中央駐港國安公署副署長孫青野最近的一番話,猶如一盆冰水向黎崇恩照頭淋,只是仍未能把他淋醒。

黎智英兒子黎崇恩見老爸终局漸近,發晒茅奔走美英,圖促政府「救父」,但他仍發白日夢,以為特朗普會出手,錯估了老爸的利用價值,其實已所剩無幾。

黎智英兒子黎崇恩見老爸终局漸近,發晒茅奔走美英,圖促政府「救父」,但他仍發白日夢,以為特朗普會出手,錯估了老爸的利用價值,其實已所剩無幾。

黎智英案控辯雙方已完成舉證,8月14日開始結案陳詞,黎崇恩與黎的「國際律師團隊」眼見終局漸至,近日發晒茅到英美「求救」,特別因為特朗普在競選期間,被保守派網红問及會否爭取中方放黎時,說過「百分百會這樣做」,所以黎崇恩啟程前往華盛頓,約見白宫國安會議官員,圖促使特朗普出手。

政圈朋友說,黎崇恩對特朗普「救父」充滿希望,完全是製造幻象,自己呃自己。大家向來知道特朗普承諾當食生菜,競選時說「百分百會這様做」,只是hea答交差過場,非常敷衍,不會真的動手。事實證明,他由當選到就任,一直沒半句提過黎智英案,心目中顯然已沒有這個人。就算有人問他是否作過那承諾,他也大可以瞪着眼答:「我有說過嗎?」

朋友分析,以特朗普精於交易的頭腦,是否打這張牌,會先作一番計算,現時中美主要在貿易戰上較勁,雙方正硬招來硬招往,這場仗打的是貿易牌,黎智英可利用的價值極低,他沒必要横生枝節,影響整個棋局。而且特朗普出招的特性是「欺善怕惡」,如知道對手企得極硬,並有實力對打,就會避重就輕,黎智英案正是如此。

特朗普是百分百功能主義者,不講道義,只講利益,對黎智英的承諾當食生菜。

特朗普是百分百功能主義者,不講道義,只講利益,對黎智英的承諾當食生菜。

還有一事也可能影響特朗普對黎的態度。2020年8月時,時任副總統彭斯和國務卿蓬佩奥,分別會見黎智英,視他為「寵兒」,事後有消息透露,兩人皆另有用心,並非受「侵老闆」指令。到特朗普最近回朝,把兩人列為「敵對人物」,所謂敵人的朋友是敵人,他似乎沒有多大熱情去救黎智英。

人同此心,英國工黨政府對「救黎」同樣不起勁,所以黎崇恩英國之行,也是熱臉揩到冷屁股,十分無癮。他本來想求見首相施紀賢,對方一如所料當佢無到,他惟有自己走去唐寧街10號首相府遞請願信,竟然低級官員都不見影,由一名守門口的保安員接信。這近乎侮辱的姿態,說明施纪賢不想為了黎智英案,令前景甚好的中英關係橫生波折。

黎業恩直到今日,仍重犯老爸當年對美英「痴心錯付」的錯誤,不肯接受現實,繼續自己呃自己。如今定局已在眼前,他的白日夢應該醒了。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隨着「時代革命」大勢已去,曾經意氣風發的組織,亦掀起解散潮,繼公民黨之後,民主黨正進入終結倒數,而記者協會等也徘徊於生死之間。料不到的是,連遠在英國的「黄友」組織,同樣逃不了散檔的厄運,由羅冠聰等一眾搞手成立的「香港協會」,已通知英國公司註冊處,該會已正式解散,據黃媒報道,其「死因」是籌款困難,水源乾涸。由此可見兩點,1是BNO港人生活拮据,沒錢捐獻;2是當中的「黄友」,包括搞手,多意興闌珊,鬥志愈來愈低沉。

「香港協會」的核心成員除了羅冠聰,還有反修例動亂後避走英國的「黄色社工」王惠芬(樂融會創辦人),該會成立之初,本想大搞社區文化活動,如香港電影節等,以凝聚居英的「黄友」,以保存當年的抗爭精神。不過,搞了兩年多之後,他們終於過不了「五行欠水」的一關。

王惠芬同「黄媒」講,該會解散與政治無關,英國政府沒施加政治壓力,港府亦影響不到這邊,主要原因是經費不足,「籌款真係難」。

黄媒《追新聞》報道,羅冠聰証實移英港人「黃底」組織「香港協會」解散,創辦人王蕙芬承認籌款困難,非關政治壓力。

黄媒《追新聞》報道,羅冠聰証實移英港人「黃底」組織「香港協會」解散,創辦人王蕙芬承認籌款困難,非關政治壓力。

我都好相信其「死因」是缺水,現在移英港人生活擔子愈來愈重,要「擠」出餘錢作捐献,實在很難,這從有關報道下的fb留言可見一二:Tim君說,其實好多在英港人都生活困難。交租、食物、水電煤都已經用晒啲錢;Rocky就話,香港人最善忘,尤其是班BNO VISA班窮L,個個在英國要節衣縮食;Moon Sin則說,一樣嘢好現實,去到英國,只為自己的生活而活!這些留言都反映不少BNO港人的實況和心態,除了冇乜錢可捐,心態上亦先「自己顧自己」,當年的激情已所餘無幾。

移英港人除了生活壓力大,捐款意欲低,也對政治愈來愈冷淡,故亂港派搞的活動參加人數愈來愈少。

移英港人除了生活壓力大,捐款意欲低,也對政治愈來愈冷淡,故亂港派搞的活動參加人數愈來愈少。

除了水源不繼,另一個致命傷,是搞手都失了鬥志。羅冠聰回答黃媒查詢時說,核心成員來到英國後漸漸各有發展,王惠芬亦承認,3名董事已各走各路,所以決定將個會解散。

最近羅冠聰接受《劍橋學生報》專訪,也流露出這種低沉情緒。他承認,已接受自己的影響力正下降,說「政治是在地的,社會運動也是由那些直接受壓迫的人推動」,意思是,他長居英國之後,對香港再沒有什麼可做,也影響不了什麼。

雖然移英的亂港派氣勢漸盡,但一批狂熱分子尚未死心,仍想延續這個party ,他們明天便在倫敦舊皇家鑄幣廠外聚集,再搞一場示威「大龍鳳」,反對中國駐英大使館擴建計劃。

不過,隨着移英港人給生活壓得喘不過氣,對政治已愈來愈心淡,搞手們已難再搞出什麼大騷,來來去去都是同一班人完晒,但求自high而已。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