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陳日君無緣介入「教宗選戰」發爛渣 早被教廷邊緣化 「對頭人」有望當選

博客文章

陳日君無緣介入「教宗選戰」發爛渣 早被教廷邊緣化 「對頭人」有望當選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陳日君無緣介入「教宗選戰」發爛渣 早被教廷邊緣化 「對頭人」有望當選

2025年04月23日 20:44 最後更新:04月24日 09:21

教宗方濟各周一離世,擁有投票權的樞機已齊集教廷,即將在「閉門會議」選出新教宗,一場「教宗選戰」亦揭開序幕。年過90的「黃底」樞機陳日君因已超齡,無緣投票,但他本性好鬥,仍發晒爛渣,指會議安排得太早,較遠地區的樞機趕不及赴會,特別是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他沒講白不滿的真正原因,合理推測是,這令他沒法游說周主教投票給誰,連唯一影響選舉的機會也沒有。

陳日君一直是反華鷹派,並與黎智英關係曖昧,與教廷內推動中梵友好的當權派不和,故被邊緣化,成為局外人。他心有不甘,藉今次「教宗選戰」安排發爛渣。

陳日君一直是反華鷹派,並與黎智英關係曖昧,與教廷內推動中梵友好的當權派不和,故被邊緣化,成為局外人。他心有不甘,藉今次「教宗選戰」安排發爛渣。

陳日君對「教宗選戰」的結果如此緊張,因為其對頭人、現任梵蒂岡國務卿帕羅林是熱門人選,若成功成為教宗,將有利加快中梵建交,而這正是陳日君最反對的。他雖有心,無奈螳臂難以擋車,皆因他早就被教廷邊緣化,近年幾次遠赴羅馬求見教宗,都慘吃閉門羹,明顯已失勢,對這次選戰只能做個酸溜溜的旁觀者。

陳日君一直都是反對中梵和好的「鷹派」,這不僅是一種態度,背後還有複雜的政治脈絡,最明顯的一條線,是他與黎智英近乎砂煲兄弟,多年來共收了對方逾2千萬元私人捐贈,至今已是一盤未解的離奇帳,而他與一批西方反華政客亦往來甚密,不斷暗通款曲。因為其反中立場鮮明,與教廷內主張中梵友好的一派長期不和,多次針鋒相對,而他最不滿的人物之一,正是今次有機會成為教宗的現任梵蒂岡國務卿帕羅林。

今次教宗選舉的熱門人選、梵蒂岡國務卿帕羅林,曾被陳日君尖銳抨擊,指他向北京妥協。不過陳日君對選舉結果並無絲毫影響力。

今次教宗選舉的熱門人選、梵蒂岡國務卿帕羅林,曾被陳日君尖銳抨擊,指他向北京妥協。不過陳日君對選舉結果並無絲毫影響力。

以下一件事清楚顯露了兩人的矛盾。中梵有關內地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於2018年簽訂,到2020年雙方同意續簽兩年,陳日君當時強烈不同意這協議,認為中國政府可利用協議作為「工具」,打壓地下教會。他為了面陳反對意見,並要求教廷就《香港國安法》發聲,親身遠赴羅馬,求見教宗方濟各,但等了足足3天,仍未獲接見,等於請他吃閉門羹,他大感冇癮,只好悻悻然離開。

他其後向反華媒體訴怨,並披露了一些所謂「教廷內幕」,指教廷主政人物其實不是教宗,而是國務卿帕羅林樞機,此人屬於當權派,一直推動「與北京妥協」的政策。陳日君認為,正因為這派大力倡導中梵建交,以至教廷對《香港國安法》實施也沒有強烈發聲。

陳日君沒有說錯,中梵建立友好關係、邁向建交,當時已成為教廷的主流路綫,所以2018年雙方簽訂內地主教任命臨時協議前,陳日君完全看不到協議內容,更沒有聽他意見,把他當作局外人。2022年5月,他因出任「612人道支援基金」信託人遭拘捕,教廷國務卿帕羅林回應傳媒詢問時直言,這不會影響中梵主教任命臨時協議的續約工作。意思是,陳樞機被捕事件,無礙中梵發展關係,說得俗些,就是「當佢冇到」。

教廷把陳日君排於局外,乃理所當然,這位非常樞機政治癮極大,由「佔中」到「黑暴」,一直與西方和香港的反中亂港人馬埋堆,特別與黎智英關係曖昧,再不是單純的神職人員,如讓他介入教廷决策,只會破壞中梵關係正常發展,而這正是西方「鷹派」和台灣綠營最想達到的目的。

以陳日君的所作所為,包括獲黎智英數千萬元離奇捐款,他免於牢獄之災已屬萬幸,還是收手隱於市,安享晚年吧。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政治一日都嫌長,特朗普回朝後更加如此,政治翻來覆去,未看到最後,都不知結果。政圈朋友近日發現,有「顏色革命」推手之稱的國家民主基金會(NED),月前被馬斯克狠閂水喉,運作隨即癱瘓,但最近卻奇跡地翻生,並重出江湖,與國會「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CECC)合辦針對香港問題的活動。

它能避過馬斯克的無情刀,朋友指有兩原因:1是NED入禀挑戰DOGE閂其水喉的合法性,由於法庭介入,國務院繼續發放大部分撥款,讓它如常運作;2是國務卿魯比奥本已對馬斯克亂砍其屬下機構,極感不滿,現見到對頭人失勢出局,遂趁勢向NED恢復放水。「第二中情局」今次死唔去,必再搞風搞雨,香港須做好防備。

NED由死到生,劇情都幾峯迴路轉。今年2月,馬斯克在社媒平台X怒斥NED是「邪惡組織」、貪腐問題嚴重,應被取締,他旋即手起刀落,DOGE人員獲得財政部支付系統權限後,立刻斷其水源,運行亦戛然停頓。與此同時,另一「顏色革命」搞手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也一齊被削。

馬斯克曾指「第二中情局」NED是「邪惡組織」,狠閂其水喉,但他失勢後,NED亦告「復活」,開始搞針對香港的活動。

馬斯克曾指「第二中情局」NED是「邪惡組織」,狠閂其水喉,但他失勢後,NED亦告「復活」,開始搞針對香港的活動。

然而NED也非省油的燈,不多久就向法院提控,指其資金是由國會撥出,行政部門將之攔截實屬違法,要求法庭頒發臨時禁制令。幾天之後,國務院就重開水喉,並同意若停止資助,須向法庭提出理據。

這戲劇性轉變,涉及魯比奧與馬斯克的激烈角力。《紐約時報》爆料,兩人在白宫一次會議上,當着特朗普面,就國務院裁員問題互片,頂撞十分激烈,起因是魯比奧對馬斯克狠砍其屬下的「國際開發署」等部門,十分不滿,終於在衆官員面前大炒一鑊。據報當時特朗普曾安撫魯比奧,說他做得「很好」,這表現已埋下「棄馬保魯」的伏筆。

魯比奥對馬斯克狂砍國務院屬下機構,極感不滿,曾在白宫會議上互片。作為反華鷹派,他一直力保這些「颜色革命」推手。

魯比奥對馬斯克狂砍國務院屬下機構,極感不滿,曾在白宫會議上互片。作為反華鷹派,他一直力保這些「颜色革命」推手。

朋友分析,魯比奥做參議員時,已是出名的對華鷹派,當年香港爆發大動亂,背後亦有他的手影,他自然想保留USAID和NED等「顏色革命」推手,這想法與馬斯克的為削而削,大不相同,故一直發功阻止對方落刀。

這場明爭暗鬥,近日終於分出勝負。馬斯克因感逐漸失勢,公然發爛渣,與特朗普反目,並惡言相向,激怒「王上」,結果被摒出局。形勢急速逆轉後,魯比奥亦順放水,讓NED等機構翻生。

有報道指,屬於國際媒體署(USAGM)的自由亞洲電台,條水喉亦未斷,故能繼續運作,近期針對香港的報道沒有停過,情況與NED相似。

馬斯克搞不死NED與自由亞洲電台等,讓「頭號鷹派」魯比奥保住這些武器,對香港而言,是兩個「後患」,務須做好防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