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提出修訂尚未實施的《土地業權條例》,以在新批土地先行實施業權註冊制度,簡化物業轉讓程序。
修例亦提出確保相關土地的業權不可被推翻、不可被逆權侵佔,又將物業轉讓彌償上限定為5000萬元,如果修例獲立法會通過,政府期望在2027年上半年生效。
在立法會相關法案委員會會議,多個出席團體表示支持修例,其中律師會代表認為,修例可提供確定性,簡化物業轉讓程序可為香港提供更有利的營商環境,亦可減省律師的工作,不過擔心在業權不可推翻下,或會增加物業欺詐個案。
消委會代表希望政府在通過修例後,能調配足夠資源到相關機構,利用科技建立健全系統,並盡早做好公眾教育。高力國際物業顧問的代表期望政府有時間表,將業權註冊制度擴展至不同土地。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資料圖片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說,現時土地註冊處正做分析,當局希望在明年交代下一階段工作,她明白律師會的關注,但不用過於擔心,雖然修例後物業轉讓程序有所簡化,但屆時會有防偽特徵,有信心在清晰的制度下,阻截欺詐的能力更高。
甯漢豪認同將來運作模式始終有分別,當局需要從實戰角度出發,提供更多指引及「問與答」。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說,發展局一直透過保育及活化,為政府擁有的歷史建築注入新生命,提供多元化、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從而落實「無處不旅遊」。
最近開幕的「前流浮山警署 – 香港導盲犬學苑」,工程團隊在活化過程中保留了前警署的建築特色,包括瞭望塔。甯漢豪網誌圖片
甯漢豪在網誌表示,發展局於2008年推出活化計劃,通過夥拍非牟利機構,保存、活化及善用政府擁有的歷史建築。現時,共有24幢歷史建築先後被納入活化計劃,當中有14幢歷史建築已投入運作,項目各具特色。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於「前流浮山警署 - 香港導盲犬學苑」的開幕典禮與一眾嘉賓合照。甯漢豪網誌圖片
網誌介紹當中3個項目,分別是最近開幕的「前流浮山警署 – 香港導盲犬學苑」,讓遊客參觀歷史建築和參加導賞團,了解導盲犬和治療犬如何為有需要人士帶來改變,並欣賞鄰近后海灣的壯麗日落景色;另外兩個項目是前身為舊大埔警署的「綠匯學苑」和粉嶺的「聯和市場 – 城鄉生活館」。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於「前流浮山警署 - 香港導盲犬學苑」的開幕典禮與一眾嘉賓合照。甯漢豪網誌圖片
甯漢豪表示,發展局會繼續將合適的政府歷史建築納入活化計劃,為遊客提供豐富體驗,以更深入了解香港的歷史與文化,推動文化旅遊和說好香港故事。
聯和巿場於1951年落成,當時是新界最大規模的市場,亦是一幢三級歷史建築。甯漢豪網誌圖片
活化後的「聯和市場 – 城鄉生活館」保留了聯和市場各項重要建築特式,包括「E」型建築布局、旗桿及入口上方的灰塑字體「聯和市場」、「魚市場」、「菜市場」及「LUEN WO MARKET」等。甯漢豪網誌圖片
大埔「綠匯學苑」的前身是舊大埔警署,建於1899年,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警署建築之一,被列為法定古蹟。甯漢豪網誌圖片
甯漢豪網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