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Humansa聯手思瞳科研推出全球首創AI視網膜成像技術 助早期檢測阿茲海默症風險

BasTech

Humansa聯手思瞳科研推出全球首創AI視網膜成像技術 助早期檢測阿茲海默症風險
BasTech

BasTech

Humansa聯手思瞳科研推出全球首創AI視網膜成像技術 助早期檢測阿茲海默症風險

2025年05月30日 12:36 最後更新:12:36

健康管理與抗衰中心Humansa宣佈,與由莫仲棠教授創辦的香港中文大學衍生企業思瞳科研合作,推出創新的Humansa BrainSpark腦部健康計劃。該計劃採用全球首個人工智能(AI)模型,僅透過視網膜影像即可檢測阿茲海默症風險,為腦部健康管理帶來非侵入性且易於獲取的解決方案,應對亞太地區日益嚴峻的認知衰退挑戰。

Humansa BrainSpark腦部健康計劃專為亞太地區健康挑戰設計。當地平均壽命已達85歲,但85歲及以上長者中每三人就有一人可能罹患認知障礙,此疾病會逐漸侵蝕患者獨立生活能力與生命品質。「研究顯示,優化可調節風險因素可預防或延緩45%認知障礙病例,因此早期檢測與個性化干預至關重要。」計劃強調。

Humansa 指亞太地區85歲及以上長者中每三人就有一人可能罹患認知障礙。巴士的報記者攝

Humansa 指亞太地區85歲及以上長者中每三人就有一人可能罹患認知障礙。巴士的報記者攝

該計劃以積極態度維護大腦健康,提供全面腦健康評估與個性化生活方式干預方案。核心技術為中大莫慶堯醫學教授莫仲棠教授團隊研發的AI視網膜影像技術(i-Cog Brain Health),透過分析648名阿茲海默症患者與3,240名認知正常者的近1.3萬張視網膜影像,經開發與驗證雙重階段,於多種族、多國家數據中達80%至92%準確率。研究由香港中文大學領導,聯合新加坡國立大學、清華大學、梅奧診所及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合作完成,成果於202年發表於《刺針數字健康》期刊。

「視網膜是大腦延伸,其非侵入性攝影可捕捉阿茲海默症相關早期血管與神經病變——這些變化早於臨床症狀10-15年,為干預創造黃金窗口。」i-Cognitio Sciences創始總監、中大莫慶堯醫學教授莫仲棠教授解釋,「我們的AI模型能識別傳統MRI難以檢測的微血管異常,成為臨床及社區篩查高危人群的革命性工具。」

莫教授進一步強調:「計劃整合前沿AI技術與Humansa個性化抗衰方案,實現雙軌突破——推動早期預防性治療與促進生活方式干預。此主動式腦健康管理能有效延緩認知衰退,提升長期生活品質。」

Humansa管理團隊與嘉賓在Humansa BrainSpark 腦部健康計劃活動上合影 (左起:Humansa 國際諮詢委員會成員Dr. Sanja Tomovska, Humansa 創始合夥人江琳,中大莫慶堯醫學教授莫仲棠教授,Humansa首席商業與應用人工智慧官王智超,Humansa健康管理導師蘇芷雯,Humansa 行政總裁蘇嘉威

Humansa管理團隊與嘉賓在Humansa BrainSpark 腦部健康計劃活動上合影 (左起:Humansa 國際諮詢委員會成員Dr. Sanja Tomovska, Humansa 創始合夥人江琳,中大莫慶堯醫學教授莫仲棠教授,Humansa首席商業與應用人工智慧官王智超,Humansa健康管理導師蘇芷雯,Humansa 行政總裁蘇嘉威

作為Humansa抗衰戰略延伸,新計劃是其標誌性「Future Health健康計劃」核心組成,體現「預防優先、早期檢測、個性化策略」的抗衰理念。Humansa首席執行官蘇嘉威(Don So)表示:「我們相信衰老是可掌握的技能、主動的選擇,更是精密科學。認知功能是抗衰戰略關鍵支柱,直接決定獨立生活能力與生活品質。症狀未顯現時,健康風險種子已悄然播下。BrainSpark計劃透過先進科學工具,賦能大眾延長健康週期,活出更長久、優質的人生。」Humansa BrainSpark腦部健康計劃的突破性在於整合AI技術與個性化健康管理,為認知防護開闢新路徑,重新定義腦健康維護方式,為追求長壽與高品質生活者提供實操方案。

近日,奧斯卡影帝真赫曼(Gene Hackman)與妻子貝齊荒川(Betsy Arakawa)在新墨西哥州聖塔費的家中被發現陳屍,引起廣泛關注。經過調查,美國警方公布初步結果,指出荒川因罕見且致命的漢他病毒感染而去世,而真赫曼則因心臟病猝逝。這一事件不僅讓影迷們感到震驚,也引發了對漢他病毒的關注。

美國警方在真赫曼位於新墨西哥州聖塔費的住址調查。AP圖片

美國警方在真赫曼位於新墨西哥州聖塔費的住址調查。AP圖片

什麼是漢他病毒?
漢他病毒是一種由受感染的嚙齒動物(如老鼠)傳播給人類的病毒。它主要通過鼠類的排泄物、尿液和唾液傳播,當這些物質乾燥並與灰塵混合時,人類可能會通過吸入這些污染物而受到感染。漢他病毒的症狀包括頭痛、發燒、呼吸急促、肌肉疼痛和咳嗽,嚴重病例可導致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漢他病毒主要通過鼠類的排泄物、尿液和唾液傳播。設計圖片

漢他病毒主要通過鼠類的排泄物、尿液和唾液傳播。設計圖片

荒川的死因
據調查,貝齊荒川在2月11日因漢他病毒肺症併發症去世。這種病毒在美國每年都會有病例報告,但荒川的死因並未顯示出任何異常模式。當局將繼續調查並通報事件的具體情況。

真赫曼與妻子貝齊荒川2003年結伴出席金球獎頌獎禮。AP圖片

真赫曼與妻子貝齊荒川2003年結伴出席金球獎頌獎禮。AP圖片

真赫曼的去世
真赫曼則在一週後的2月18日因心臟病去世,這一結論是根據他心臟起搏器所提供的數據確定的。由於真赫曼患有阿茲海默症晚期,醫學檢查人員表示,他可能並未意識到妻子在他去世前一週已經去世。

漢他病毒的預防

香港衞生署資料指目前,香港尚未有針對漢他病毒的疫苗,因此預防是關鍵。市民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來降低感染風險:

保持雙手清潔:經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至少搓手20秒。如無洗手設施,可使用含70至80%酒精的搓手液。

除去齧齒動物的食物和巢穴:
小心貯存和處理寵物食物,避免成為齧齒動物的食物來源。
垃圾和廚餘應放入有蓋的垃圾箱內,每天清理。
保持環境清潔,特別是垃圾房和後樓梯,避免物品堆積。

避免高危活動:
不要徒手處理齧齒動物或其屍體。
避免進入受鼠患困擾的地方。
不要接觸齧齒動物的排泄物或巢穴。
不要飼養野生的齧齒動物作為寵物。

旅遊防範:
避免到環境衛生條件差的地方。
不要接觸齧齒動物及其排泄物。
探險旅行者和露營人士應採取措施防止齧齒動物進入帳篷或住所,並防止食物受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