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海事處與深圳續簽大鵬灣水域引航合作框架協議 6.1生效為期3年

社會事

海事處與深圳續簽大鵬灣水域引航合作框架協議 6.1生效為期3年
社會事

社會事

海事處與深圳續簽大鵬灣水域引航合作框架協議 6.1生效為期3年

2025年05月30日 15:27 最後更新:15:59

香港海事處與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續簽《關於大鵬灣水域引航合作的框架協議》,並新增與深圳海事局共同簽署,6月1日生效,為期3年。

海事處。網上圖片

海事處。網上圖片

根據框架協議,航經大鵬灣水域進出深圳東部港區、而且按照港深兩地法律規定均須強制引航的船舶,將由一名香港或深圳合資格的引航員提供全程引航服務,並向引航船舶進行一次收費。

大鵬灣水域。網上圖片

大鵬灣水域。網上圖片

框架協議簽訂前,相關船舶必須經由港深兩地引航員分段引航,引航合作安排有效降低航運和港口企業的營運成本,提升效率和安全性。

海事處發言人表示,自2022年首次簽署框架協議後,兩地在大鵬灣水域的引航合作一直維持高效順暢,業界反應亦良好,繼續與深圳延續框架協議有助加強港深引航領域深度合作,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港口高質量發展。

海事處聯同粵澳搜救單位以及香港多個政府部門,在南丫島下尾灣對開海面順利完成海上搜索及救援演習。

傷勢嚴重的傷者由直升機移送至醫院治理。政府新聞處圖片

傷勢嚴重的傷者由直升機移送至醫院治理。政府新聞處圖片

參與部門包括廣東省海上搜救中心、澳門海事及水務局、澳門海關、香港警務處、政府飛行服務隊、消防處及民眾安全服務隊。

傷勢嚴重的傷者由直升機移送至醫院治理。 政府新聞處圖片

傷勢嚴重的傷者由直升機移送至醫院治理。 政府新聞處圖片

演習模擬一艘載有約70名乘客的跨境高速客輪,由澳門前往香港途中,於石鼓洲以北水域與一艘本地油船發生碰撞。事故造成客輪船身損毀,船上兩名乘客墮海失蹤及多名乘客受傷。本地油船在碰撞發生後起火,一名船員被困機艙內,傷勢嚴重。

搜救人員救起從涉事的跨境高速客輪墮海失蹤的乘客。 政府新聞處圖片

搜救人員救起從涉事的跨境高速客輪墮海失蹤的乘客。 政府新聞處圖片

演習歷時約3小時,出動17艘搜救單位船隻、一架直升機及共動員逾230人。各參與搜救單位採取不同應變措施進行搜救行動,包括疏導附近海上交通確保現場安全,以便搜索和拯救墮海失蹤人士、撲滅油船火勢、為傷者急救,以及利用直升機移送傷勢嚴重的傷者至醫院治理。

救護人員在事故現場為傷者提供急救。 政府新聞處圖片

救護人員在事故現場為傷者提供急救。 政府新聞處圖片

救援人員協助乘客從涉事的跨境高速客輪上撤離。 政府新聞處圖片

救援人員協助乘客從涉事的跨境高速客輪上撤離。 政府新聞處圖片

海事處發言人表示,演習目的是測試粵港澳三地搜救單位的溝通效率、協調能力及資源調配,加強本港與鄰近地區搜救中心的合作,以提升日後海上發生重大緊急事故時的應變能力。

參與搜救的單位撲滅油船上的火勢。 政府新聞處圖片

參與搜救的單位撲滅油船上的火勢。 政府新聞處圖片

參與搜救的單位疏導附近海上交通以確保現場安全。 政府新聞處圖片

參與搜救的單位疏導附近海上交通以確保現場安全。 政府新聞處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