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BNO移英似「賭大細」無謂博 首季獲批申請創新低 未去港人紛縮沙

博客文章

BNO移英似「賭大細」無謂博 首季獲批申請創新低 未去港人紛縮沙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BNO移英似「賭大細」無謂博 首季獲批申請創新低 未去港人紛縮沙

2025年06月04日 21:01 最後更新:06月05日 11:39

BNO簽證居英計劃越來越似「天仙局」,當日英政府講到天花龍鳳,氹港人落叠,16萬多港人抵埗後,始知付出多、着數少,竟與烏克蘭難民同級,生活苦處不勝枚舉,最慘是當局可能改遊戲規則,「5  + 1」隨時變「10 + 1」,大家只能抱「賭大細」心情,苦等命運安排。未落叠者見到前人的慘痛遭遇,紛紛縮沙無謂博,英內政部最新數字顯示,今年首季BNO簽證獲批申請僅3992宗,再創新低,與高峰期每季逾3萬宗比,大跌了86%,降溫速度超乎預期。最慘是,利淡消息將陸續有來,仍十五十六的港人,應當機立斷了。

BNO簽證申請最新數字顯示,今年首季續降温,下跌至歷年新低。政府政策含糊,令BNO港人憂心如焚,許多有意申請的人見前景迷濛,紛紛缩沙。

BNO簽證申請最新數字顯示,今年首季續降温,下跌至歷年新低。政府政策含糊,令BNO港人憂心如焚,許多有意申請的人見前景迷濛,紛紛缩沙。

早前英政府發表《移民政策白皮書》,提出新移民須住滿10年,才可申請永久居留,即所謂「10 + 1」,BNO港人原本住滿5年就可申請永居(「5 + 1」),究竟新政策實施後能否獲豁免?當局一直含糊其詞,開大開細難測。悲觀者估計「改龍門」的機會較大,因首相施紀賢講到明要減少批出「永居」,BNO港人料難倖免,若然成真,他們只能悔恨誤入「天仙局」了。

對BNO會否改「10 + 1」,有國會議員質詢內相顧綺慧,她近日終於回覆,但對此沒有明確說法,只表示稍後會公布更多詳情,包括申請永居的計分制等,並進行公眾諮詢。若政府讓BNO港人豁免,應該早就講清楚,它始終含糊以對,顯然傾向一視同仁,難怪不少移英港人都不樂觀。

內政大臣顧綺慧對BNO港人申請永居會否改「10+1」,態度不清不楚。估政府最終政策猶如「赌大細」。

內政大臣顧綺慧對BNO港人申請永居會否改「10+1」,態度不清不楚。估政府最終政策猶如「赌大細」。

除了「10 + 1」,港人還要賭另一鋪大細,就是政府將設立入籍新關卡,實行計分制,就申請人的學歷、專業資歷、工作性質、收入,以及是否對英國經濟有貢献等「打分」,對那些欠專業資格的marginal港人,分分鐘臨門被foul,搞到兩頭唔到岸。

移英要連續玩幾舖「大細」,許多未打定主意的港人自然卻步。這可從最新BNO簽證數字看得出來,今年首季獲批的BNO簽證申請只有3992宗,與上季的4307宗相比,跌了7%,再創新低。跌勢已持續了幾季,且没有止跌跡象。

BNO居英簽證於2021年推出時,爆發申請熱潮,頭幾季平均每季逾3萬宗申請,那一年獲批的申請達到10萬宗,令人擔憂香港人才被掏空。幸而之後熱潮逐年減退,自去年起更急速冷卻,2024年全年獲批的申請只有28914宗,比高峰期跌了一大截。

一直留意移英情況的朋友指,由2021年初至今年3月底,獲批的BNO簽證申請共22萬多宗,但已抵英的BNO港人約16萬,即有6萬人獲批後未赴英。這顯示獲批簽證的人當中,不少仍留在香港,繼續一腳踏兩船,或取消赴英。所以港人流失情況非如想像那麼差。

當年大批港人一時衝動,被英政府滿口仁義道德打動,紛紛登上「救生艇」,如今他們應該醒悟,那不過是一個有政治和經濟目的的「天仙局」,當你落了叠,它撈夠了好處,就會當你是負累,「改龍門」把你踢走。

最新數字說明,越來越多人已睇清個局,臨門止步,沒有落叠。但願已落叠者認真想一想,早日回頭。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多看幾次特朗普出手,不難睇通其套路,他其中一招,是「未做先吹大」,例如說上任後可在24小時內煞停俄烏戰爭,結果是仗照打,他就當無講過。最新例子更好笑,他4月宣布推出「特朗普金卡」,每張5百萬美元,持卡者可隨時入境美國居留,不受任何限制,並大吹大擂說,如能售出1千萬張,就可還清美國所有債務。3個月過去,「移民金卡」仍得個吹字,至今未見落實,《華盛頓郵報》昨天踢爆,指這條絕世好橋原來未有法律根據,新簽證須經國會立法,才可有效,否則必受法律挑戰,計劃可能因此泡湯收場,但至今未見政府有何舉動。

特朗普吹大每張5百萬美元的「移民金卡」,可售出數以百萬張計,但被《華盛頓郵報》踢爆,法律問題根本未解决,隨時被法院打沉。

特朗普吹大每張5百萬美元的「移民金卡」,可售出數以百萬張計,但被《華盛頓郵報》踢爆,法律問題根本未解决,隨時被法院打沉。

此外,國際投資移民專家亦指出,能拿出5百萬美元買「金卡」的富人,不少已居美國,身處其他地區的,約只有10萬人,他們多顧慮取得「金卡」後要交美國税,故不會傻更更落叠。

特朗普最初講到自己權力無邊,話做乜,就可做乜,但《華盛頓郵報》詢問熟識移民法的法律專家,實情並非如此,他指總統無權創造一種新的簽證,必須經國會立法。拜登時期的移民政策顧問亦指出,自1990年訂立綠卡和臨時簽證類別的法律後,沒有那一屆政府改變過簽證資格標凖。換言之,特朗普不可以無中生有,憑空搞出「移民金卡」這種新簽證。

如果他夾粗去馬,硬推此金卡,必會受到法律挑戰。國土安全部一位前法律顧問同《華盛頓郵報》就指,移民政策的制定,最高法院權力比行政部門大,若「移民金卡」未經國會立法,很難過到法院一關。

除了法律問題未解決,美國以外富人對「移民金卡」的反應,也未見熱烈。在特朗普力促下,有關部門於6月中建立了「金卡」報名網頁,他隨即大大聲說,已有以千計有興趣者上網詢問,其後更有消息指,逾7萬人報了名,正在排隊中。

《華盛頓郵報》踢爆這並非事實,指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早前鬼拍後尾枕,說只是有7萬人在網頁sign up,留下了姓名和聯絡方法,要求獲取更多資訊,而不是正式排隊申請。

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說,對「移民金卡」的反應踴躍,已在網上排晒隊,實情是居於外國的富人對此計劃甚冷淡。

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說,對「移民金卡」的反應踴躍,已在網上排晒隊,實情是居於外國的富人對此計劃甚冷淡。

全球富人對這張「移民金卡」興趣索然,一間投資移民諮詢公司的主管拆解箇中因由,指這計劃不大可能引發熱潮,因為能拿出5百萬美元買「金卡」的人,起碼要持有5千萬美元流動資產,這類人不少已居於美國,身在外國的潛在「買家」,只有約10萬人,特朗普說申請者數以百萬計,吹得實在太大。

這10萬人如想買個居留權,其他選擇甚多,一些加勒比海國家,投資23萬美元便可買到永居簽證,比特朗普的「金卡」平得多。

投資移民顧問還指出,外國富人更有一大顧慮,就是如取得「金卡」居美,其全球收入都要交美國稅,他們付了5百萬美元後,還要將賺的錢與美政府對分,當然唔會咁蠢!從税務角度看,「金卡」絕非一個好選擇,若税制不變,計劃將徹底失敗。

特朗普這條「絕世好橋」,本來就十分搵笨,因為要一次過付5百萬美元,直接入政府庫房,而非用作投資,可以有回報,擺明是個掠水局。現加上種種不確定因素,識計數的富人多不會盲目落叠。「金卡」計劃雷聲大,雨點未見一滴,看來爛尾機會不低。

財經界朋友同我講,申請香港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只須投資3千萬元,包括股票、基金和房地產等,居住不少於7年,便可申請成為永久居民,到時分分鐘還在投資中賺到錢,比起「特朗普金卡」實在划算得多。

據最新數字,至6月底,港府已收到1500宗申請,總投資達210億港元,相當熱烈。這反映大家都識計數,特朗普呃唔到人嘅。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