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來西亞理科大學中毒中心處理的電子煙中毒案件中,高達 81% 的案件涉及標有毒品「迷幻蘑菇」的電子煙產品,大多數是年輕人吸食。
用戶吸食後會出現癲癇幻覺嘔吐行為
馬來西亞國家中毒中心 (PRN) 表示,自 2022 年以來,此類案件數量急劇上升,許多用戶在吸食一、兩口後就出現癲癇、幻覺、嘔吐和行為改變。
含有或造成嚴重傷害甚至死亡合成藥物
該中心藥劑師 Fadhli Razali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些電子煙並非無害。我們檢測的大多數樣品甚至不含真正的賽洛西賓(Psilocybin),而是可能造成嚴重傷害甚至死亡的合成藥物。」他表示,在 2020 年至 2024 年期間,該中心共記錄了76個涉及疑似非法吸食電子煙的電話。
Memprihatinkan apabila cecair vape digunakan sebagai medium untuk dadah sintetik. Pemantauan MCMC penting, tetapi penguatkuasaan lebih tegas dan kesedaran masyarakat sangat diperlukan untuk lindungi komuniti kita.#MCMC #DadahSintetik #AmaranVape #LindungiAnakMuda pic.twitter.com/TLgNTcPeoW
— The Malaysia Post (@PostMalaysia) June 5, 2025
65%案件涉及「迷幻蘑菇」類電子煙
單單是2022年,就有65%的案件涉及「迷幻蘑菇」類電子煙(17宗),2023年這一比例上升至79%(27宗),今年迄今這一比例為68%(26宗)。
53%涉及20歲以上青少年
馬來西亞國家中毒中心表示,這問題在年輕人中有所增加,41%的案件涉及15至19歲的青少年,53%涉及20歲出頭的青少年。
電子煙易被添加危險物質 淪吸毒溫床
「這些電子煙很容易被操縱,添加危險物質。如果不進行嚴格控制,就會成為吸毒的溫床。」他說。Fadhli還警告說,這些電子煙中發現的合成大麻素可能會引發暴力或不穩定的行為,對使用者及其身邊人造成傷害。
#NSTTV Malaysia is facing a new public health threat as a sharp rise in vape-related poisoning cases, believed to be linked to illicit substances, has been reported by the National Poison Centre (NPC) at 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 (USM) here.
— New Straits Times (@NST_Online) June 4, 2025
READ MORE : https://t.co/E5P8xUVwGp pic.twitter.com/HgHHMjr7fU
敦促所有州政府禁止電子煙銷售
他表示,這些產品通常在網絡上銷售,並以潮流或新奇的形象進行營銷,現在已被馬來西亞國家中毒中心視為對公眾健康的威脅。他說:「我們敦促所有州政府採取緊急統一行動,禁止電子煙銷售,政府也必須立即開始執行相關法律。」
他表示,馬來西亞國家中毒中心全力支持政府目前禁止電子煙產品的舉措,並呼籲在全國範圍內實施禁令,以保護青少年免受「隱蔽但危險的毒品氾濫」的侵害。

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