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底」奀星阮民安去年遠走英國,揚言「有生之年都唔返香港」,但言猶在耳,月前就靜靜雞「鼠」回頭,昨天更再度成為新聞人物,涉嫌在超市高買當場斷正,今日被警方控以「店舖盗竊」罪。6年前黑暴出了大批「黃友」,但同黃唔同命,有些盲樁樁被人點上前綫,以入冊收場,或越搞越霉,生活潦倒,阮民安就屬這類;部分醒目仔則擅於走位,連續泊到好碼頭,至今越撈越掂,最好例子是別號「攬炒巴」的劉祖廸,他近日以「香港監察」顧問的身份頻晤英國國會議員,爭取持續BNO「5+1」,由於長期有「水喉」射住,不愁生活。俗語有云,「精人出口,笨人出手」,許多人在黑暴中變了傻仔,卻造就了精仔,自作孽怨不了人。
「黃底」奀星阮民安涉嫌在超市高買斷正,今日被控「店舖偷竊」罪。
阮民安本來在歌壇只是「二打六」,反修例爆發後,他忽然變黃,在那瘋狂時代,隨即受到大批「黃友」吹捧,自然十分亢奮,越多人喝采就越癲,當正自己是「時代革命」歌手。
眼見自己在「黃友」中有點號召力,便生了歪念,以為可借機發「革命財」,遂與拍檔搞了個衆籌平台搵銀,更編造了一個「被警方迫害的抗爭少女」,向無知群衆募捐,卻把捐款放入自己戶口。此事東窗事發後,他煽動及洗錢罪成,並判監26個月。
他出獄後,於去年5月舉家移居英國,揚言此去再不回頭,「有生之年都不會返港」。因他冇一技之長,亂港組織也當他是「小薯仔」,在英國難以維生,一家大細生活無着,最後惟有死死氣「鼠」回香港。
不知是否因生活潦倒,要出下策,昨日涉嫌在一間超市撻了140元食物,離開時被巡警發現,當場斷正,經調查後,今日正式起訴他「店鋪盗竊」罪。想不到這位當年的「革命」歌星,竟淪落至成為偷竊疑犯,可說是「黃友」又一悲歌。
同是黃底,「攬炒巴」劉祖廸的運數就大不相同。在黑暴爆發後,他在連登討論區大聲疾呼「我要攬炒」,鼓動網民要求外國取消港府官員和建制派議員的護照,自此「攬炒巴」響了朶,在討論區大紅。
他不愧是「醒目仔」,沒有在「抗爭前綫」搏殺,而走了個靚位,去打「國際綫」,與李宇軒等組成「重光團隊」,在海外游說外國政府制裁中國和香港特區,並於2020年初離港遠遁英國。
這團隊當時也受到黎智英利用,李宇軒作供時,透露一名在美「有錢人」協助他們籌錢,並將錢放在一個信託基金,後來才知道,那人正是黎智英的親信Mark Simon。可見當時黎是劉祖廸背後的一條「水喉」,他在英生活自然無憂。
黎智英還在庭上透露,當時希望借助「攬炒巴」在連登的影響力,組建勇武派的「領袖團隊」,以規範勇武手足的行為。由於劉祖廸獲黎「射住」,資助亦源源不絕。
後來黎智英被捕受審,劉祖廸這條「米路」即斷,不過他又走了另一個靚位,憑着過往打「國際綫」積累的政圈人脈,很快就被反中亂港政客羅致,搖身一變成為鷹派組織「香港監察」的顧問,以「抗爭港人代表」身份,游說英美加官員和議員。
以「攬炒巴」起朶的劉祖廸(左),一直擅於走位,如今於英國反華政治組織「香港監察」任職顧問,近日會見國會議員,爭取維持BNO「5+1」。
該組織背後一直有來自反華勢力的水喉,劉祖廸泊到這碼頭,加上他擅「氹」外國政客,往後將大把嘢撈。
阮民安與劉祖廸,同是以「黃」出位,際遇卻大不相同,皆因前者是「傻黃」,後者是「精黃」,而在這場大動亂中,「傻黃」佔了大多數,也締造了無數悲劇。說到底,這是自作孽,怪不得人。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河童」黃之鋒早前在獄中再被捕,控以「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罪,若罪名成立,可能要坐多幾年監。這令我記起2019年反修例期間一段秘聞,那年8月,暴動火頭正四起之時,有人發現黄之鋒、羅冠聰及兩名港大學生代表,在金鐘萬豪酒店密會一名美駐港領事館高官,他隨即向《大公報》報料,該報查證後,確定那官員正是美領館政治部主管伊珠麗(Julie Eadeh),她當時還帶各人到一房間,會晤一名更高級的官員,過程神秘。其後6年,她沒再曝光,直到最近有消息傳出,指她很大機會接任美駐港總領事。我就此詢問一位政圈知情人士,他證實確有其事。以伊珠麗的背景,日後會否在港有一番特別搞作,值得注意。
由50年代冷戰時期至今,美駐港總領事館一直有特殊地位,重要性僅次於在北京的大使館,故在美國外交系統中,出任駐港總領事的人選,皆非等閒之輩,現任總領事梅儒瑞離任後,即調到駐華大使館任副館長,由此可見一斑。伊珠麗成為接任人選,相信與她在港的豐富政治工作經驗有關。
美國駐港總領事館政治部主管伊珠麗(中),於2019年8月香港風雲色變之時,在港密會黄之鋒、羅冠聰等,相信談及反修例運動的方向。她出任新一任美國駐港總領事的機會甚大。
伊珠麗當年在香港風雲變色之際,與幾個「抗爭」領袖密會,的確十分吊詭,而同時與他們見面的「更高層官員」是誰,一直沒有揭曉,而他們談過些什麼,外界亦一無所知。不過從當時的環境,可以合理推測雙方是討論這場政治運動的方向。其後黃之鋒被傳媒追問時,也鬼拍後尾枕承認,當日「交流」談過有關制裁香港的《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以及美方不向香港提供防暴裝備的事。而在他們見面後不久,黄之鋒領導的「香港衆志」,就宣布將策動9月全港大罷課,很可能也在討論中提及。
《大公報》報道此事時,也公開了伊珠麗一些背景,說她於2002年在喬治城大學取得文學碩士後,即加入國務院,在其下的「民主、人權及勞工局」工作,專注人權事務。此後20多年,她一直任職於外交系統,先在駐沙特阿拉館大使館任政治官員,推動當地人權及民主選舉,其後轉往遍地烽火的伊拉克,擔任大使館新聞官。
伊珠麗在不同地區工作時,很注重「滲透當地社會」,她在一篇文章指,外交工作是要把「聯繫」變成「朋友」,再把「朋友」變成「夥伴」。她曾經被派駐過上海,後來調任美駐港總領事館任政治部主管,相信也是沿用這一套路。
她來港後做過什麼「政治工作」,當然是機密,外界無法知道。不過近年經不同途徑揭露的密件,顯示了美國駐港領事館於2014「佔中」前後,至2019年黑暴期間,與亂港核心人物及反對派組織緊密聯繫,深度介入香港的政治運動,幾任總領事都與黎智英、李柱銘、黄之鋒、羅冠聰等考往來深切,在這過程中,相信伊珠麗也擔當一定角色。
今次美駐港總領事換人,雖然伊珠麗機會極大,但是否成事,仍有變數,因總領事到任,須經所在國准許,究竟阿爺作决定時,會否考慮她過往在港做過的事,尚有待觀察。
在目前中美關係緊張的敏感时刻,香港官員,以至政商界,都避不與美領館官員接觸,新總領事的工作將甚困難。
不論誰任新一任美國總領事,在目前極敏感的時刻,開展工作都會相當困難。近期港府派官員出席美國國慶酒會,已由副司長改為局長,明顯降格,而絕大多數政圈人士也迴避美領館的活動。即使商界,例如香港總商會,也暫不組團訪美,以免出現一些不可預知的事情。在這情況下,美駐港總領事和其屬下官員即使想「交朋友」,許多人都會避之則吉。
若伊珠麗最後能過關,出任駐港總領事,她面對的挑戰也不少,正如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所說,她被揭的上述背景,可能令其在港工作更多困難,也可能引發愛國愛港陣營的質疑和憂慮。
我更留意的,是她若真的坐上這個位,將如何對待黎智英和黄之鋒兩宗案件。當然,她最後會怎樣做,還要看上司魯比奥和「大老闆」特朗普的態度。